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分院之争(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送走老太师后,林焱独自在庭院中踱步沉思。老太师这番话意味深长,尤其是最后那句"实学救国,当不负明理二字",与郑大器传来的"明理可救国"如出一辙。看来老太师对天象变化和国家命运的判断,与郑大器不谋而合。

不过,林焱更关心的是老太师为何会突然造访明理学院,如此郑重地提出这些建议。以老太师在朝中的地位,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某种政治信号。这次亲自前来,是否意味着他已经站在了变法一边?

正思索间,赵全匆匆而来:"大人,宫中来人,陛下召见。"

林焱立即整理衣冠,随使者入宫。

御书房内,萧瑾正在查看一份地图,见林焱进来,示意他靠近:"林爱卿,你看这张地图,朕已经标出了明理分院的初步选址。你觉得如何?"

林焱仔细观察地图,发现萧瑾标注的地点与他们刚才商议的几乎一致:江南选在杭州,西川选在绵阳,京畿则设在通州。

"陛下真乃神机妙算。"林焱赞叹道,"这些地点正是臣等刚才商议的结果。"

萧瑾微微一笑:"英雄所见略同。这些地点避开了太子和二皇子的主要势力范围,同时又位于交通要道,便于实学传播。"

"陛下考虑周全。"

萧瑾收起地图,正色道:"太子和二皇子今日派人去见你了?"

"正是。"林焱如实回答,"两位殿下都表示愿意捐助分院建设,并推荐人才参与管理。"

"哼,"萧瑾冷笑,"他们的真实目的,朕岂能不知?不过是想借明理分院扩张自己的势力,为将来的皇位之争做准备罢了。"

林焱不置可否,等待陛下进一步指示。

"这次分院建设至关重要,朕不能让他们干扰。"萧瑾果断道,"你即刻草拟一道谕旨,明确规定:各地明理分院由总院直辖,教习人选由总院推荐,朝廷委任。任何人不得擅自干预分院事务。"

"臣遵旨。"

萧瑾继续道:"此外,朕还有个想法。除了设立分院外,是否可以选拔一批有天赋的民间匠人,送到明理学院深造?这些人虽无功名,但往往掌握着独特技艺,若能系统学习实学知识,定能创造更大价值。"

林焱心中一动:"陛下此议甚好。臣一直认为,民间卧虎藏龙,有许多奇才异能,只是缺乏系统的学习机会。若能将他们网罗到明理学院,必能促进实学发展。"

"那就这么定了。"萧瑾拍板,"你负责拟定选拔方案,朕会下诏各地举荐人才。但要注意,这次选拔不看出身家世,只看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

"臣谨记陛下教诲。"

萧瑾沉思片刻,又道:"对了,朕听说老太师今日去了明理学院?"

"确实如此。老太师亲自来访,对分院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哦?他说了什么?"萧瑾显得很感兴趣。

林焱如实相告:"老太师建议分院远离权力中心,教习由总院直接选派,招生不分贵贱。此外,老太师还提到了天象变化,认为国家或将面临重大变故,实学教育可能是应对危机的关键。"

"老太师果然老而弥坚。"萧瑾感叹道,"他虽已致仕多年,但对国家大事仍然关心备至。他的建议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看来他是支持变法的。"

"臣也有此感。"

萧瑾目光深邃:"老太师在朝中德高望重,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变法阻力将大为减小。你与老太师似乎相谈甚欢,以后可多与他交流,争取他的全力支持。"

"臣遵旨。"

萧瑾又问道:"关于天象变化,钦天监有何新发现?"

林焱回答:"据郑天机观测,紫微垣中的客星亮度持续增强,且与紫微帝星距离日近。按照天文学解读,这预示着变故将至,且来势汹汹。"

"时间紧迫啊。"萧瑾眉头紧锁,"朕原本打算变法循序渐进,但现在看来,恐怕等不及了。林爱卿,你认为朕该如何应对?"

