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月圆之夜.古井之秘(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佛缘盛世耀明章》最新章节。
次日月圆之夜,天地仿若被一层银白的薄纱所笼罩。
月华如水,温柔地倾洒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梦幻的银装,连远处的山峦都像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左冯翊朱中迟神色凝重,脚步沉稳,每一步都坚定有力,踏出坚实的声响,那声音仿佛要穿透这寂静的黑夜。
他陪同子墨匆匆前行,子墨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与探寻的渴望。
含笑、金童、玉女、黑牛及张恒紧紧跟在身后,一行人宛如一条黑色的长龙,向着前朝王莽旧居大同庐府邸赶去,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好似被黑夜吞噬的先行者,每一步都迈向未知的神秘。
远远望去,长安东市那大同庐府邸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气势恢宏,占地极为广阔,足足有几十亩之多,尽显汉代王府的磅礴气派。
府邸正门高大巍峨,好似一座不可逾越的巨门,门檐之上雕刻着古朴且神秘的兽纹。
那些兽纹历经岁月无情的侵蚀,失去了往昔的光泽,却反而增添了几分沧桑与厚重,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象它们曾经的精致与辉煌,每一道纹路里似乎都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踏入府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进院落前庭。
左右各有几间厢房,房门紧闭,子墨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触碰其中一扇门,指尖触碰到冰冷的门板,门缝中似乎透着丝丝寒意,像是岁月的叹息。
这里曾经是门客侍从的居所,如今却一片死寂,寂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往昔的热闹与喧嚣都被封存在了这紧闭的房门之后。
子墨缓缓踱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处角落,试图寻找曾经的痕迹。
再往里走,宽敞的正厅出现在眼前。厅前两根巨大的石柱,稳稳地撑起那雕梁画栋,只是如今梁上的彩绘已然褪色,变得斑驳不堪,木质结构也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摇摇欲坠,偶尔有几片木屑随着微风飘落,尽显破败之态,似乎在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兴衰变迁。
穿过正厅,来到后院,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本应是曲径通幽、花香四溢的美景,可如今却是杂草丛生。
荒草肆意生长,有的甚至高过了人的膝盖,子墨拨开一丛荒草,草叶划过手臂,带来一阵轻微的刺痛,荒芜之感扑面而来。
池塘之中,荷叶枯败,残梗断茎在月光下投下诡异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晃动,仿佛是潜伏着的鬼怪,随时准备向人扑来。
往昔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十几年无人居住打理,整个府邸空旷而又荒凉,静谧得让人毛骨悚然,阴森恐怖的气氛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仿佛有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众人,让人脊背发凉。
众人在朱中迟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后院一处古井上方。月光精准地落在这古井地面的青石之上,青石被月光照得发亮,仿佛在召唤着什么。
古井在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的神秘和静谧,仿佛通往另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
子墨的目光紧紧盯着古井,神色愈发凝重,他蹲下身子,手指轻轻抚摸着古井边缘,似乎能感受到古井之下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
不多时,古井中开始传来阵阵隆隆声响,那声音沉闷而又诡异,仿佛是从九幽地狱深处传来,让人不寒而栗。
子墨见状,立刻盘膝坐于古井对面的一处凉亭之中,双腿交叉,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神色庄重,口中念念有词,开启了秘咒。
他的嘴唇快速地开合,每一个音节都像是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随后,他缓缓闭上双眼,将六识关闭,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隔绝开来。
刹那间,只见他的神识缓缓出窍,化作一道虚幻的光影,向着古井飘然而去。进入古井后,子墨便觉一股非常奇怪的旋转气流扑面而来,那气流不断向下流动,仿佛有着无尽的吸力。
子墨的原神根本无法抗拒,被这股气流吸引着,如离弦之箭般向深不见底的黑洞方向飞射而去。
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无比轻盈,时间仿佛失去了概念,也不知过了多久,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来到了一处空旷的世界,只见星空闪烁,浩瀚无垠,四周一片寂静,唯有星光闪烁,那璀璨的星光仿佛是宇宙的眼睛,注视着他的到来。
突然,一个空灵的声音在空荡的星空中悠悠响起:
“佛子,这里是漏天洞,也叫忘川河,用你所处的时代的话来说,是这太阳系的中心,也是这地球的中心,更是这华夏的中心之处。贫道终是把你等来了啊!”
