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京都霸权の兴隙(九)(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国小大名》最新章节。

永禄五年(1562年)的春木川畔,晨雾尚未散尽,久米田上的血腥味已弥漫四野。畠山军的三队人马在三好军的弓矢与刀锋下节节败退,安见宗房残部沿着河岸狼狈逃窜,游佐信教麾下武士丢弃盔甲,汤川直光试图包抄的部队也被三好军三面夹击,眼看这场由畠山高政发起的讨逆之战,就要以彻底溃败收场。

然而,就在三好军以为胜券在握的瞬间,一阵刺耳的轰响突然从贝吹山后侧传来。纪伊根来众的铁炮,正以整齐的阵列,对准了三好义贤的本阵。这群由根来寺僧兵与地方国人组成的武装,以精通铁炮着称,此刻因畠山高政的重金聘请,隐藏在春木川树林,等待最佳出击时机。

当他们看到畠山军正面溃败、三好军主力尽数投入前线时,果断全军推进至贝吹山后侧山脊,列三排铁炮阵,目标直指三好义贤本阵!此时的三好义贤,正站在贝吹山本阵中,远眺着春木川畔的战局。看到三部合围已然快要击溃汤川直光,他嘴角刚露出一丝笑意,便听到身后传来密集的铁炮射击声。

“什么声音?”三好义贤猛地回头,只见山脊下方的林间,白烟滚滚,数十枚铁炮子弹呼啸着飞来。他身边的马回众来不及反应,便有七八人应声倒地。子弹穿透了他们的皮甲缝隙,鲜血瞬间染红了黑色的具足。

“敌袭!是铁炮!”马回众头领嘶吼着拔出太刀,试图组织防御,却又被紧接而来的第二波齐射击倒。三好义贤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绝境,为了支援正面战场,他早已将本阵兵力尽数派给筱原长房与左右两翼,此刻身边仅剩百余马回众。

这些亲卫虽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却也无法抵挡铁炮的密集射击。铁炮子弹的穿透力远超弓箭,马回众的木制胁楯在其面前如同纸糊,每一轮齐射,都有十余人倒下。短短一刻钟,百余马回众便死伤过半,剩下的人也被恐惧笼罩,阵型大乱。

“大人,快撤!我们掩护您下山!”幸存的马回众扑到三好义贤身边,试图扶他上马。三好义贤却一把推开他,眼神锐利如刀:“撤?我三好义贤乃阿波守护,岂能临阵脱逃!”他拔出腰间太刀,刀身在晨雾中泛着冷光,“传令,剩余亲卫随我冲锋,近身搏杀!铁炮虽利,近身之后便无用武之地!”

说罢,三好义贤便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朝着根来众的铁炮阵冲去。剩余的二三十名马回众见主将如此英勇,也纷纷呐喊着跟上,挥舞着太刀向山脊下冲去。根来众首领见状,冷笑一声:“不知死活!第三排齐射准备!”

第三波和第四波铁炮子弹再次呼啸而出,三好义贤座下战马受惊跃起,前胸被子弹击中,轰然倒地。三好义贤被甩落马下,胸口紧接着又中两弹,鲜血从具足缝隙中汩汩流出。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手中太刀却无力滑落。

三好义贤望着身前春木川畔的战场,眼中满是不甘。他想起兄长三好长庆的嘱托,想起自己守护四国的日子,想起阿波国的百姓……最终,他头重重的一歪,顷刻便气绝身亡。这位被三好家上下称为大管家的栋梁之臣,就这样倒在了铁炮的枪口下。

三好义贤阵亡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战场。正在春木川畔追击畠山军的筱原长房,最先听到本阵方向的铁炮声,他心中一紧,刚想率军回援,便看到贝吹山升起了根来众的旗帜。“大人!大人可能出事了!” 一名斥候策马奔来,声音颤抖,“根来众偷袭本阵,马回众全军覆没!”

