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龙虎丹成(4)(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最新章节。

敕封山神的余波,在太上灵应宫回荡了整整一个下午。信众们激动地围住陈安,说着见证神迹的震撼,祈求祝福。

陈安拿着水盂,用柚子叶蘸着水盂中的净水洒向人群中,笑着对大家说道:“此水洒天天朗清,洒地地已宁,洒人人长生,洒厌厌灭形。都来沾沾祖师爷的仙气。”

人头攒动,都生怕自己赶不上这机缘。

香火一下子旺了不少。叶小兰和老赵忙前忙后,脸上都乐开了花。

陈安的徒弟们都感受到了四周的变化。

清源按着《太上导引心诀》默默感应,发现山里的灵气好像听话了不少,不再乱窜,更容易引动了。他好像能模糊感觉到,山林深处有个厚重而友善的意志在守护着这里,心想这大概就是山神归位的好处。

陈安没在信众那边多待,交代道:“各位!每人可以去玉皇殿领一包香灰回去!接福回家!”

他下坛脱下法衣,把几个弟子叫到后院。

敕封成功引动了玉皇赐福,这会儿宫观的气场正处在顶峰,是突破瓶颈的最佳时机。

“机会难得,都打起精神来。”陈安看着眼前几人,语气不容置疑,“今天,我要看到你们各自往前迈一大步。”

他先看向李晴天。“晴天,你去玉皇殿前头,借着那股香火愿力,用你的紫阳真意,试着紫气外化。”

李晴天应了声,走到殿前廊下。可那信众愿力浩浩荡荡,像潮水一样冲击着她的心神,指尖那点紫意变得特别不听话,时强时弱。她咬紧牙关,把所有精神都用在控制上,努力在那“潮水”里稳定紫气的流转。

接着是林染。陈安对旁边的颜明说:“颜明,你放出一丝沙场上的血气,让他感受一下。”

颜明点头,并指如剑,一股冰冷惨烈的杀伐之气瞬间锁定了林染。

林染只觉得浑身一僵,像被丢进了冰窖,连呼吸都困难。他猛地一咬舌头,用疼痛让自己清醒过来,眼中只剩下狠劲和专注。他也并指如剑,不再管什么招式,就是把所有意志都凝聚在指尖那一点,硬扛着、体会着那股压力,一道微弱却异常锐利的气息,开始在他指尖凝聚。

接着,陈安把清源带到旁边,“山中的炁被引过来,会先经过这里,你在这试着运转我昨天教你的法诀。”

清源盘腿坐下,果然觉得周围的炁如潺潺流水一般,很容易就引入体内,在丹田形成了一道稳定的气旋。

曹阳在宋仁心的指点下,第一炉像样的辟谷丹也炼成了。

正勤也在一旁对两块大石头下着苦功夫。

最后,陈安的目光落在了柯晨身上。

“柯晨,你过来。”

柯晨立刻上前一步:“师父。”

“你已通鼻窍,嗅觉敏锐,能辨百味、察药性,甚至能隐约感知气息流转。今天,我帮你贯通耳窍。”陈安带柯晨回到登仙阁,示意柯晨在自己面前的蒲团坐下,“耳窍通,则能闻常人所不能闻,听风辨位,感知微声,乃至......聆听天地律动之微玄。闭目,凝神,意守耳门穴。”

柯晨依言闭目,全力运转功法,将灵力汇聚于双耳附近。陈安伸出手指,虚点在他耳侧,一股精纯平和的真气渡入,如春风化雨,引导着柯晨自身的灵力,温和却坚定地冲击着耳窍关隘。

时间一点点过去,柯晨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但神色却愈发专注。忽然,他浑身微微一震,只觉得耳边“轰”的一声,仿佛某种屏障被打破了。刹那间,世界变得无比清晰!远处瀑布的水流撞击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甚至地下虫蚁爬行的微响,都清晰地传入耳中,层次分明,毫不杂乱。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满是惊喜:“师父!我......我听到了!好多声音,特别清楚!”

陈安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不错,耳窍已通。根基渐厚。现在,感受这个——”

说着,陈安并未掐诀念咒,只是心意微动,指尖悄然跃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淡紫色电火花,发出极轻微的“噼啪”声。这并非攻击,而是将紫霄神雷符那一丝至阳至刚、诛邪破魔的本源道韵,清晰地展现在柯晨的灵觉之前。

“记住这种感觉。”陈安的声音严肃起来,“雷法至刚至阳,其根本,在于至公至正,代天行罚的威严。你心性沉稳,灵力已有根基,可以接触玄门雷法了。”

他示意柯晨靠近些,正色道:“雷法修行,循序递进。你初学,不可好高骛远。今天,我只传你最初阶的‘掌心雷’运炁法门与凝雷之术。”

“看仔细。”陈安并未念诵任何咒语,只是掌心向上,缓缓虚握。只见他掌心之中,一缕缕淡紫色的电丝凭空生成,如游鱼般汇聚,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最终凝成一团鸡蛋大小、不断跃动的紫色雷光,一股破邪凛然之气散发开来。

“此乃雷法之基,‘掌心雷’。”陈安散去雷光,解释道,“高阶雷咒,皆由此演化。其要诀在于,以自身灵力,模拟天地雷意,初时无需咒语,重在意到、气到、神到。”

“所谓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以自身小天地,合外界大天地。以自身阴阳之交变,引动外界阴阳之交变......”

他详细讲解了灵力如何自丹田起,过膻中,沿手厥阴心包经直达掌心劳宫穴,以及如何将意志高度集中,存想雷霆之威于掌中的细微感受。

陈安语气转为极其郑重,“我接下来再传你虚靖天师明真破妄章。字字真诠,谨记恭听!”

“道生天地。”

“混沌未分先有道,道无形色亦无情。

自然化育生天地,天道轻清地道宁。”

“天地生人。”

“道生天地始无名,分别阴阳立五行。

人位其中灵万物,又从天地道生成。”

“人禀阴阳。”

“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禀先天一炁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