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余波-消息(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最新章节。

这一晚,两人聊的内容有很多很多,这让保卢斯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即使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中他也没有详细的描写那晚的经过,只是用简单的两句对白略过。

在保卢斯老年时,这本回忆录出版之后德国卖到脱销。

10月28日。

当第一缕微弱的曙光刺破斯大林格勒上空尚未散尽的硝烟时,一个足以震撼世界,改写战争进程的消息,通过莫斯科广播电台强大的发射塔,化作无形的电波,飘向全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

“注意!注意!这里是莫斯科广播电台!”

“斯大林格勒前线传来决定性胜利的消息!在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英明的领导下,在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以及瓦列里,基尔波诺斯等杰出的红军将领指挥下,英勇无畏的苏联红军经过数月奋战,于昨日,10月27日,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彻底粉碎并俘获德国法XS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的全部主力部队。”

“集团军司令,德国陆军元帅已经向我们英勇无畏的瓦列里中将投降!”

“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乃至整个反F西斯战争决定性的转折点之一!”

“斯大林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保卫她的战士们万岁!”

“荣誉属于英勇的苏联红军!”

“光荣属于伟大的苏维埃SH主Y共和国联盟!”

“光荣属于我们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

播音员那激昂,自豪,充满力量感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反复回荡,几乎在同一时间,最新一期加急生产的真理报如同红色的洪流,迅速涌上苏联各大城市的街头。

头版标题上清晰写着。

《闪电战的覆灭,保卢斯元帅投降,》斯大林格勒——F西斯侵略者的坟场。

《瓦列里将军接受德军元帅投降》

配图是连夜经过精心挑选的,一张是保卢斯颓然被俘的模糊照片(隐去细节,能看清楚面容),另一张则是瓦列里将军正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英姿,报纸上详细描述了包围,歼灭,受降的过程。

将瓦列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基尔波诺斯等将领的功勋置于最耀眼的位置。

新一期的真理报几乎在短短一小时内就脱销,经过数次补货依旧脱销。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整个苏联,从莫斯科红场到列宁格勒的涅瓦大街,从莫扎伊斯克残破的街道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小镇,

狂喜的浪潮瞬间席卷每一片土地的角落。

在莫斯科城内,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此刻比往日仿佛更加璀璨,红场上瞬间聚满了自发涌来的,数不清的市民,工人,学生,妇女,老人,从前线归来的伤员,人们挥舞着手中老旧的红旗,高唱着《国际歌》和《喀秋莎》瓦列里之前撰写的《为了祖国母亲》。

泪水混合着笑容在脸上肆意流淌着,素不相识的人们在街头互相拥抱着,欢呼,然后将帽子手巾扔向天空。

“乌拉!斯大林格勒!乌拉!乌拉!瓦列里…”

呼喊声,歌唱声震耳欲聋,工厂的汽笛长鸣,教堂的钟声也罕见的被敲响,共同奏响胜利的乐章。

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大胜,让苏联民众们的士气显着回暖一大截。

后方城市有不少学校都临时停工一天,工厂停工片刻,人们涌上街头,举行自发的游行庆祝,广播车穿梭在街道上,反复播放着胜利的消息和激昂的音乐,一种压抑了太久,终于得以释放,混合着巨大的悲痛和无比自豪的情感,在每一个苏联公民们的心中激荡。

瓦列里的形象,伴随着‘斯大林格勒的救星’,‘红色战神’等称号,再次深深烙印在每个苏联人的心中,声望如日中天。

声波不断扩散。

在唐宁街10号烟雾缭绕的书房中,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一边听着BBC转播的莫斯科广播,一边用力的吸着手中的雪茄,他那标志性的胖脸上,表情复杂,巨大的宽慰和现在盟友胜利带来的欣喜是主旋律。

但一丝不易察觉的,对现在东方盟友的未来力量的忧虑也悄然浮现。

“上帝保佑…他们居然真的做到了。”丘吉尔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墙上的巨幅欧洲地图上,斯大林格勒的位置被他用红笔重重的圈上一笔红圈:“保卢斯…第六集团军…竟然真的被全歼了,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的胜利。”

丘吉尔无法想象英军俘获30万德军精锐的模样…简直就是难以想象。

当广播里提到瓦列里的名字时,特别是提到他亲自接受了保卢斯元帅的权杖时,丘吉尔的眼睛明显的亮了起来,放下雪茄,身体微微前倾。

“瓦列里…又是这个年轻人!”丘吉尔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浓厚的兴趣:“从明斯克到莫斯科,从哈尔科夫到斯大林格勒,他简直是个战争艺术的奇迹,22岁的中将,俘获了德军元帅,天啊,真想见见他…”

这位以铁血着称的首相内心不自觉带上几丝羡慕之情。

丘吉尔不由自主的回忆起1942年上半年,他就曾力排众议,想邀请这位声名鹊起的苏联年轻战神来访问英国,让英国民众们也见识一下这位‘红色战神’的风采,提振国内民众与军队们的士气,可惜那时瓦列里刚刚从美国访问归来,就一头扎进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的烂摊子,对糜烂的战局力挽狂澜,访问之事也只能作罢。

“等局势稍稍稳定,一定要想办法邀请他过来。”丘吉尔对身边的私人秘书说道,眼中闪烁着一种粉丝对于偶像的点点期待:“我想亲自和他谈谈,听听他是怎么用兵如神的,这个年轻人实在是不可思议。”

“对了,约翰,你现在就去联系苏联大使,我要亲自和他谈谈,看看能不能让瓦列里在十一月份过来。”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那是情报部门搜集整理的关于瓦列里作战特点的分析报告,封面上还潦草地写着丘吉尔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