筱原长房如遭雷击,手中长枪险些脱手。三好义贤不仅是此战总大将,更是三好家掌控四国的核心。阿波、赞岐两国统治全靠三好义贤维系,他若阵亡,四国必将大乱,三好家定然大乱。

“全军停止追击,回援本阵!”筱原长房嘶吼着下令,率军掉头向贝吹山冲去。

然而,此时的三好军早已没了往日秩序。左翼的三好政康、右翼的三好康长得知总大将阵亡,纷纷停止进攻向本阵靠拢。原本溃散的畠山军见状顿时士气大振,安见宗房率残部从河边爬起,游佐信教收拢逃兵,汤川直光更是率军杀了回来,与三好军死死缠住,双方展开混战。

就在这贝吹山下,一场惨烈的尸身争夺战爆发了。根来众想要将三好义贤的尸身带回畠山高政处邀功,筱原长房则率部拼死抢夺。双方在硝烟未散的战场上厮杀,太刀与长枪碰撞,嘶吼与惨叫交织。

筱原长房身先士卒,接连斩杀想要向其开枪的根来众,终于冲到三好义贤的尸身旁,将其搬到马上。“撤!快撤下山!”他大喊着,在亲卫的掩护下,冲破根来众的包围,向饭盛山城的方向撤退。

失去主将的三好军,再也无心恋战。筱原长房带着三好义贤尸身撤退后,左右两翼的三好政康与三好康长也相继撤军,春木川畔残余的三好军很快便溃不成军。畠山高政站在春木川的河堤上,看着三好军狼狈逃窜的背影,又望着贝吹山上根来众的旗帜,突然放声大笑:“天助我!天助我!”

这场被后世称为久米田之战的战役,以畠山高政的逆转胜利告终。畠山军虽损失惨重,却斩杀了三好家核心栋梁三好义贤。三好军虽在正面战场占据优势,却因根来众偷袭导致主将阵亡,最终落到仓皇而逃的下场。

久米田之战结束后,畠山高政即率领整合后的军队,向河内国高屋城进军。此时的高屋城由三好长庆派来的家臣驻守,且兵力仅有两千。在得知三好义贤阵亡、三好军溃败的消息后,守军早已人心惶惶,根本无心抵抗。

畠山高政兵临城下时,城上守军甚至没有抵抗,当即便开门投降。当畠山高政踏入高屋城天守阁时,他抚摸着梁柱上的刀痕。“我畠山高政,终于回来了!”他站在天守阁窗前,望着河内国的平原,眼中满是野心。

随后畠山高政开始迅速整合势力,他以‘打倒长庆’为名,召集河内国豪族前来归附,又将安见宗房残部与汤川直光部队整编,兵力很快扩充至一万五千。同时派人前往纪伊国,再次重金聘请根来众,期冀于再次借助其铁炮威力。

畠山高政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从高屋城出发向三好长庆的居城饭盛山城进军。沿途的河内豪族纷纷开城迎接,甚至有不少三好家地方武士倒戈投靠。畠山军的队伍越走越长,即将抵达饭盛山城时,兵力已增至两万。

饭盛山城内,三好长庆正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当他得知三好义贤阵亡的消息时,正在举办连歌会,手中的毛笔当场摔落在地。“义贤……我的弟弟……”他瘫坐在座椅上,泪水无声滑落。

这是短短一年之间,他失去的第二位弟弟。十河一存意外离世所带来的伤感尚未平复,如今又失去了掌管四国、支撑三好家半壁江山的三好义贤。接连的丧亲之痛,让这位近畿霸主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的滋味。

“主公,畠山高政即将率军包围饭盛山城,请求支援的文书从各处传来!”家臣急急忙忙闯进来,手中捧着一叠文书,“和泉岸和田城告急,纪伊豪族纷纷叛乱,连京都方向也……出了岔子。”

“京都怎么了?”三好长庆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六角义贤趁我们调回公子与久秀,已率军进驻京都,还控制了花之御所,将军足利义辉虽未表态,却也默认了他的进驻……”家臣的声音越来越低。三好长庆闻言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三好长庆自然知道,自己已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饭盛山城即将被围,和泉、纪伊纷纷叛乱,京都被六角义贤占据,四国将因三好义贤之死陷入混乱,三好家的近畿霸权已摇摇欲坠。