林焱思索片刻:"陛下,臣以为可分两步走:一方面,加快实学教育推广,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先从弊端最严重的领域入手,如赋税、科举等,进行重点改革。同时,为避免触动太多既得利益者,可先在部分地区试行新政,待效果显着后再全面推广。"

"有道理。"萧瑾点头赞同,"朕会根据你的建议,调整变法步骤。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太子和二皇子之争已经白热化,若他们察觉朕要推行大规模变法,恐怕会从中作梗。"

"陛下圣明。"林焱谨慎道,"臣以为,可以借分院建设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明理分院只是普通的教育机构,而非变法的重要工具。同时,臣会想办法了解两位殿下的动向,及时向陛下汇报。"

"朕就知道你能想到这一层。"萧瑾满意地说,"好了,你先回去准备分院建设方案和民间匠人选拔方案,三日后上奏。"

"臣遵旨。"

告退出宫,林焱心中思绪万千。这次与陛下的谈话,让他更加确信变法已经迫在眉睫。而明理学院及其分院,将成为变法的重要基石。如何在推动变法的同时,避免被卷入太子和二皇子的争斗,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回到明理学院,林焱立即召集核心人员,传达陛下的旨意,并开始草拟分院建设方案和民间匠人选拔方案。

"陛下已经决定,各地明理分院由总院直辖,教习由总院推荐,朝廷委任。"林焱向众人说明,"这样可以确保分院不被地方势力所控制。"

唐山长捋须赞许:"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我们就能确保实学教育的纯粹性。"

"此外,"林焱继续道,"陛下还希望我们选拔一批有天赋的民间匠人入学深造。这些人虽无功名,但往往掌握着独特技艺,若能系统学习实学知识,定能创造更大价值。"

徐正道闻言大喜:"此议甚好!老朽一直认为,民间能工巧匠往往有独到之处,只是缺乏系统学习的机会。若能将他们纳入明理学院,必将促进实学发展。"

"那么,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选拔标准。"苏雨提议,"可以按照不同领域分类选拔,如农具改良、水利工程、医药研究等,各有侧重。"

"好主意。"林焱赞同,"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比如江南地区可以侧重水利农艺,西川地区可以侧重矿冶冶金,北方可以侧重畜牧兽医等。"

众人讨论一番,初步拟定了选拔标准和方案。林焱又指示各科教习准备分院教材,确保各分院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正当会议进行到一半,赵全突然匆匆进来:"大人,有紧急情况!"

"何事?"林焱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太子和二皇子已经分别派人前往各地,开始暗中联络地方官员和士绅,为分院建设做准备。"赵全急切地说,"他们似乎是想抢在朝廷正式公布前,先行布局。"

林焱眉头紧锁:"果然如此。他们不甘心被排除在分院建设之外,开始另辟蹊径。"

"此事如何应对?"唐山长忧心忡忡。

林焱沉思片刻:"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行动。立即派出可靠人员前往各地,与当地官员接触,明确分院建设由总院直辖的原则。同时,加快分院选址和规划工作,争取早日动工。"

"是否需要向陛下禀报?"徐正道问道。

"当然。"林焱点头,"我立刻准备奏折,如实向陛下汇报。相信陛下会有妥善处理的方法。"

众人分头行动,林焱则回到书房,草拟向陛下的紧急奏折。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太子和二皇子已经开始公开争夺分院控制权,这将给分院建设带来极大干扰。

正写到一半,赵全又来报:"大人,工部侍郎孙大人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军情?"林焱一惊,立刻放下笔,"请他进来。"

工部侍郎孙延年匆匆走入书房,神色焦急:"林大人,大事不好!北境急报,边关将领李绍忠突然率军叛变,勾结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什么?"林焱大惊失色,"怎会如此突然?"

"情况危急!"孙延年压低声音,"陛下已经紧急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林大人与陛下亲近,速速入宫吧!"

林焱立刻整理衣冠,正准备动身,忽然又警觉起来:"孙大人,此消息是否确切?您又是如何得知的?"

孙延年神色一滞,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这是刚刚传来的军报,老夫在工部就听说了..."

林焱心中警铃大作:工部侍郎为何会比兵部先知道军情?而且看孙延年那慌乱的神色,显然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