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立皇次子景王谢文峰为皇太子(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桓嘉十七年,几乎是白色的一年,京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素缟所笼罩。
继柱国公林开江逝世之后,那位曾高居定国公之位,因女儿贵为皇后、外孙乃皇长子而煊赫一时,却又因自己的野心与放纵而骤然坠落、被夺爵圈禁的樊勇征,在一个寒冷的清晨,悄无声息地薨了。
没有隆重的追封,没有浩荡的哀荣。
桓嘉帝或许念及旧情与皇后颜面,下旨允其以普通勋爵身份下葬,并未过多苛责,但也仅此而已。
曾经的权势滔天,如今的冷冷清清,形成鲜明对比。
前来吊唁者寥寥无几,多是些旧部故交,透着人走茶凉的凄惶。
樊勇征的离世,意味着樊家再无起复之望,再难掀起波澜,樊氏一族彻底沦落平凡,成历史洪流之中的沧海一粟。
肃王谢文峋听闻外祖父死讯,在府中沉默良久,最终也只是派人送去了一份简单的祭礼,他自身前途未卜,早已无力也无意再去挽回什么。
然而,死亡的阴影并未就此停歇。
就在樊勇征的葬礼后不久,又一噩耗传来——楚国公楚杰,薨了。
楚国公楚杰本就年事已高,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大爽利。
柱国公林开江的逝世,于他而言是失去了一位相交数十年的老友,悲痛万分,精神深受打击。老友追封柱国、配享太庙的极致哀荣,或许让他欣慰,但也更添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紧接着又是定国公樊勇征的离世,虽然后者晚年行事多有偏颇,但终究是同辈勋贵,又是一代人落幕的象征,种种情绪叠加,使得楚国公本就衰败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
在一个飘着小雨的夜晚,楚国公府传出了悲恸的哭声。
楚杰,这位一生谨小慎微、以“惧内”闻名却与长公主谢丹枝相守一生、安稳享受富贵荣华的老国公,安然离世。
相较于樊勇征的冷清,楚国公的丧礼则显得体面而哀荣备至。
长公主谢丹枝虽悲痛欲绝,但依旧强撑着力主丧仪。百官纷纷前往吊唁,桓嘉帝亲自到场悼念,赏赐丰厚,辍朝一日。
或许是接连的丧事冲淡了政治斗争的硝烟,桓嘉十七年的后半段,朝局反而进入了一种相对平稳的时期。
然而平稳的或许只是表面的朝局,表面之下,暗流从未完全平息。
宸王府内还在昏迷的康健,始终提醒着谢宸灏,有一条毒蛇还藏在黑影当中伺机而动,可他却暂时没有办法将其铲除。
他曾放出康健无碍的诱饵,却迟迟没有等来影阁的杀手。
他曾夜探过许多次宁王府,也始终没有找到舍影与宁王之间的联系。
“宁王”似乎聪明了许多,桓嘉帝让他守孝三年,他就真的闭门谢客,隔断外界的一切。
所有的谜团,大概只有等康健苏醒之后才能揭晓答案了。
同样闭门谢客的还有平阳侯府和林府,按照礼制,父母死后,子女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丁忧期限二十七个月,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现任的平阳侯林建济,永州知州林建世,在洛阳掌管林家宗族的林建安,以及林建邦全都要放下一切事物,吃住在父亲林开江坟茔前的茅草屋内至少三个月。
孙辈林晨为武职,需“夺情”留任,但亦减少公务,时常回家守孝。林瑞新科状元,按例需入翰林院为修撰,但因祖父新丧,亦被特许在家守孝数月。
一时间,整个林家仿佛从如日中天的地位,瞬间远离了政治中心。
姜丞相、樊勇征、楚国公、柱国公等重量级人物的相继离世,标志着朝堂之上,老一辈的影响力正在急速消退。
也意味着帝王手中的权柄更加集中,但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结构重塑期的动荡与不确定性。
国本之事,已不能再拖。
某一日朝会上,就在几位臣工奏报完不甚紧要的漕运事宜后,殿内出现短暂寂静的当口。
桓嘉帝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的耳中,“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久虚储位。
朕登基十有七载,夙兴夜寐,未尝一日敢忘祖宗基业、江山社稷。然岁月不居,朕亦非壮年,立储以安国本,乃当下之急务。”
百官闻言,精神顿时一凛,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
来了!终于来了!尽管早有猜测,但当皇帝真正在朝会上提出立储,依旧让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