“传令,”三好长庆睁开眼,语气极为冷漠,“召回所有驻守兵马,包括四国留守家臣,全部回援饭盛山城。再命松永久秀与三好义兴率部先行布阵,以阻挡畠山军四处进攻。安宅冬康率水军从濑户内海出发,截断畠山军沿途粮草补给。”

“可是主公,四国若抽兵,恐会被新进崛起的长宗我部等趁虚而入……”家臣担忧的说道。

“顾不得那么多了!”三好长庆的话语听不出来任何感情,“今日若保不住饭盛山城,三好家便彻底完了!四国日后再安稳不迟,眼下必须先以击败畠山高政,为第一要义!”命令很快从饭盛山城传往各地,三好家兵马开始向饭盛山集结。

就在三好长庆全力应对饭盛山城之围时,京都已悄然换了主人。六角义贤自与三好义兴和松永久秀对峙之后,便一直密切关注着另一方向畠山高政的动向。当他得知三好义贤阵亡、三好长庆调回松永久秀与三好义兴时,立刻意识到这是进驻京都的最佳时机。

六角义贤当即率领一万兵力,从近江国向京都进军。此时的京都,仅剩下少量三好家留守武士,根本无法抵挡六角军进攻。六角军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进驻了京都,随后又轻松控制了幕府。

将军足利义辉得知六角义贤进城并未出面阻拦,他深知,三好家当下并无力掌控京都,若拒绝六角义贤,自己很可能再次陷入流亡的境地。于是他选择默认六角军进驻,派人前往六角义贤军营送上将军慰问的礼品,这一举动等同于暂时承认六角义贤对京都的控制。

消息传到饭盛山城,三好长庆气得浑身发抖。京都不仅是近畿政治中心,更是三好家霸权正统象征。他当年通过控制京都、架空足利义辉,才获得天下副王的地位,如今六角义贤占据京都,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三好家霸权终结。

“六角义贤……我不灭你,誓不为人!”尽管三好长庆这样咬牙切齿的说,当下却也无可奈何。饭盛山城即将被围,他根本无力分兵回援京都。此时的三好家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这是自江口之战后三好长庆第一次遭遇如此挫败。

在接连失去十河一存、三好义贤两位得力弟弟的情况下,三好长庆站在饭盛山城天守阁上望着城外。他的心中极其清楚,必须尽快与畠山高政展开决战,若能取胜尚可挽回颓势,若再失败,三好家霸权或将彻底消散。

夜色渐深,饭盛山城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脚步声与远处的犬吠声。三好长庆独自在天守阁中,面前摆着十河一存与三好义贤的灵位。他倒了两杯清酒,洒在灵位前:“弟弟们,异日我定会为你们报仇。若泉下有知,便保佑这一次,三好家安然渡过此劫。”

窗外,皎洁的月光如银辉般洒落在饭盛山城,仿佛给这座山城披上了一层冰冷的寒霜。月光下,近畿大地一片静谧,然而,在这寂静背后,一场决定未来的决战正在悄然酝酿。三好长庆站在窗前,凝视远方,心中深知此次决战的重要性。

这场决战,不仅仅是为了扞卫三好家领地,更是为了重新树立三好家在天下人面前的威望。自三好长庆成为近畿霸主以来,他所树立的威望从未如此脆弱过。如果不能在这场决战中取得胜利,那些曾经依附于三好家的豪族家臣,恐怕会毫不犹豫纷纷倒戈。到那时,三好家的灭亡将只是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在京都的足利义辉也正面临着六角义贤的笼络。六角义贤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足利义辉,以增强自己于京都的话语权和正统性。然而,足利义辉并没有轻易答应,他选择了暂时沉默,既不明确表示同意,也不果断拒绝。

足利义辉在等待,他在等待三好家与畠山家决战的结果。他知道,这场决战的胜负将对整个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当决战的结果明朗之后,他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也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以期能够有重新掌控自己命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