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集 开元天宝(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当时唐朝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巡抚突厥,颉质略以默啜首级来献,郝灵荃大喜,与其相偕还至长安,诣阙拜见天子,献首请功。
默啜之子小可汗继立,迅为骨咄禄之子阙特勤击杀,并诛默啜诸子与亲信略尽,而立兄长左贤王默棘连,是为突厥毗伽可汗。毗伽以阙特勤为左贤王,专典兵马。
默啜既死,突厥内乱,铁勒九姓诸部纷纷降唐,唐皆安置大武军之北。突厥势衰,铁勒归属,唐朝国富兵强,契丹酋长李失活、奚酋李大酺亦帅所部来降。
玄宗诏以李失活为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以李大酺为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
单于副都护张知运接收突厥降户,收其兵仗,令渡河南居河曲,降户皆相怨怒。其后御史中丞姜晦为巡边使,降户诉无弓矢,不得射猎为生,姜晦命令悉还其兵仗。降户陕跌思泰、阿悉烂等人既复得兵仗武器,便自河曲叛逃。
张知运与叛户战于青刚岭,为降户生擒,欲押送突厥。行至绥州境,将军郭知运以朔方兵邀击,降户大溃,由是释放张知运而逃。
唐玄宗闻报,以为张知运丧师辱国,诏令斩之,传首诸边。
铗跌思泰与阿悉烂等既败,复又逃入大漠,来投突厥。毗伽可汗以弟阙特勤治军旅,妻父暾欲谷为谋主,蕃人甚为敬服,突厥降户亦纷纷逃归。
毗伽欲南下为寇,暾欲谷谏阻道:唐主英武,人和年丰,未有空隙,不可以攻。我众新集,须休养生息三数年,始可观变而动。
毗伽又欲修筑城堡,并建寺观。暾欲谷又奏道:不可。突厥人口稀少,之所以能抗拒唐朝,正因逐水草而迁,居处无常,若筑城定居,必将为唐所并。且佛、老之道,教人仁弱,我突厥皆习武射猎,不须寺观。
毗伽闻而大悟,皆都从之。
字幕:开元四年,闰十二月。
姚崇罢为开府仪同三司,以刑部尚书宋璟守吏部尚书兼黄门监,与紫微侍郎同平章事。上将幸东都,又以宋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尤其重用。
开元年间,姚、宋相继为相,姚崇善于应变成务,宋璟更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
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无以伦比。姚宋二人每次进见,玄宗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使用开元年号二十八载。期间先用姚崇、宋璟为相,后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诸相各有所长,且尽忠职守,因此政局稳定。
开元年间,玄宗改革吏治,将全国分为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督考察地方官吏。又改革科举制度,限制进士人数,减少冗官,提高官吏整体素质。又发展经济,提倡节俭,一改武则天以来奢靡之风。并令宇文融清查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大增税收及兵力来源。
开元五年,太上皇李旦去世,寿享五十五岁。
画外音:李旦一生几度沉浮,几多生死,看似软弱,其实是极善审时度势者。其复辟之后亲政数年期间,事实证明其亦大有治理国家能力、谋略以及胆识。
太上皇驾崩,玄宗大恸,哭泣累月,不能自已。
为父亲理葬已毕,李隆基眼见四夷降服,国内政敌皆除,便即注重以法治国。
时因姚崇喜好结党以打击政敌、又招权纳贿,便被玄宗毅然罢相,代以禀性耿直、清廉自律之宋璟为首相。
宋璟为政,直言上谏、不树私恩、严于律己,且继续施行姚崇时期善政,绝不因人废事。但最后宋璟因工作失误,以及过于守旧,亦仍被李隆基罢相,代以张嘉贞接替。
其后不久,张说又取代张嘉贞。张说上任之后,大刀阔斧改革,裁减边防军二十万,将府兵制改成募兵制;又改革宰相机构,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增加中书省权力;又自任集贤殿书院首座,以延揽名人雅士。在张说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至极顶。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出发,至泰山封禅。
张说后继数任宰相,都因不和而被罢免。开元时期最后一位贤相,乃是岭南才子张九龄,凭借才华出众被玄宗相中,得以入阁以掌权衡。
张九龄看重品德才干,而不重其家世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之时,一直主张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李隆基每有过错,也必及时劝谏,既不以天子好恶让步,亦不因玄宗知遇之恩而隐瞒实情。
李隆基不仅慧眼识贤,还对吏治亲自进行整治。因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确立严格考核制度,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又恢复谏官及史官参议制度,并重视县令任免。李隆基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优秀者当即提拔,无能者马上罢黜。
李隆基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是其能开创开元盛世主因。
然而开创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沉溺于享乐之中。先前励精图治精神,改革时节俭之风,皆都荡然无存。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因听信所宠武惠妃谗言,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子废为庶人,后并杀害;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因闻武惠妃所生寿王李琩妃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大礼,纳为己妃。
