第430章 初醒于无间(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同人小说:与凤行之凤舞行云》最新章节。
好的,这是根据我们共同敲定的大纲,为您撰写的《九霄寒夜书》第430章。
***
**第430章 初醒于无间**
存在的感觉,是逐渐渗入的,如同墨滴入水,缓慢晕开,却无法驱散那包裹一切的、厚重的虚无。
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上下左右,甚至没有时间流逝的刻度。苏夜感觉自己像是一缕意识,一团纯粹的能量,漂浮在绝对的混沌之中。这不是她认知里的任何地方,既非前世熟悉的考古现场,也非今生挣扎求存的仙门宗派,甚至不是她坠入的寂灭深渊。
这是一种……“无间”的状态。
她试图回忆,记忆的碎片却如同黑暗中偶尔闪过的、扭曲的极光,斑斓却破碎。最后的清晰印象,是撕裂灵魂的剧痛,是行止神君——不,是九霄——那庞大无匹的神格如同决堤的星河,汹涌地灌入她这具看似脆弱不堪的“容器”。不是为了依附,而是真正的、彻底的融合。她主动张开了双臂,拥抱了那片代表终结与永夜的星空。
然后,便是坠落,无尽的坠落,直至落入这片连“坠落”这个概念都失去意义的混沌。
“九霄……”
她尝试在意识深处呼唤。没有声音传播,这只是意念的流转。然而,回应她的,只有一片更深沉的、冰冷的死寂。她能“感觉”到九霄的存在,就在她意识的核心,像一颗沉睡的、散发着微弱寒意的星核。曾经那能冰封万物的神威,此刻内敛到了极致,仿佛为了完成那次融合,已耗尽了他最后一丝活跃的意识。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如同这混沌本身,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她不再是那个独自穿越异世、在宗门底层挣扎的苏夜,也不再是与古神共生、在三界掀起波澜的“异数”。她成了一个更为奇特的存在:一个拥有人类灵魂与古神之力的……半神?怪物?她自己也无法定义。
这种存在形式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冲击和存在性焦虑。她感觉不到手脚,感觉不到心跳,只有一种弥漫的“感知”在延伸。而这份感知,让她“看”到了更为惊人的景象。
在这片混沌中,并非空无一物。有无数细密、透明、闪烁着微光的“线”在无序地流淌、缠绕、乃至断裂。它们像是构成一幅巨大画卷的经纬,但此刻画卷已被撕碎,经纬凌乱。前世作为考古学家的本能,让她瞬间理解了这些“线”的本质——**法则**。
是构成这个世界基础运行规则的具象化体现。空间的稳固、时间的流逝、元素的生灭……本该井然有序的它们,此刻却像被顽童扯乱的丝线,纠缠成一团乱麻。许多线头断裂处,散发着不祥的、衰败的气息。
“是因为上古之战?还是因为……我们?” 苏夜的心念微动。
就在这个念头升起的刹那,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和恐慌随之而来。她担心九霄的状态,忧虑外界的局势,更对自己这非人非神的处境感到茫然。这情绪的涟漪,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瞬间在她这团能量体的“表面”激荡开来。
“嗡——”
她周身那原本内敛的、属于九霄的暗夜神力,受到情绪牵引,不受控制地向外扩散出一圈细微的波动。这波动触及到那些混乱的法则之线,如同热刀切过黄油,瞬间将几根本就脆弱的线条熔断!
“呃!”
一股仿佛灵魂被直接撕裂的剧痛传来,比肉身上的任何伤痛都要强烈千百倍。那些被扰动的法则碎片如同锋利的玻璃渣,反向切割着她的意识。混沌的空间也因此泛起一阵扭曲的涟漪,似乎变得更加不稳定。
苏夜立刻强行压制住所有思绪,如同在悬崖边勒住狂奔的野马。过了许久,那剧烈的痛楚和空间的扰动才缓缓平息。
她明白了。在这里,在这片法则本就脆弱的混沌中,她的**情绪**,便是最危险的不稳定因素。她这具新生的、尚未完全掌控的“半神之躯”,就像一个装满了烈性炸药的火药桶,而她的心绪,就是那根随时可能点燃引线的火星。
不能慌,不能乱。
她回忆起前世在实验室里,面对那些历经千年、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的出土帛画时的情景。呼吸要放缓,动作要轻柔,心神要凝聚如针。那时,她需要的是极致的耐心和专注,才能将历史的碎片一点点拼合,让时光的真相重见天日。
现在,情况何其相似,却又凶险万倍。她需要修复的,不再是一件文物,而是她自己,以及她与九霄这危险而强大的融合状态。她必须像修复世间最珍贵、最易碎的绝世瓷器一样,小心翼翼地,**修复对自身力量的控制**。
“冷静,苏夜。你必须冷静。” 她对自己说,意念如同清冽的泉水,一遍遍洗刷过焦躁的意识核心。
她开始有意识地将感知内收,不再去关注外界的混沌与混乱的法则,而是专注于自身。她“内视”着那颗沉睡的星核——九霄的神格。它冰冷、寂静,却又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浩瀚。她尝试着,不是去“驱动”它,而是去“理解”它,去感受那份属于“终结”与“永夜”的法则意蕴。
终结,并非只有毁灭。四季有冬,万物有眠,宇宙有寂。终结是循环的一部分,是为了新生的安息。这份理解,来自她作为人类的理性认知,此刻却奇异地与那冰冷的神格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星核似乎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下,那刺骨的寒意,也仿佛柔和了一丝。
这细微的变化,给了苏夜莫大的鼓舞。她的理性,她的知识,或许正是平衡这份神性力量的关键。
她重新将感知向外延伸,但这一次,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漂泊,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观察,理解,学习。她像一名最耐心的学生,开始“阅读”那些流淌的法则碎片。她看到代表“火”的法则线炽热奔放,看到代表“水”的线柔和绵长,也看到代表“空间”的线复杂交错。它们虽然破碎,但每一片都蕴含着天地至理。
在这些破碎的法则信息流中,她捕捉到一段重复出现的、极其古老而悲怆的意念回响,断断续续,如同风中的残烛:
“归……墟……”
“万法……终点……亦是……起点……”
“平衡……唯平衡……可救……”
**归墟**?
这个词如同闪电,劈开了苏夜脑海中的迷雾。在她看过的某些最古老、最语焉不详的上古典籍中,曾提及这个地方,被认为是所有法则的源头与归宿,是连神明都讳莫如深的禁忌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