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你好,1962(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许大茂》最新章节。

高层领导想破了脑袋,最后把目光放在食利者身上。

这些工资极高的知识分子、拿股权定息的资本家和那些颇有家底的遗老遗少,不到5%的人口却掌握着超过40%的流动货币,看着...是吧~

为了稳定货币政策,回收过剩流动货币,1962年,国内正式推行高价商品政策。

涨价,大大的涨价,不要票,敞开了供应!

于是就有了流传甚广的那句顺口溜,‘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

除了维持粮、油、布、煤等十八类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变,其他物资价格涨到堪称离谱的地步。

自行车,原价一百多,现在六百五起步;手表六、七十块,现在一百八;茅台从三块涨到十六,二锅头涨到八块,限量的高价肉都涨到三块钱一斤,连特么大刀烟都涨到一块四,普通小老百姓还真没几个消费的起的。

不开玩笑,要不是他们供电局每个月能补贴一条平价烟票,巫马都要认真考虑戒烟的事了。

一个月工资都不够抽烟的还...

这个政策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一年,回收的货币就超过六十多亿,成功稳定了货币政策。

63年以后虽然还有部分地方试行,但涉及的物资就少多了,大多都集中在奢侈品跟饭店。

当然,说全是高价也不绝对,票据仍然在社会上继续流通,有票的情况下还是按照普通的价格购买。

甚至为了保持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以及相对公平的分配物资,政府还推出了工业券,每20块钱工资配发一张工业券,最小使用面额为0.1张,覆盖类型几乎包含所有工业品,让所有人都有买到平价自行车的机会。

不过说实话,作用实在有限的很,还是以三转一响来举例,动辄大几十张的工业卷的要求,一般人家得存三四年,且慢慢攒吧。

这也是黑市票据流动最高峰的时候,价格扶摇直上,比以前大涨了一波。

都有官方指导价了,那些倒买倒卖的票贩子能看不清行情?

比如自行车,紧俏货如凤凰牌,黑市上以前百来块,现在能卖到500一张,比自行车本身还贵两倍,这你敢信?

虽然吧但是,老百姓感觉怪怪的有些不适应,但在有效的管理措施下,社会仍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知~了~知~了~

六月份早晨,大炼钢中苟活的几株树木耷拉着枝丫,逃过抓捕的知了趴在叶缝间不知疲倦,像是再喊‘热啊热啊’,让本就热的不行的人们愈发感到烦躁。

一声紧着一声,一声赛过一声,拖着长长的尾音,魔音贯耳,让巫马只感觉脑子里有人不停擂鼓,太阳穴一突一突,让他不堪其扰极了。

他嘟囔着骂了两句,翻了个身,把枕头捂在脑袋上,试图再睡一会,在钱野给他编的专门打磨过毛刺的竹凉席上,留下个泅的湿漉漉的人印子。

竹席沁人的凉爽,加上稍稍隔绝的噪音,让巫马舒服的直哼哼。

可惜这份舒爽没坚持多久,枕头下热气积攒,跟个罐头一样,没几分钟就把他热的满头大汗

“艹!”巫马揪起枕头随手一抛,拿过一边的蒲扇胡乱扇着,骂骂咧咧个不停,“热成这鬼样子,还让不让人过了,这特么还没进伏呢。”

“不行,得弄个风扇,不然这日子没法活了。”

相比去年43.5那个直接被拉爆的温度,今年三十七的温度看似低了不少,其实没好到哪去。

蚊子跟蝉声齐鸣,痒包与痱子共起。

没空调,没风扇,简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