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民族同化民间做(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乃世家子》最新章节。

整日就幻想自己这辈子吃够了苦,下辈子也能换个老爷当当。

这也便罢了,毕竟我大唐以前管不着,眼不见心不烦么。

可吐蕃国灭之后呢?这等人仍是麻木不已,即便我大唐掀翻了他们头顶的蛀虫,这帮人仍是有自我意识。

偏偏觉得是我等坏了他们的修行,让他们这辈子吃不了苦,下辈子便成不了人上人……

加之,整个阶层根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意识,官吏们做起工作来,更是难上加难!

崔大人说他们天真烂漫,老夫简直觉得是在侮辱天真二字!

简直愚顽不堪,难以造就!

噫~~朽木不可雕也!”

一番话下来,只把国子监博士说的哑口无言,试想如果自己要在此地为官一方,想必也是无从下手吧?

玄奘沉思了一番,说道:“其实,如果要解决问题,或许算不上难。”

褚遂良没好气的说道:“哦?大师有何见解?”

玄奘念了一声佛号,笑言道:“刚才小崔居士不是说了吗?根本在于教育,那么贫僧以为,此事该是个水磨功夫才是,欲速则不达。

官府的初心或许是好的,可西藏道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许不妥,但必定有其内在的逻辑。

官府将压迫他们的恶人清扫一空,却未曾将缺失的一环补充,故而势必会产生一段混乱时间,这也是在所难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褚遂良:“莫非大师要我大唐官吏接着蓄养农奴,做那人间恶事?哦,对了,那地方可不只是苯教作恶,听闻还有一支密宗混杂其中,说起来,和你禅宗也份数同源哩。”

玄奘摇头道:“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可一概而论。

说回西藏之事,究其根本乃是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问题,此事千年以降,移风易俗,皆是润物无声。

故而,官府强行推动,反倒事倍功半。

莫不如由民间出面,儒释道通力协作,整理经典,派驻大批人手入藏,潜移默化,或可正本清源。”

崔尧思忖道,好么,好好的教育援助,硬生生改成信徒争夺战了。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方法,至少在华夏源流的教派多少都受到了中庸之道的影响,不会那么极端。

或许当真会有奇效哩。

更何况玄奘大师言语中刻意带上了儒,须知儒之根底可不是教派,而是一种哲学思辨。

细细想之,或许别有深意在其中。

华夏的儒释道,说来早已你中有我,难以分割了吧。

崔尧回首望向李承乾,李承乾微微点头,其实这多少算是个朝廷中的包袱,若是能另辟蹊径解决,那再好不过了。

崔尧于是心领神会,便道:“大师所言有理,佛门之宏愿也令人钦佩,却不知道家是否赞同?至于儒家,此事朝廷会适当的向高原倾斜。”

李道长站起身来,朗声道:“福生无量天尊!道家亦有慈悲之心,莫不如就以十年为期,看看究竟是什么教派更得人心?”

好家伙,道爷果真讲究顺从本心,干什么也要争口气,这都整上社会实验了。

李承乾起身答曰:“可!此事便告一段落,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奏?

咳咳,说错了,朕还有疑惑未解,接下来该由朕接着提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