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沐云汐「10」(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最新章节。
她铺开舆图,手指点在雁门关西侧的山谷:“匈奴惯用骑兵突袭,定会走这条捷径。
你带三千轻骑在此设伏,再让李副将带两千人绕后断其退路,我已让人备好火油,届时烧其粮草,定能一举击溃。”
我看着舆图上标注的伏兵点、粮草囤放处,连风向都标得清清楚楚,忍不住道:“你倒算得周全。”
她抬头看我,眼底带着笑意:“你去前线拼命,我总得把后路铺好。”
我领兵出发那日,她站在城门口送我,手里攥着个锦袋:“这里面是伤药,比寻常金疮药见效快。还有……”
她顿了顿,递过一块玉佩,“我娘传下来的,说能保平安。”我接过锦袋和玉佩,指尖触到她的手,竟有些凉。
“放心,”我攥紧玉佩,“定把匈奴打回老家!”
她笑了,鬓边的玉簪晃着光:“我在京中等你回来,喝庆功酒。”
到了雁门关,我按她的谋划行事,果然在山谷里截住匈奴。
火油烧起来时,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匈奴兵慌作一团,被我们杀得大败。
回营后我让人给她送捷报,附了句:“玉佩管用,谢了。”
三日后收到她的回信,只有八个字:“平安就好,酒已温好。”
这日午后,我从北疆回来,直接去了昭王府。
覃芊落不在,苏锦韵正坐在院里晒药材,见我来,起身笑道:“回来得正好,庆功酒刚温好。”
我俩坐在石桌旁,她倒酒,我吃肉,竟没像从前那样无话可说。
她说起朝堂上的事,我讲起北疆的风土,说到匈奴兵被火油烧得抱头鼠窜时,她笑得眼睛都弯了。
“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屋里抱出个木盒。
“你上次说西域的鹦鹉好玩,我让人从江南带了只鹩哥,比鹦鹉还会说话。”
打开盒子,里面的鹩哥扑腾着翅膀,张口就叫:“沐将军威武!苏相英明!”
我笑得拍桌:“这鸟儿,倒会说话!”她看着我笑,眼底的光比桌上的酒还亮。
离开昭王府时,夕阳正斜,染红了半边天。
我攥着腰间的玉佩,想起刚认识苏锦韵那会儿,见她就瞪眼,见她和覃芊落说话就牙根发痒,如今竟能坐在一起喝酒说笑。
风掠过腰间的枪缨,带着点暖意。
我忽然觉得,这般有人替你谋划后路,有人等你回来喝酒,不用藏着心思,不用硬撑着坚强的日子,比什么都好。
回到将军府,那只鹩哥被丫鬟挂在廊下,见我回来,又叫:“沐将军回来啦!天下太平啦!”
我抬头看着它,又摸了摸胸前的玉佩,忍不住笑了,是啊,天下太平,身边有人,这般日子,真的挺好。
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料到,后来竟能和苏锦韵这只老狐狸相处得那般平和。
或许是为了覃芊落,她对待感情总像张未经揉折的宣纸,纤维里都透着纯粹,容不得半点褶皱。
我舍不得让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连同苏锦韵说话,都刻意收了平日里“老狐狸”的呛声,只敢在心里偷偷嘀咕。
或许是看她同苏锦韵一处后,纵然案上的民生札记、军政文书依旧堆得齐眉。
晨起描眉时,苏锦韵会替她递过螺子黛,指尖还会帮她理一理垂落的鬓发,连黛色浓淡都按她“浅些才显气色”的喜好调。
夜里伏案时,苏锦韵会温着茶等她,茶盏是她惯用的青釉杯,杯沿还留着她咬过的浅痕。
茶水总保持着“入口刚好暖喉”的温度。
这般细碎到骨子里的妥帖,让她眉宇间的笑意比从前更盛。
连同同我说话时,语调里都裹着化不开的暖,连骂我“又闯祸”都带着笑。
又或许,是一次次看清苏锦韵的心思,她的谋划里从没有半分私念,算粮草时先让人去查兵士冬衣够不够厚。
连棉花絮的疏密、针脚的紧实度都要逐件翻查。
议新政时先派官去问百姓赋税减没减些,带回的回话里还夹着百姓送的、带着泥土的粟米。
她会小心收在瓷罐里,说“这是百姓的心意”。
连查抄江南贪墨州官的银子,她第一时间不是上交国库,是让人拉着十辆粮车,直接补了流民粥棚的米缸。
看着流民们捧着粗瓷碗、喝着热粥哭着道谢,她眼底的光比殿上的琉璃瓦还亮。
这般心,倒和我想护着天下百姓安稳的念头像拧成了一股绳,渐渐便生不出半分敌意。
甚至偶尔见她被老臣刁难,还会下意识帮着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