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霞的优越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悍玉掌宅》最新章节。
他眯了眯眼,看着通州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
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冷哼一声,从善如流:“嗯,说得有理。通州田庄是该好好整饬了。传令,收拾东西,出发通州!”
……
另一边,沈长乐一行人已抵达通州沈家老宅。
嗣母尹氏见到已记在自己名下的嫡女沈长乐,自是拉着她的手,一番嘘寒问暖,情真意切。得知同行的王霞不仅是河南王氏嫡女,更是程家长孙媳妇,尹氏心头一凛,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唤来自己的儿媳,细细叮嘱务必要尽心招待这位贵客。
王霞在沈家受到了堪称殷勤的高规格接待,礼数周全,无可挑剔。
她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如同拨着算盘珠,不动声色地将沈家里里外外审视了个遍。
目光掠过略显古朴的庭院布局,扫过厅堂中规中矩的陈设,再细看往来仆妇的衣着举止——虽整齐干净,却透着几分洗得发白的朴素。
她心中迅速有了判断:沈家确实是地方上颇有名望的诗书传家、耕读门第,规矩森严,家风清正。
然而,这“清正”二字背后,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清寒。
“是了,”王霞抿了口茶,暗自思忖,“与我们王家一样,根基是好的,门楣是光鲜的。可光靠祖上传下的田庄地亩,收益再厚,也不过图个‘殷实’二字罢了。”
她王家在河南焦作,亦是响当当的耕读之家,但这“耕读”的体面下,支撑那份真正富足与从容的,却是家中几代男丁在仕途之外,于钱粮运作、商贾经营上的精明手段和广阔人脉。那是能让银钱如水般活络起来的本事。
再看眼前沈家,屋舍虽大,陈设却难掩岁月痕迹;仆役虽多,衣着却不见多少新色。
王霞心中那份评估的秤砣,悄然又下沉了几分——沈家的光景,与她王家早年未发迹时颇为相似。
但这“生钱”的本事,这盘活家业、让银钱源源不断流入的能耐,眼前这沈家,怕是远不及她王家了。
她下意识地抚了抚自己身上这件精心裁制的灰鼠皮袄子,柔软丰厚的皮毛在指尖流淌着低调的奢华。
再抬眼,目光落在对面沈家几位奶奶身上。
她们穿着时令的绸缎夹袄,料子是好料子,花样也时新,只是……王霞的目光毒辣地捕捉到那绸缎的光泽度、夹袄的厚实程度,以及她们头上首饰的成色份量。
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如同冬日暖阳下悄然蒸腾的水汽,在王霞心底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这优越感并非源于门第高低——沈家诗书传家,门楣同样清贵——而是源于一种对“生财有道”的笃定自信。
她的灰鼠皮袄,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王家财力、手腕和她这位程家长孙媳妇身份的无声昭示。
而沈家奶奶们那看似体面的绸缎夹袄,在她精准的审视下,却仿佛映照出了几分力不从心的局促。
王霞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婉得体,心中那份因出身与夫家带来的、混合着精明算计的优越感,却如同投入杯中的蜜糖,无声地晕染开来,甜得让她几乎要微微眯起眼来。
……
尹氏面对沈长乐时,便将相中的亲事提了出来——田家长孙田科。
田科及其家人很快被请来相见。
其人如沈坦所言,性情沉稳,甚至有些过于沉默寡言。
一身半旧的青衫,容貌端正,但绝不出挑。
田家与沈家确实门当户对,皆是诗书耕读传家,不擅长经营庶务,但靠着祖上积累的田产,日子也算富足安稳。
沈长乐静静听着嫡母的介绍,看着眼前这位未来可能的夫婿,心中无波无澜。
嫁谁不是嫁?
只要嫁过去能让她当家作主,不受掣肘,安稳度日便好。
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份能由自己掌控的生活。
王霞在一旁冷眼旁观,将田科的样貌、家世、谈吐(其实也没谈几句)与自己的丈夫程雯一对比,心中那点优越感又像野草般疯长起来。
无论是才学、容貌、家世底蕴、功名,还是前程,这田科都远不及程雯!她看着沈长乐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心中窃喜又带着一丝怜悯:
沈长乐啊沈长乐,你费尽心机巴结萧彻、程诺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要嫁个这样平庸的木头?
你那些钻营的本事,到头来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亲事初步议定,沈长乐便寻了由头,带着心腹下乡去处理自己的田产。
她名下的两千亩良田是根基,但她更看重的是那些价格低廉、旁人瞧不上的山林地、瘦地、沼泽地甚至石沙地。
这些地,在她眼中,是种植药材、果树、桑树乃至未来可能引进的某些特殊经济作物的宝地。
这次,她打听到前未婚夫陈进家又在低价抛售土地,正是些连接山林的边缘地块,便毫不犹豫地出手,暗中购入了数千亩。
王霞得知沈长乐要下乡,眼珠一转,非要跟着去“散心”。
她心里打着算盘:正好去巡视一下自己那两百亩引以为傲的良田,在沈长乐面前再显摆一番,顺便看看她买了些什么破烂地。
到了乡下,王霞看着沈长乐对那些贫瘠的山林洼地感兴趣,忍不住嗤笑:“长乐妹妹,你这买地的眼光……啧,不是做嫂嫂的说你,买地就得买上好的水浇地,旱涝保收。你买这些山地、石窝子做什么?除了砍点柴火,还能有啥出息?白费银子!”
她语重心长,一副“我教你”的姿态。
沈长乐心中好笑,面上却装作无奈和窘迫:“雯表嫂说的是。只是妹妹手中银钱实在有限,良田价格高昂,买不起多少。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些便宜的山林地,好歹……也算置办了些产业不是?”
她故意将数字说得很小,只提买了“上百亩”山林地。
王霞一听,优越感更是爆棚,下巴抬得更高了:“唉,也是。走,陪姐姐去瞧瞧,让你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田产底蕴!”她兴致勃勃地拉着沈长乐去看她的“宝贝”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