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雁门危机(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王俊见状,怒喝一声:"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全军听令,攻城!"
随着王俊一声令下,四千士兵呐喊着冲向雁门关。他们架起简易的攻城梯,试图攀爬城墙;同时,几架投石机被推到前线,开始向城内抛射石块和火油包。
"弓箭手,放箭!"程虎威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箭矢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如雨般落向进攻的敌军。
第一波攻击被成功击退,但王俊军队很快发起第二波冲锋。这次,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攻城器械,包括云梯、撞车和更大型的投石机。城墙受到猛烈撞击,发出不祥的声响。
"守住西北角!"林焱发现敌军似乎掌握了城墙的薄弱环节,正集中兵力攻打那里。
何忠迅速调派一支精锐部队增援西北角防线。双方在那里展开激烈交战,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
就在守军全力防守西北角时,敌军突然在东面发起猛攻。原来这是一个声东击西的计谋!东面城墙上的守军措手不及,一时间被敌军攀爬上来的士兵冲乱了阵脚。
"东面告急!"一名士兵惊慌报告。
林焱沉着冷静:"程将军继续坐镇西北角,我亲自带人增援东面!"
林焱带领一队锦衣卫火速赶往东面城墙。敌军已经有数十人爬上城头,正在与守军激战。林焱拔剑在手,冲入敌阵,亲自斩杀数名敌兵,稳定了军心。
"不要慌,有序应战!"林焱指挥道,"弓箭手继续射击,步兵上前阻击已经爬上来的敌人,不要让他们站稳脚跟!"
在林焱的指挥下,东面防线很快稳定下来。敌军的第二波攻击也被击退,但城墙已经受到不小的损伤,若再遭受几次类似的攻击,恐怕难以支撑。
夜幕降临,王俊军队暂时撤回营地休整,准备次日再战。林焱召集程虎威和何忠商议对策。
"今日虽然击退了敌军,但我军伤亡不小,城墙也受到损伤。"程虎威忧心忡忡,"若明日敌军再次集中攻打西北角,恐怕难以守住。"
何忠补充道:"更令人担忧的是,敌军似乎对我们的防御部署了如指掌,每次都能找到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我怀疑城内有内应。"
"内应?"林焱皱眉,"立刻彻查可疑人员,尤其是近期加入的士兵和民夫。"
正当三人商议时,城外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随后是震天的喊杀声。
"怎么回事?"林焱大惊,"敌军夜袭?"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告:"报告大人,不是敌军攻城,而是敌军营地混乱,似乎有人在袭击他们!"
三人连忙登上城墙查看。只见远处王俊的营地火光冲天,人影晃动,一片混乱。隐约可见一支骑兵正在营地中冲杀,旗号正是乌兰部落!
"乌兰部落出手了!"程虎威惊讶道,"他们不是说只传递消息,不参与军事行动吗?"
林焱眼中精光闪烁:"也许是王俊做了什么激怒了他们。无论如何,这是个好机会,我们应该乘胜追击。程将军,立刻集结精锐,准备出城支援!"
程虎威领命而去,很快集结了一千精锐,准备出城交战。就在此时,城下突然出现一队人马,为首一人高喊:"雁门关守军听着,我乃乌兰部落首领拓跋烈,特来告知:王俊已被我族生擒,其部下多数投降,少数顽抗者已被歼灭。请开城门,让我等面谈!"
林焱与何忠对视一眼,决定亲自出城查看情况。在严密防护下,二人来到城下,果然看到拓跋烈和他的卫队押着一个被绑得严严实实的人——正是王俊。
"大首领,这是怎么回事?"林焱问道,"你们不是说不参与军事行动吗?"
拓跋烈解释道:"原本确实如此。但我派人传达消息后,王俊不但不听劝,反而杀了我的使者,并扬言攻下雁门关后要血洗我族。这是对我族的严重挑衅,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所以发动突袭,将其生擒。"
林焱仔细打量着被擒的王俊。这个前朝皇室后裔看起来年纪不大,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倔强和恨意。
"王俊,"林焱直视着他,"姚文华已死,乌兰部落撤回支持,你的复辟计划彻底失败。识相的话,就交代出所有同谋,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王俊冷笑一声:"林焱,你以为抓了我就能结束一切?前朝皇室血脉绵延不绝,迟早有一天会重回大统!"
"痴人说梦。"林焱摇头,"前朝已亡百年,国祚已尽。你们这些所谓的皇室后裔,不过是被野心家利用的工具罢了。"
王俊怒视林焱:"你懂什么!我祖先创下的基业,岂能让你们这些篡位者窃据?我虽败,但复辟大业不会就此终结!"
林焱懒得与他争辩,转向拓跋烈:"多谢大首领出手相助。王俊乃朝廷要犯,请将他交给我们处置。"
拓跋烈点头同意:"这人确实该由你们处置。不过,我们擒获他是付出了代价的,希望大周能适当补偿。"
林焱沉思片刻:"互市恢复,交换份额增加五成,如何?"
