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许大茂》最新章节。
星罗棋布,繁星满天,七月底的夜,轧钢厂仓库外的空地上,职工们带着家属,两三千人聚集在此,聚精会神的看着幕布上投放的电影。
这是一个多月前刚上映的电影红旗谱,厂领导考虑这段时间生产任务重,既是为了犒劳职工,也是为了政治宣传任务,就在今天安排许大茂晚上给职工们放电影。
“工友同志们,瞅准喽!”一边放着电影,许大茂还得看着屏幕,一边举着大喇叭,声情并茂的讲解,“这冯兰池戴的金丝眼镜,跟咱厂去年揪出的郭淮一副德行,骨子里淌着剥削阶级的黑血!”
等放到朱老忠率农民抢粮的阶段,许大茂又提高嗓门,“同志们,这叫啥,这就叫虎口夺粮!”
“咱们生产车间的各班组领原料的时候,都得学朱老忠同志,一斤一两都要算计到骨头缝!”
......
以前的电影放映员是个苦差事,不但要负责给厂里职工放电影,还时不时下乡,偶尔再来个领导想看,那就提着放映设备到处跑吧。
这时候电影放映设备都是很笨重的东西,放映机加上胶卷,起码一百来公斤,是公斤!
连专配放映员的自行车都是专门改装的,是个纯体力活。
而且设备经常出问题,这也要求放映员有基本的处理故障的能力。
最最重要一点,讲解。
原因也简单的很,文盲率太高,别说农村,城里不识字的也一抓一大把。
以前就有过,同样是京城,放映地道战的时候,有观众误将日军对话字幕理解为我军投诚,闹了笑话不说,还引发公社批斗。
而且这时候的电影讲解绝非是简单的画外音补充,而是通过时实时政治符号嫁接,将银幕内容转化为阶级斗争教材,让虚构情节成为现实批判武器。
他们不仅仅是影片操作者,更是政策解说员。
电影放映员,能够第一时间,深刻且详细的了解国家最新政治走向,在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干部晋升的快车道,就是基于此。
这不仅仅是技术垄断,更是其属于意识形态传播的代理人角色的原因。
许大茂可惜就可惜在被他爸忽悠瘸了,觉得放映技术不能随意教出去,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厂里就他一个大拿,想提拔他也没人顶他位置啊。
加上娶了娄晓娥,被资本家成分牵连,三十多岁还是最低的八级放映员,拿着三十五块五的工资。
六十年代,得天独厚的电影放映员,转任政工干部岗位的比例,最高的时候甚至高达38%。
许大茂也不是不会来事的人,就这境遇,实话说,着实有些可惜。
不过他现在心思显然不在电影上面,讲解的时候,不时会瞟一眼人群前方跟何雨水小声交流的何雨柱,心里不停吐槽那帮青皮干活不利索,都一个多星期了,怎么还不行动。
这也是他冤枉人青皮了,人家虽然不准备断手断脚把事闹大,但收了钱,见个红给个交代总会要的。
这不是一直没找着机会么,现在困难时期,厂里也不敢开小灶,外面也没人找他做席面,每天上下班都跟着人流,大庭广众之下,怎么打嘛。
这也是时代特色,以前民国青皮帮派大白天就敢明火执仗跑人家里为非作歹,换现在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