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子墨新政,神秘老宅(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佛缘盛世耀明章》最新章节。

长安司隶衙门内,清晨的日光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青砖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檐下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与衙门内偶尔传来的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画面。

院子里的几株松柏,枝叶繁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郁郁葱葱,为这庄严的衙门增添了几分生机。

子墨身着一袭庄重的官服,端坐在紫檀大案之前,身姿笔挺如松,纹丝不动。案上堆满了泛黄的卷宗,纸张脆薄,散发着陈旧的气息,那是时间与历史沉淀的味道。

他手中紧握着一支狼毫笔,笔锋悬在纸面之上,凝眉沉思,深邃的目光紧紧锁住卷宗上的文字。

此刻,他仿若与周遭的一切隔绝,全身心沉浸在这公牍的世界里,外面的喧嚣、热闹,都与他无关,唯有这些关乎民生社稷的文书,才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 。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令人压抑的静谧。那脚步声急促而有力,好似一阵疾风,裹挟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只见含笑身姿矫健,如飞燕掠水般快步走进厅中。他先是双脚一并,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急切禀报道:

“王爷,长安东市之旁的那座大宅,乃是长安左冯翊朱中迟大人的府邸。”

声音清朗而响亮,在这空旷寂静的大厅中不断回荡,撞出清脆的声响。

“此宅原是前朝皇帝王莽的旧居,朱大人虽持有地契,却从未在此居住,如今已然荒废许多年了。”

含笑微微抬头,补充道,神色间透着几分神秘,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那座老宅藏着天大的秘密。

“既是先皇御赐,朱大人倒也谨慎。”

子墨轻声喃喃自语,微微挑眉,那剑眉之下,双眸闪过一丝诧异,就像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他缓声问道,

“那你等可曾向朱大人表达购买之意?他又是如何回应的?”

说着,轻轻放下手中的狼毫笔,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看着含笑。

“回王爷的话,已然提过了。”

含笑连忙答道,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轻轻叹了口气,

“朱大人的管家说,这宅子是先皇的赏赐,断不可出售。”

边说边轻轻摇头,脸上满是遗憾之色。

子墨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出任司隶校尉已经有数日,身为朝廷三品大员的左冯翊朱中迟和右扶风吕凯,虽说不在长安城内处理公务,可昨日分明瞧见他俩在良马节上现身,身着华服,谈笑风生,却为何不来这司隶衙门拜会自己呢?

这般念头在他心间萦绕,恰似一团解不开的迷雾,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他隐隐有些不安。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思绪飘远,试图从记忆里寻出一丝线索 。

正这般想着,司隶衙门外陡然传来高亢的报唱声:

“长安京兆尹林大人率左冯翊朱大人、右扶风吕大人前来进见司隶大人!”

那声音穿透明媚的阳光,仿若一道惊雷,在寂静中炸响,震得人心神一凛。子墨微微一怔,随即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官服,神色恢复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期待。

须臾,林风便领着朱中迟和吕凯步入大厅。三人步伐整齐划一,神色庄重严肃,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彰显着朝廷官员的威严。

他们来到子墨面前,恭恭敬敬行了礼仪,弯腰、拱手、叩首,动作一气呵成。礼毕,林风率先开口说道:

“司隶大人,下官已将南门永阳门外的一万亩皇家田地谈妥,尽数收回。只是原先的承租人陈员外,恳请能 与你单独会面,详细商讨具体的补偿政策。”

说着,微微抬头,目光看向子墨,眼中带着一丝询问。

子墨闻言,不禁微微一怔,随即反问道:

“林大人,这般事务还需我亲自出面?那你又负责何事呢?”

说着,他目光如电,犀利地看向林风,那眼神仿若能洞悉人心,令林风心中一颤。

林风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忙不迭解释道:

“司隶大人,这陈员外乃长安城豪强大族,家大业大,富甲一方。

久仰大人之丰功伟绩,一心欲结交大人,还盼能与大人携手,共襄长安经济特区之盛举。倘若大人无意,下官即刻回绝便是。”

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着子墨的脸色。

“哦?”

子墨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恰似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却又无比夺目,

“正巧,我也正欲了解一下当地豪族的情况和他们的想法。你安排吧,我见见这陈员外。”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林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接着说道:

“司隶大人,张祭酒所需的人力和地盘,属下都已筹备妥当,不知他何时可以着手布置安排?”