随着这声音的出现,星空中骤然炸裂开了一个巨大的洞口,洞口外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与这黑暗的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诡异,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此交汇。
子墨赶紧整了整衣衫,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施礼而言道:
“敢问你是那位前辈道友?本尊受布道者之命来这东汉护法,今日在前朝王莾旧居中,通过其古井的通道而来探研其实相,请道友如实相告。”
“佛子,我是镇守这宇宙布道者留下的唯一结界通道的通灵子,这里是凡人或因缘牵引唯一可以避免隔阴之迷,不喝猛婆汤,让其还能够保持前世记忆的灵魂穿梭于混沌世界之中的唯一通道。”
子墨听通灵子这么一说,心中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朝皇帝王莽的身影,难道这王莽就是通过这条通道穿越而来的吗?当下便开口问道:
“通灵子道友,难道前朝皇帝王莽就是通过这条通道穿越而来的吗?”
通灵子语气悲悯,心中似有万千世界的流转,缓缓开口,声如洪钟又不失柔和:
“佛子,王莽此乃布道者所择,降世为这世间创生之机缘。
然其行其德,如土地尽归国有,禁买卖而定王田,此等急切之举,恰似逆水行舟,与当时社会之生产力、经济之结构背道而驰,不合天道之常轨。
世间诸般变化,皆有其序,土地制度之变,理当如春风化雨,徐徐浸润,以顺应社会各阶层之利与需,方可和谐共生,才能符合道的规则。
而王莽之策,却似狂风骤雨,强行打破平衡,令众多农人失其土地自主之权,仿若大厦倾颓,根基动摇,社会遂陷入动荡不安。
此中种种,显然偏离人族正常历史之轨迹,究其根源,恐为外界因素所扰。
诸多迹象表明,其于穿越之前,其灵智并未通达,受现代社会政策之影响颇深,此干扰之源也。
自王莽登基之后,所作所为,皆背离布道者所定之天道,犹如混沌初开时的无序,不仅搅乱银河系与太阳系之运转,更将蓝星地球应有的发展规律彻底打乱。
故而,布道者以不可思议之神通,用那曼德拉效应,抹去大部分历史之痕迹,然虽尽力为之,却仍难免留下诸多破绽,此乃世间之遗憾,亦是因果之体现。 ”
子墨想起了王莽的种种改革举措,以及王莽登基以后在全国通缉刘秀等一系列事件……。
再联想到自己同样是一位穿越者,并且还能从现代社会搬运一些物品来到这东汉时代,心中不禁担忧起来,他皱着眉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自己的行为是否也会像王莽一样打乱这个世界应有的样子呢?
特别是自己是否也会像王莽一样,把带回一些超越东汉这个时代的东西留下来做为历史证据,比如王莽的游标卡尺等……。
自己准备在大汉司隶七郡的经济特区改革和建设是否也会同王莾一样,偏离正常的历史轨迹,给有序的历史发展带来偏差。
想到此处,子墨忧心忡忡地问道:
“通灵子道友,本尊也是这穿越之身,同样也受制于这隔阴之迷的限制,灵智也还是没有通达,在这东汉如何做才算符合布道者的要求呢?”
“哈哈哈,佛子,看来这隔阴之迷着实厉害,怎么连你的舍利子(松果体)也没能让你保持原来的知见和觉性?”
通灵子见子墨一脸迷茫,轻轻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佛子也别太过执着于布道者的想法,一切皆顺随其心,起心动念皆保持觉知,慈悲喜舍,金刚手段皆为众生而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今天佛子有此一念,皆是功德和智慧。”
子墨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对于通灵子的这番话,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低下头,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回荡着通灵子的话语。
通灵子见子墨还在纠结,于是接着说道:
“佛子,你所在的人族世界,要想解除全部九重封印,包括你自己的四重封印,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族必须要承受偿还他们在上一次文明中犯下所有的业力因果,人族才能升级灵性,回归到下一个阶段的文明升级。”
“人族九重封印?上一次文明犯下的因果定律?”
子墨听得一头雾水,眼中满是疑惑,直接向通灵子问道:
“请道友仔细为我讲解一下关于这人族九重封印之谜和关于上次文明的事情?”
通灵子感慨了一下之后说道:
“这说来话长,在上古文明时期,蓝星地球是太阳系这个中千世界的中心,布道者用地水火风四大护法托起了这颗星球,并布置了由九大恒星守护的宇宙规矩法阵,阻挡了太阳系外任何物质和非物质的物种对这颗蓝星地球的伤害。
并且创造了山川,河流,大海,森林做为修行能量源泉,使地球成为了一座灵性修练的风水宝地。那时候,人族的寿命久远,通常近乎永恒,直至修练达成九大功能,便可飞升上一层级目标为终。
当时人族具有九大神通;
一是寿命恒长,这是基于当时地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稳定的宇宙能量场,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修行天眼通,可见一切虚空万物,因为那时人类的灵性高度发达,感官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