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皇太后遗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来了!》最新章节。
朱祁镇的目光,在听到“太皇太后遗诏”几个字时,骤然一滞。
他盯着吴太妃手中那个明黄色的布包,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立在原地。
暖阁内浓重的药味、炭火的闷热、吴太妃绝望的哭嚎,似乎都在这一瞬间远去。
朱祁镇的眼前,猛地闪过一幅画面:
那还是很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他独自躲在御花园偏僻的假山后,缩在角落里,肚子饿得咕咕叫。
一个穿着素净宫装、面容温婉的年轻妇人(彼时的吴才人)小心翼翼地寻了过来,看到他冻得发青的脸和蜷缩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她左右看看无人,迅速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小的、用帕子包着的、还带着温热的糕饼,不由分说地塞进他冰凉的手里。
那糕饼的甜香和妇人眼中那一瞬间纯粹的、不带任何算计的怜惜,是那个冰冷宫廷里,他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暖色。
那个偷偷塞给他糕饼的年轻妇人,正是眼前这个形容枯槁、涕泪横流、为了儿子向他摇尾乞怜的老太妃!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猛地冲上了朱祁镇的心头,带着些许酸涩的苦味,瞬间冲垮了他刻意筑起的、坚硬冰冷的堤坝。
愤怒、失望、痛恨……这些情绪并未消失,却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记忆撞开了一道口子,涌入了更多难以言喻的东西。
他死死地盯着那明黄的布包,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终于,他缓缓地地伸出了手。
吴太妃如同被烫到一般,猛地缩了一下,却不敢起来。
朱祁镇没有看她,只是将那小小的布包接了过来。
入手很轻,却感觉重逾千斤,他一层层地打开了那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锦缎。
最里面,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质地已经有些发脆泛黄的信笺。
信纸上那熟悉字迹映入眼帘——正是他最尊敬的皇祖母的字迹:“……吾孙祁镇亲启……若他日,吴氏母子……行差踏错……触怒天颜……念其……终为朱氏血脉……祖母……临去前……唯此一愿……恳请吾孙,网开一面,留其性命,贬为庶人,发往凤阳,看守皇陵……令其,于祖宗灵前忏悔思过,以全骨肉之情……”
信笺的末尾,是太皇太后张氏的署名,以及一个清晰的、颜色已经有些暗淡的印章。
二十多年前的记忆碎片,与眼前这泛黄的信笺、脚下这绝望的老妇、南宫里那被圈禁的兄弟……还有那个刚刚在永和宫摇篮中熟睡的、流着“罪人”血脉的婴儿……无数画面在他脑海中翻腾、撞击。
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变成了一尊沉默的雕像。
侯宝垂手侍立在皇帝身后几步远的地方,头埋得极低,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这殿内一件没有生命的陈设。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重到几乎化为实质的压迫感,那是一种内心激烈交锋、足以撕裂灵魂的挣扎。
他不敢看,甚至不敢想,这等皇家秘闻,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不知过了多久,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至死都在为你们母子谋划。”
“但是,太妃娘娘,你应该知道,造反、逼宫,这是动摇国本、颠覆社稷的死罪,这不是兄弟阋墙,不是民间的百姓家宅纷争,今日朕若因一时妇人之仁饶过朱祁钰,明日就会有无数个“朱祁钰”效仿!朕苦心孤诣推行的改制,朕想要缔造的强盛帝国,都将在这无休止的内耗和背叛中化为泡影!”
“朕不能饶恕他,”
但是说到这,朱祁镇又看了看太皇太后留下的遗召,他顿了顿,“念在太皇太后的遗愿份上。”
“朱祁钰,废为庶人,除王号,即日……发配凤阳,看守皇陵,终身不得离开皇陵半步,无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