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变革之始(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商议已定,林焱立即着手准备次日早朝的奏请。然而,当天夜里,一名神秘访客悄然来到林府。
"大人,请恕在下深夜打扰。"来人穿着普通,神情却极为紧张,"我是吏部主事汪明,有要事相告。"
"汪主事?"林焱有些诧异,"请说。"
"大人可知,明日早朝礼部将联合多位大臣,强烈反对博士科招生。他们已经准备了十几道奏折,将从多方面攻击实学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哦?"林焱不动声色,"汪主事为何告知于我?"
汪明苦笑道:"在下有个小儿,天资聪颖,对算学尤为痴迷。听闻博士科设立后,小儿欣喜若狂,日夜期盼报考。若博士科被废,小儿恐怕会心灰意冷。"
"原来如此。"林焱点点头,"多谢汪主事相告。不过,汪主事既在吏部任职,不知可有什么内部消息?"
汪明犹豫片刻,终于道:"实不相瞒,吏部尚书对博士科态度暧昧。表面上附和礼部,实则观望形势。若陛下坚决支持,吏部尚书不会强烈反对。"
"这就够了。"林焱感激地说,"汪主事今晚的话,林某记下了。待博士科正式开课,令郎若有意报考,尽可来找林某,定当优先考虑。"
汪明大喜,连忙拜谢而去。
送走汪明后,林焱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得知礼部准备组织大规模反对,林焱并不惊讶:"料到他们会有此一招,只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
"大人,明日早朝该如何应对?"赵全忧心忡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焱胸有成竹,"不过是几道奏折而已,看谁准备得更充分。"说罢,提笔疾书,连夜准备应对之策。
次日早朝,林焱精神抖擞地来到金銮殿。果然,张德容早已带着一众礼部官员在殿前等候。
朝议伊始,张德容便率先出列:"陛下,臣有本奏!博士科招生一事,有违祖制,于国不利,于民不仁。臣请陛下三思,暂缓施行!"
一连七八名官员接连出列,各自陈述反对理由。有的称"实学有辱斯文",有的说"恐乱朝纲",更有甚者声称"此举将颠覆我朝根基"。
萧瑾面无表情,待众人奏毕,才缓缓道:"诸位爱卿之言,朕已尽知。不知林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林焱从容出列:"陛下,臣认为诸位大人的忧虑虽有道理,但大可不必。昨日实学大会已经证明,实用之学对国家富强、民生改善大有裨益。而博士科设立,也并非要废除传统学问,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添新科。两者并行不悖,何来颠覆之说?"
"再者,"林焱继续道,"臣昨夜得悉一个重要消息,前朝大儒徐行之后徐正道先生已经出山,愿意担任博士科总教席。徐行大儒的《实学论》虽一度被禁,但其中论述实学与经学并重、格物致知与修身齐家并行的观点,恰恰是我们今日所需。"
"徐行后人?"张德容面露震惊之色,"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林焱胸有成竹,"徐先生已带着徐行大儒的手稿前来应聘,目前就在国子监。若张大人不信,可亲往一见。"
张德容一时语塞,满朝文武也议论纷纷。徐行虽因《实学论》受到攻击,但其学术造诣却无人质疑。若其后人出山支持博士科,反对者确实难以强攻。
萧瑾见时机已到,开口道:"既有徐行后人出山支持,博士科更添几分正统。朕决定,博士科招生立即开始,不得延误。此外,朕有三条诏令:其一,原有经学科目一概保留,与实学并行不悖;其二,科举考中者若兼通实学,可优先任用;其三,各地书院不得阻挠学生报考博士科,违者重罚!"
"陛下圣明!"林焱率先跪拜,众多支持者纷纷附和。
张德容等人面面相觑,见大势已去,只得暂时退让。待早朝结束,张德容拉住了刚要离去的林焱:"林大人果然好手段!居然能请出徐行后人,实在令人佩服。"
林焱淡然一笑:"张大人过誉了。徐先生乃是闻讯自来,与林某手段无关。"
"哼,"张德容冷笑,"博士科虽然暂时得以施行,但未来如何,还很难说。林大人切莫得意太早。"
"多谢张大人提醒。"林焱不卑不亢,"不过,实学兴邦乃大势所趋,非一己之力可阻。张大人若明智,不如顺势而为,共襄盛举。"
张德容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焱回到国子监,立即召集众人商议招生事宜:"博士科已获陛下首肯,可立即开始招生。不过,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反对声浪不会轻易消失。"
"大人放心,"方正学信心十足,"有了徐先生坐镇,加上陛下三道诏令,博士科必能顺利推行。"
"不可掉以轻心。"林焱提醒道,"还需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请徐先生尽快完善博士科课程设置,特别是格物致知一科,要与传统经学有所连接;另一方面,派人去各地演示实学成果,以实物打动人心。"
"请大人放心,"吴子默拱手道,"招生告示已经准备妥当,三日内便可张贴各处。按计划,一个月后进行首次考核,预计招收学生五十名。"
"嗯,五十名是个合适的数字,以保证教学质量。"林焱点头赞许,"此外,还需准备一批简单易懂的实学教材,让初学者也能迅速入门。"
"臣已着手准备。"杨明拱手道,"《算学入门》、《测天指要》等教材,皆以浅显文字讲解深奥道理,确保初学者也能理解。"
"很好。"林焱满意地点点头,"今日是实学变革之始,未来之路虽然艰难,但值得期待。诸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大昌开创新局!"
众人齐声应和:"谨遵大人教诲,定当全力以赴!"
当天下午,博士科招生告示便贴遍了京城各处。告示中明确列出了招生科目:算学、天文、水利、机械、格物致知五大类,各招十名学生。考核内容既有笔试,也有实操,确保招收的都是真才实学之士。
告示一出,立刻引起轰动。虽然各大书院多有反对,但仍有不少有志之士蠢蠢欲动。更有一些身怀绝技却因出身低微而无法入仕的民间智者,见机会难得,纷纷计划报名。
国子监门口,一位身着粗布衣服的年轻人久久驻足,盯着招生告示反复阅读:"算学、天文、水利、机械、格物致知...终于等到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