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气性果然大(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悍玉掌宅》最新章节。

当沈长乐彻底摸清了沈家的家底后。结论并不乐观:整个沈氏一族四百余口人,维系家族运转的核心——归入公中的田庄、祭田、山林,总计不过一千九百余亩。

这些田地的产出,刨除人工成本、日常开销,堪堪只能维持族人的基本温饱,稍有天灾人祸便捉襟见肘。

沈家虽是诗书传家,子弟中亦有在朝为官者,带来了清贵的门楣与荣耀,但这荣耀背后是巨大的开销。

读书本身就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投入:束修、笔墨纸砚、赶考盘缠、人情往来……每一个沈家儿郎,无论嫡庶,一旦考取举人功名,公中便划拨三十亩良田作为嘉奖与供养;若更进一步中了进士,则可得一百亩良田。

这既是激励,也是沉重的负担。

渣父沈坤,虽为庶子,但凭借两榜进士的功名,在当年已是公中划拨资源最多者——足足两百亩良田,外加两间铺面。

族中之所以破例给了铺面,正是为了匹配他与程氏女的联姻,期冀能借此攀上程家这棵大树,为沈家带来些实质的助益。

谁曾想!

这个拎不清的东西,为了一己私欲,为了区区一个林氏,竟生生害死了程氏,彻底得罪了程家!

不仅断送了沈家借势发展的希望,更因他的恶行连累了族中其他子弟的仕途前程。

每每思及此,族老们无不捶胸顿足,恨不能时光倒流。

若非沈坤顶着两榜进士的功名,对家族门楣尚有一丝贡献,早被愤怒的族人逐出宗祠了!

万幸程氏留下了沈长乐这根独苗!

这位流淌着程家血脉的沈家姑娘,不仅没有因父亲的恶行而消沉,反而如此通透、如此能干!

她不仅是重新连接程家的重要纽带,更以实实在在的本领,为沈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晋升契机!

在沈长乐深入浅出的规划讲解和令人信服的田庄改造蓝图面前,尹氏、王氏及族中妯娌、叔伯们,内心被前所未有的希望点燃。

即便是风雪交加的日子,也阻挡不了他们前往田庄实地查看的热情,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恨不能立刻将这蓝图变为现实,为家族开辟一条生财之道。

沈长乐亦不藏私,将自己在程家所学所见的田庄经营、规划管理之道倾囊相授。

她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沈家虽以“耕读”为立身之本,但子弟读书科考、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哪一样不需要真金白银?

仅靠田庄微薄的产出,要养活日益庞大的四百余口族人,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若非沈家“清贵门楣”这块金字招牌,还能吸引本地一些商贾出于“附庸风雅”或“求个庇护”的目的主动送来些孝敬,沈家的日子恐怕会更加艰难。

她力主族中应适度置办铺面,进行稳健的商业经营,开源节流,以财养文,方是长久之计。

沈长乐的清醒认知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无不令族人感慨万千。

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为家族长远计、有格局、有担当的家族成员。

这份认同与感激,不仅源于她的才干,更源于她身上体现出的、沈家骨子里那份“团结互助、明辨是非、重视根本”的家风。

歹竹终究出了好笋。

……

沈长乐在通州沈家过年的日子,可谓是风头无两。

族中长辈们提起她无不交口称赞,沈家姐妹们更是唯她马首是瞻。

她大手笔买下八千亩土地的壮举,其中一半资金虽为借贷,但能让程诺与萧彻这等人物主动借出巨款,本身便是她能力的最好背书。

随后用三百亩山林地换取沈氏公中一百亩良田的巧妙操作,都让族人叹服不已。

她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账:山林地产出薪柴,不仅解决了全族烧火做饭、冬日取暖的大问题,富余的还能出售或赠予佃户贫民,既积了善名又省了开销;山林还可放养鸡羊,牲畜粪便发酵成肥反哺田地,循环利用,开源节流。

另外,沈长乐又借鉴周福那个经营鬼才的理念,告诉族人,山林地的外缘向阳之地,还可以种植桑树,让佃户女眷在家养蚕,再从佃户手中收集蚕丝,填充做被子,或做御寒之衣物,不但提升生活档次,省下御寒方面的花费,还能让佃户多一份收入。

而秋冬后的桑树枝条,既能剪下当柴烧,又能拉去城里换油盐酱酷,一举多得。

陇间田坎也可再加利用,放鸭苗于水田,清除杂草、虫害,鸭肥料又能滋养秧苗。田坎上种植大豆等作物,豆子可作粮食,豆箕可作柴火。

既有效利用土地,又增加佃农收成,利于家族长远发展。一箭三雕。

一席话说得族人们双眼放光,连连点头,原本热闹的年夜团圆宴,竟硬生生变成了聆听沈夫子讲授“生财有道”的财经课堂。

沈长乐的庶妹沈长愉,自与生母青桃脱离渣父沈坤后,便在沈家老宅依附长房生活。

宗妇尹氏宽厚,只让青桃做些力所能及的针线活计,沈长愉则与族中姐妹一同进学。

沈家骨子里的善良,让族人们虽痛恨其父沈坤的混账行径,却也做不到迁怒于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女。

沈长愉的日子还算平静,如今见长姐携万丈荣光归来,心中艳羡不已。

在生母青桃的耳提面命下,她主动凑近沈长乐,端茶递水,殷勤备至。

沈长乐对她却始终不冷不热。

她无法忘记青桃当年的背叛,骨子里认定这母女二人身上“见风使舵”的秉性难移,只将沈长愉当作寻常族妹看待,对青桃更是冷淡疏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