拓跋烈大喜:"如此甚好!"
就这样,王俊被移交给大周军队,押入雁门关内严加看管。拓跋烈也兑现承诺,将剩余的叛军一并交给大周处置。至此,雁门关危机总算解除。
林焱立刻派人向京城报捷,同时加紧审讯王俊,希望从他口中得到更多关于复辟阴谋的细节。但王俊态度顽固,始终不肯开口。
"这人心志坚定,恐怕难以撬开嘴。"何忠无奈道。
林焱不以为意:"无妨。主谋姚文华已死,王俊被擒,复辟阴谋已经破产。至于其他同谋,我们可以从缴获的文件中慢慢查证。"
三日后,朝廷派来的大军终于抵达雁门关。领兵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李乾。
"林大人,何大人,辛苦了!"李乾见到二人,抱拳致敬,"陛下得知你们平定叛乱,生擒王俊,龙颜大悦,特命我前来接应,并带着一道圣旨。"
李乾取出圣旨,当众宣读。圣旨中,萧瑾高度赞扬了林焱和何忠的功绩,命令将王俊押解回京,公开处决,以儆效尤。同时,嘉奖程虎威和雁门关将士,各有升赏。
宣读完毕,李乾又对林焱说:"陛下还有一道密旨,命林大人尽快返京,参与变法大计的制定。"
"臣遵旨。"林焱应承道,随即吩咐手下准备启程。
处理完雁门关的善后事宜,林焱与何忠、李乾一同返回京城,押解着王俊这个重要囚犯。一路上,林焱不断思考着这场惊天阴谋的始末,以及它对未来变法进程的影响。
姚文华和王俊的复辟计划虽然失败,但它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变法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引发强烈反弹。这次是前朝皇室后裔借机作乱,下次可能是其他势力。变法之路,注定荆棘满布。
但林焱并未因此动摇。相反,这场危机更坚定了他推行变法的决心。只有通过变法,才能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抵御内忧外患。
返京途中,林焱收到了唐山长从江南发来的信,汇报明理学院的最新进展。在苏明远的支持下,江南明理分院已经开始初步运作,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开展实学教育。同时,唐山长还提到,在调查姚文华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姚文华早年经历的线索,可能与前朝复辟阴谋有关。
林焱对这些发现非常感兴趣,决定回京后立即安排人手彻底调查姚文华的背景。这个前朝皇室后裔能够隐藏身份数十年,逐步爬上高位,背后必定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网络。尽管主谋已死,但这个网络可能仍然存在,随时可能再次对朝廷构成威胁。
十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萧瑾亲自在宫中接见了林焱和何忠,听取了他们平定叛乱的详细经过。
"辛苦了,爱卿们。"萧瑾龙颜大悦,"这场危机总算平定,朕可以放心推行变法了。"
林焱恭敬道:"陛下,臣认为,这次危机虽平,但暗流仍在。姚文华和王俊背后很可能还有其他支持者,我们需要继续追查。"
"爱卿言之有理。"萧瑾点头,"朕已命锦衣卫彻查姚文华和王俊的人际关系,务必将其同谋一网打尽。不过,变法大计不能因此拖延。林爱卿,你立刻着手拟定变法方案,尤其是科举改革和地方治理两方面,朕要在三个月内开始实施。"
"臣遵旨。"林焱领命,随即提出一个建议,"陛下,变法涉及方方面面,仅靠朝中现有官员恐难成事。臣建议从明理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和教习,组成一个专门班子,协助制定和推行变法方案。"
"此议甚好。"萧瑾欣然应允,"朕会下旨让唐山长和苏雨尽快返京,带上他们的优秀学生,共同参与变法大计。"
离开皇宫,林焱回到自己府邸,开始着手准备变法方案。这次平定姚文华和王俊的叛乱,使他对变法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唯有通过变法,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向富强,避免重蹈前朝覆辙。
但他也清楚,这条路不会平坦。守旧派虽然元气大伤,但仍会竭力阻挠;地方势力也会为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抵制变革;甚至朝中支持变法的官员,也可能因利益受损而转变立场。
变法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但林焱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因为他深知,这不仅关系到大周的兴衰,更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福祉。
正思索间,一名侍卫匆匆进来:"大人,锦衣卫指挥使何大人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请他进来。"林焱放下笔,站起身来。
何忠很快进入书房,神色凝重:"林大人,北方边境再起战事!游牧部落联军突然撕毁协议,大举进犯雁门关!"
林焱闻言大惊:"拓跋烈不是已经与我们达成和解了吗?怎会突然变卦?"
"据边关斥候报告,"何忠解释道,"拓跋烈已经被族内反对派软禁,现在由其弟拓跋勇掌权。此人一向主战,认为兄长与大周和解是软弱的表现,所以发动政变,重新集结军队进攻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