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京都霸权の兴隙(三)(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国小大名》最新章节。

三好长庆已经下令发起进攻。灵山城本就不是坚固的要塞,守军仅有足利义藤的三百奉公众与细川晴元的数千武士,面对两万五千三好军的猛攻,根本不堪一击。三好长逸亲自率军突破,踩着云梯爬上城墙,与幕府奉公众展开白刃战。

奉公众虽奋勇抵抗,却因人数悬殊,很快便倒在血泊中。足利义藤站在本阵高台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三好军,心中涌起一股绝望。“将军殿下,快撤吧!灵山城守不住了!”身边的近侍拉着他的衣袖,催促道。

足利义藤回头望了一眼燃烧的城楼,那是他试图重振幕府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三好军的战利品。他咬了咬牙,在近侍的保护下,从小路突围向船冈山方向逃去。身后,灵山城的火光冲天,喊杀声渐渐平息,只剩下三好军庆祝胜利的欢呼。

三好长庆率军进入灵山城,看着被烧毁的幕府旗帜,脸上没有丝毫笑意。“久秀,派人去船冈山,告知足利义藤。若他肯投降,一切如旧;若执意抵抗,后果自负,也许我会让幕府彻底覆灭,也说不定。”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足利义藤逃至船冈山,这座位于京都西北的小山,因地势陡峭易守难攻,被他视为最后一搏的希望。他收拢了逃亡而来的百余名奉公众,又派人催促细川晴元率军前来会合,准备在此与三好长庆展开决战。

细川晴元虽如约而至,却始终与足利义藤保持距离。当他站在船冈山的山顶,远远望见三好军的旗帜如潮水般向山下涌来时,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想起了父亲细川澄元当年出卖细川政贤的往事,在自保与忠诚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大人,三好军势大,还是撤吧!”细川晴元的家老在一旁劝道。

细川晴元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留恋,当即下令:“全军调转方向,向近江国撤退!”他甚至没有派人告知足利义藤,便带着自己的数千武士,头也不回的奔逃而去。

足利义藤此时正在阵前发表动员讲话,他手持太刀,声嘶力竭的喊道:“诸位,船冈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身后是幕府的荣耀,身前是叛逆的贼寇,今日我们拼死一战,定能……”

话音未落,便有近侍慌张地跑来:“将军殿下!不好了!细川大人逃遁了!”

足利义藤猛地回头,顺着近侍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烟尘中,细川军的旗帜正快速向东移动,那是近江国的方向。他如遭雷击,手中太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上血色尽失。“细川晴元…… 竟然又背叛了我!”他想起了伊势贞孝此前的劝告,想起了自己一次次的摇摆不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

“将军殿下,细川军逃了,我们也快撤吧!”近侍们纷纷劝道。

足利义藤看着身边仅剩的两百余名奉公众,他们的脸上满是恐惧迷茫。他知道,没有细川军的支援,仅凭这两百人,根本无法抵挡三好军的进攻。“撤……我们也向近江逃!”他艰难的吐出这几个字,转身登上战马,向近江国的方向逃去。

幕府臣属们得知将军逃遁的消息也陷入了混乱,此前跟随足利义藤反三好的臣属,大多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如今见大势已去,又摸不准三好长庆的态度,便纷纷跟在足利义藤身后向近江逃去。他们既怕被三好长庆清算,又怕失去将军追随者的身份。

然而,三好长庆早已料到了这一幕。他没有率军追击足利义藤,而是在京都发布了一道公告:“凡跟随将军逃遁之幕府臣属,无论家名高低,限期内不返回京都者,即没收所有知行领地,且永世不得录用。”

这道公告精准击中了幕府臣属的软肋,知行领地是武士生存的根本,失去领地便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当公告传到逃遁的臣属耳中时,他们瞬间陷入了恐慌。“不行,我不能失去知行!我要回京都向三好大人请罪!”原本跟随足利义藤的奉行,率先调转马头向京都奔去。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短短一日之内,跟随足利义藤逃遁的幕府臣属,大部返回京都,跪在三好长庆的面前,祈求宽恕。当足利义藤逃至近江国时,身边只剩四十余名忠心耿耿的奉公众。他看着空荡荡的身后心中一片冰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将军的名义是如此苍白无力。

所谓的幕府臣属,终究是一群趋利避害的现实主义者。

京都气氛逐渐恢复平静,三好长庆坐在议事厅里,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幕府臣属。他们都是此前跟随足利义藤逃遁,如今又返回请罪的人。松永久秀站在一旁,低声问道:“大人,这些人反复无常,不如尽数处置,以儆效尤。”

三好长庆却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下方的臣属,缓缓说道:“你们此前跟随将军逃遁,本是不忠之举,但念在你们及时悔悟,我便不再追究。即日起,恢复你们的官职,仍各司其职,切记不得再犯。”

幕府臣属们闻言纷纷磕头谢恩,心中对三好长庆的敬畏又深了几分。三好长庆之所以如此宽容,并非心慈手软,而是深知幕府虽无用却仍是正统象征。保留他们,便能继续借幕府名义统治近畿,避免落得篡权者的骂名。

不过,在处理足利义藤的问题上,三好长庆心中曾有过另一个打算。此前,他已派人去阿波国,联络流亡在此的足利义维,计划将其迎回京都,取代足利义藤成为新的幕府将军。毕竟,一个更听话的傀儡,更符合三好家当前的利益。

但当三好长庆看到幕府臣属纷纷倒戈,足利义藤身边仅剩四十余人时,便改变了主意。“将军既已失却人心,即便留着他,想来也成不了气候。”三好长庆对松永久秀如此说道,“若将他迎回京都,继续做傀儡,既能彰显我的‘宽容’,又能避免因更换将军引发新动荡。毕竟,足利义维在近畿毫无根基,未必比足利义藤好用。”

于是,三好长庆派使者前往近江国,向足利义藤传达了自己的条件:“若将军殿下愿返回京都,继续主持幕府事务,此前所有不当之举,皆可一笔勾销;幕府的日常事务,仍由伊势贞孝等处理,将军殿下只需安养,享受尊荣即可。”

此时的足利义藤,依旧躲在近江国六角义贤处,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看着三好长庆的使者心中五味杂陈,返回京都意味着继续做傀儡,忍受三好家的专权;留在近江,便意味着暂时失去将军身份,成为一名流亡者。

何去何从?足利义藤经历了这许多,心中已然有了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