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雁门危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整顿完毕,林焱带领锦衣卫星夜兼程赶往雁门关。一路上,他不断思考着这场惊天阴谋的始末,以及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若王俊真带领五千精兵,再加上游牧部落的骑兵,雁门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天后,一行人终于抵达雁门关。这座雄伟的边关要塞巍然屹立,守卫着大周北疆的安宁。城墙之上,旌旗猎猎,士兵严阵以待,显然已经收到了朝廷的警讯。

雁门关守将程虎威亲自出城迎接:"林大人,何大人,你们总算来了。边关已接到陛下密旨,全力备战,严防敌军入侵。"

林焱直入主题:"王俊部队可有消息?"

程虎威神色凝重:"斥候昨日回报,发现一支约四千人的武装队伍正向雁门关方向行进,距离约百里。按照行军速度,预计明日黄昏抵达。更令人担忧的是,游牧部落的铁骑也在集结,数量约万余,似乎准备与王俊部队会师。"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峻。"林焱皱眉,"我们的兵力如何?"

"雁门关常驻兵力三千,加上前日陛下急调来的两千精兵,共有五千人。"程虎威回答,"若单对王俊的四千人,我们尚有把握。但若加上游牧部落的万余铁骑,恐怕难以支撑。"

何忠忧心忡忡:"陛下已调集大军前来支援,但至少还需十日才能抵达。我们必须坚守十日,等待援军。"

"十日?"程虎威苦笑,"若敌军合围猛攻,恐怕撑不过三日。"

林焱沉思片刻:"不必悲观。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布置得当,未必不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况且,我已派人带着姚文华的首级前往王俊军中,证明姚文华已死。或许能动摇他们的军心。"

"这个办法好。"程虎威眼前一亮,"姚文华是整个阴谋的主谋,他一死,王俊未必还有继续进攻的决心。"

"不可掉以轻心。"何忠提醒道,"王俊身为前朝皇室后裔,若真有复辟之心,岂会轻易放弃?我们还是要做好应战准备。"

"何大人说得对。"林焱点头,"我们一边备战,一边尝试瓦解敌军军心。程将军,立刻加强城防,尤其是北面和西面,那是游牧部落可能的进攻方向。"

程虎威领命而去,立刻调兵布防,加强薄弱环节。林焱和何忠则登上城墙,亲自查看地形,研究防御策略。

雁门关三面环山,只有北面是开阔地带,是历代游牧部落入侵的必经之路。城墙高大坚固,城下有深沟,沟中布满尖桩,极难攀爬。城内储备充足,足以支撑半月之久。唯一的弱点是西北角一段城墙年久失修,若敌军发现,可能成为突破口。

"必须加固西北角城墙。"林焱指着那段薄弱处,"调集所有民夫,日夜施工,争取在敌军到来前完成。"

何忠表示赞同:"同时,在城外挖掘陷阱,设置拒马,增加敌军进攻难度。"

正当二人商议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报!发现一支小队从北方快速接近,人数约百人,旗号不明。"

"敌军斥候?"何忠警觉道。

"未必。"林焱沉思道,"若是敌军斥候,不会如此明目张胆。让弓箭手警戒,但不要轻举妄动。"

不多时,那支小队已接近城下。为首之人手持白旗,高声喊道:"雁门关守军听着,我等乃游牧部落使者,前来商议大事,请放我等入城!"

城墙上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林焱示意大家稍安勿躁,亲自上前询问:"尔等何人?有何事商议?"

为首之人抬头答道:"在下乌兰部落副首领拓跋力,奉大首领之命,前来与大周使者会面。"

"大周使者?"林焱心中一动,"你们要见的是何人?"

"大首领说,若林大人在城中,请让我们见他。"拓跋力回答。

林焱与何忠对视一眼,两人都对这个突然到来的"使团"保持警惕。但考虑到对方人数不多,且是打着和谈旗号前来,拒绝也不妥当。

"放他们进来,但只准首领带五人入城,其余人在城外等候。"林焱下令。

片刻后,拓跋力带着五名随从被引入城中议事厅。林焱与何忠、程虎威等人早已等候在此。拓跋力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看就是沙场老将。他向林焱等人行了一礼,开门见山道:"林大人,我奉大首领之命前来,想与大周议和。"

"议和?"林焱挑眉,"你们不是正准备与王俊会师,攻打雁门关吗?"

拓跋力神色复杂:"确实如此。不过,昨日我们收到消息,姚文华已死。此人原本与我们约定,助他复辟成功后,归还我族祖先的领地。如今他已身死,这个约定自然作废。"

"那王俊呢?"林焱紧追不舍,"他不是已经在向雁门关进发了吗?"