说完,微微弓着身子,等待子墨的回应。

子墨听后,将目光投向了下方站着的属官南中英。南中英赶忙上前一步,脚步急促,差点踉跄,他恭敬说道:

“林大人放心,张祭酒早就盼着林大人的消息了,明日便会着手开展工作。”

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紧张。

“好!林大人办事,着实令我安心。有你协助这司隶七郡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本司隶对未来更是信心十足啊。”

子墨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还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放松。

“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承蒙司隶大人夸赞!”

林风谦逊地回应道。余光瞥见朱中迟负手立在廊下,官服下摆被微风掀起,露出内衬素麻中衣,仿若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神情淡漠,若有所思;

吕凯则垂手而立,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珏—这是右扶风治下百姓献的蓝田美玉,质地温润细腻,那温润的触感似是在传递着百姓的心意,他神色平静,眼中却透着一股沉稳与坚定。

子墨又将目光缓缓移向左冯翊朱中迟,不紧不慢地说道:

“朱大人,你所管辖的二十四县,今年民生状况如何啊?”

说着,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朱中迟神色一凛,赶忙抱拳答道:

“禀司隶大人,下官所辖地区,今年渭河与径河泛滥成灾,洪水肆虐,诸多地方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下官痛心疾首,虽说及时发放了朝廷的赈灾救济,可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长久的困境。

当务之急,唯有根治黄河水患,才是重中之重。”

其言辞恳切,满含忧虑,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奈。

子墨听了,神色凝重,仿若肩头扛起了千斤重担,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轻轻叹了口气,继而将目光转向右扶风吕凯。

吕凯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

“禀司隶大人,属下所辖之地,幸而未像朱大人那边遭遇水患,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尚可,勉强能维持本地百姓的基本生活,一切还算平稳。”

说完,微微颔首,神色平静。

听了两位大员的汇报,子墨若有所思,缓缓说道:

“如此看来,这三辅之地,确实得下一番猛药才行啊!”

说着,站起身来,在厅中缓缓踱步,双手背后,神色坚定。

林枫、朱中迟、吕凯三人听闻,同时露出惊异又满含期待的眼神,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三辅之地,乃是我七郡之地改革的关键所在。倘若能将三辅的民生工程建设搞上去,便能作为整个司隶七郡的典范,加以复制推广,最终惠及整个大汉。”

子墨目光坚定,环视三人,那眼神仿若燃烧的火炬,充满力量与决心,

“你们三位,可都是我倚重的能臣啊!过几日,司隶七郡各级官员齐聚的司隶大会上,我将率先宣布对三辅之地的改革方案。

届时,我会请来治水专家王景大人,由他负责治理黄河水患的重任。

司隶七郡的所有大小官员,都必须全力参与、组织配合,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但凡有抗命者,一律严惩不贷!”

其声音铿锵有力,仿若洪钟鸣响,在大厅中久久回荡,震得人心潮澎湃 。

“若黄河及分流域水患得以有效控制和治理,

其一,兴修水坝、灌溉渠,既能保障农田用水,抵御水患,稳固农业根基,又能源源不断地为工坊区引来充足水源,满足工坊生产所需。

就拿去年陈县来说,因为水利设施匮乏,一遇旱季,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若有完善水利,这般惨状便能避免;

其二,在三辅之地推动农业升级,引入诸如耐旱高产的粮食、经济作物,我已经发现了波斯及海外有叫土豆、玉米、红薯等的高产农作物。我已经采购了大批这些新型农作物种子。准备在七郡之地试种。”

说到此处,三人皆是一愣,满脸疑惑。

林枫忍不住问道:

“司隶大人,这土豆、玉米、红薯是何等作物?从未听闻。”

语气中带着好奇与震惊。

朱中迟也附和道:

“是啊,天下作物,下官虽不敢说尽知,但这般陌生之名,着实怪异。”

眼中满是探寻。

吕凯则专注倾听,神色中带着期待。

子墨微微一笑,耐心解释:

“诸位有所不知,这土豆,埋于土中生长,产量极高,且耐旱涝;

玉米,植株高大,果实饱满,可磨粉、可蒸煮;

红薯亦是产量惊人,生食甘甜,熟食软糯。这些作物皆适合本地复杂气候 ,实乃天赐良物。”

三人听后,震惊得合不拢嘴。林风心中暗忖,这司隶大人果然见识非凡,若引入这些作物,自己治下百姓富足,于己亦是大功一件,心中虽有敌意,此刻也不禁期待起来;

朱中迟则满心激动,想着若有这些高产作物,即便水患之后,百姓也能有粮可食,再不用饱受饥荒之苦;

吕凯眼中放光,已然开始畅想这些作物为地方带来的繁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