杨玉环懂音律,擅长歌舞,可谓玄宗知音。
自此之后改元天宝,唐玄宗愈加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对后宫赏赐不计其数。
户部郎中王鉷投其所好,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且还告诉玄宗道:此皆不出于租庸调,无预经费。
玄宗不问经费来源,反以王鉷为御史丞、京畿采访使,任其刻薄下僚,转剥黎民。
国舅兼宰相杨国忠为讨好玄宗,屡次报告说仓库如何丰富,且将各地应输往京师租税兑换成布帛,存于左藏,请玄宗帅群臣参观。
玄宗看罢大喜,遂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宰相张九龄等人因屡次劝谏,先后皆被罢官,李林甫因善阿谀爬上相位。
李林甫被人喻为“口有蜜,腹有剑”,凡才能在其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者,必都千方百计除之。且是表面友好,暗中阴谋陷害。又收买天子左右,悉知皇帝举动,以备迎合帝好。
天宝六载,玄宗竟将天下贡物都赐给李林甫。
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费尽心机讨其欢心。因其酷爱时裳,便置后宫专门为贵妃量体裁衣者七百余人。又贵妃爱食荔枝,遂下令开辟从岭南到京城长安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快马运到长安。
由是举朝奢侈之风炽盛,大臣、贵族、宗室无不专投杨贵妃所好。
贵妃族兄杨国忠平步青云,入阁拜相;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同入内宫受宠;其他庶兄也有封赏,皆为朝中高官。
只因杨国忠毫无治国之能,又好专权,于是吏治混乱,朝政日非。
玄宗彼时只知沉溺于酒色之中,并放任杨氏兄妹结交方镇节度使,内外勾结。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为讨好杨贵妃,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以及石莲花置于池中。
玄宗喜悦异常,每巡幸华清宫时,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都陪同前往,竞为车服,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又竞购名马,皆以黄金为辔衔,车马绵延十数里,国人无不反感侧目。
杨国忠尝对从人说道:某家起于细微,因缘椒房之亲,以至于是。吾今未知税驾之所,念终不能致令名,要当取乐于富贵耳。
于是更加骄奢淫逸,擅权弄法。由是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祸乱近在眼前。
李隆基对于唐朝危机丝毫不觉,反对外发动系列战争。
边将贪功求官心切,由是乃向邻国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又因放纵杨国忠与安禄山相互倾轧争宠,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在三代鬼谷掌门颜真卿、贾耽、柳公权尽力维持之下,并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浴血奋战,唐朝虽未至于灭亡,却已是大伤元气,盛世不再。
李隆基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随行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又迫使天子缢死杨贵妃。
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不与父亲随行,独自逃到朔方,先斩后奏,在灵武即立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肃宗称帝之后,先从河西、安西征调万余精兵,又调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
遂任命朝官将帅,建立全新军事系统,又请回纥助以精锐骑兵,全面部署抗击叛军。
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随之削弱,形势由此急转,始对唐朝有利。
至德二载,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于南内兴庆宫,是为有唐以来第三个太上皇。
李隆基前明后昏,除沉溺酒色,其沉迷艺术爱好也是个中原因。史说唐玄宗善书,所创八分书驰名天下,甚至称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
李隆基又富音乐才华,好奏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且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
因在皇宫内亲设教坊,名曰梨园,后世皆称戏班为“梨园”,便自唐玄宗处伊始由来。李隆基还喜舞蹈,相传《霓裳羽衣舞》曲调,便是玄宗皇帝根据印度所传《婆罗门曲》加以改编,又称有月宫神仙托梦,因而创成。
只因玄宗功过分明,故说封禅泰山之时,也是一波三折。
当大队人马到至泰山西侧,突然东北风大作;及至到泰山脚下,则变作丽日晴和;但至前晚斋戒沐浴上,突又狂风大作,寒气彻骨。
李隆基向天祈祷之后,果又风静树止,气温随之转暖。封禅之后,李隆基亲撰《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
宝应元年四月,李隆基病逝,终年七十八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华夏真相全集·隋唐篇》一书,至此遂告终篇。
其后自安史之乱以至黄巢起义,大唐天下便即摇摇欲坠,兵权皆都归于方镇,终尾大不掉。鬼谷门传至第四十五代掌门颜真卿,以书生之身担负起万万斤重担,力挽狂澜于即倒,则又是一番惊心动魄,更多风流人物争相出世,群雄众奸亦一并粉墨登场。
其后并有朱全忠篡唐,五代沿革,乃至两宋故事,皆在《华夏真相全集·两宋篇》中。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