"王俊......"拓跋力叹了口气,"他确实在率军北上,但我族对他并无太多了解。姚文华向我们保证,王俊是前朝皇室正统后裔,有资格复辟。但如今姚文华已死,我们对王俊的承诺也就不再有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焱沉思片刻,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们是来表明态度,不再支持王俊的复辟计划?"

"正是。"拓跋力点头,"大首领认为,与大周保持和平对双方都有利。我们愿意撤回军队,不再介入中原事务。作为交换,希望大周能恢复与我族的互市贸易,并增加马匹和铁器的交换份额。"

何忠插话道:"此事关系重大,需请示朝廷。不过,若你们确实撤军,我们可以先行恢复互市,其他条件日后再议。"

拓跋力摇头:"不行。我们需要立即得到承诺。否则,大首领很难向族人交代为何突然放弃这次行动。"

林焱见状,决定冒险一试:"这样吧,我以内阁首辅的身份,代表朝廷答应你们的条件。互市恢复,马匹和铁器的交换份额增加三成。但作为交换,你们不仅要撤军,还要帮我们一个忙。"

"什么忙?"拓跋力警惕地问。

"王俊部队行进到哪里了?"林焱问道。

拓跋力回答:"据我所知,已经接近白草原,距离雁门关约七十里。"

"很好。"林焱点头,"我希望你们能派人前往王俊军中,告诉他,乌兰部落已经撤回支持,不再参与复辟行动。同时,把姚文华已死的消息传给他的部下,动摇他们的军心。"

拓跋力思索片刻,终于点头:"可以。不过,我们只负责传递消息,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若王俊执意进攻,我们不会阻拦。"

"这就足够了。"林焱满意地说,"请向大首领转达我的谢意。大周与乌兰部落世代友好,此次合作,必将进一步加深两国友谊。"

达成协议后,拓跋力离开雁门关,返回部落传达消息。林焱与何忠、程虎威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若乌兰部落真的撤回支持,王俊只剩四千人,我们完全有能力击败他。"程虎威信心满满。

何忠却保持谨慎:"不可轻敌。王俊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据说都是精锐,而且有前朝遗留下来的一些特殊武器。我们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

"何大人说得对。"林焱点头,"继续加强城防,同时,我有一计,可以进一步瓦解王俊军队。"

"什么计策?"两人同时问道。

林焱解释道:"王俊军中必有不少人是被他以'复辟前朝'的名义招募而来,这些人未必真心追随。若我们能让他们知道姚文华已死,复辟计划已经失败,或许能动摇他们的决心。"

"如何让他们知道?"程虎威问。

"放飞信鸽,散发传单。"林焱胸有成竹,"同时,派出精通前朝语言的人,在夜间靠近敌营,高喊'姚文华已死,复辟无望,速速离开,免遭大祸'之类的话,扰乱军心。"

"此计甚妙!"程虎威拍案叫好,"我这就去安排。"

当晚,雁门关守军按照林焱的计划行动。数百只信鸽带着写有"姚文华已死,复辟无望"字样的小纸条被放飞;同时,数支小队悄悄靠近已经抵达白草原的王俊军营,在四周高喊警示,然后迅速撤离。

次日清晨,斥候回报:王俊军中果然出现骚动,有部分士兵已经悄悄离开,军心明显不稳。

"计策奏效!"程虎威大喜,"照这样下去,王俊的军队可能不战自溃。"

"不要高兴得太早。"林焱提醒道,"王俊若真有决心复辟,不会轻易放弃。我们还是要做好迎战准备。"

正说话间,又一名斥候匆匆赶来:"报!王俊军队突然加速行军,放弃辎重,轻装前进。按照这个速度,今日黄昏前就能抵达雁门关!"

"这是要孤注一掷!"何忠惊道,"看来王俊已经知道我们在动摇他的军心,所以决定速战速决。"

"全军戒备!"林焱当机立断,"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雁门关立刻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城墙上,弓箭手、弩手依次排开;城内,战士们全副武装,随时准备登城作战;城下,已经挖好的陷阱和设置的拒马成为第一道防线。

太阳渐渐西斜,远处尘土飞扬,王俊的军队终于出现在众人视野中。他们放弃了常规的行军阵形,而是以冲锋的姿态直扑雁门关。为首一人身着金甲,手持长枪,正是王俊。

"大周守军听着!"王俊高声喊道,"我乃前朝皇室后裔王俊,今日率军收复故土,恢复前朝基业!识相的,立刻打开城门投降,可免一死!否则,待我军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城墙上鸦雀无声,没有人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