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宫廷惊变(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林焱和何忠星夜入宫,向守门侍卫表明身份后,被告知萧瑾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两人心急如焚,顾不得礼节,直奔御书房而去。
"两位爱卿深夜求见,必有要事。"萧瑾见到林焱和何忠匆匆赶来,放下手中朱笔,眉头微皱。
林焱单膝跪地:"陛下,臣有紧急军情奏报,事关朝廷安危,不得不冒昧打扰。"
"请讲。"萧瑾神色凝重。
"臣经过严密调查,确认兵部侍郎赵世荣已经落网,而他与孙鹤龄一案的幕后主使,正是恭王殿下。"林焱声音低沉却坚定,"锦衣卫在恭王府中搜出大量密谋证据,证明恭王勾结前朝余孽和北方诸国,意图颠覆朝廷。"
萧瑾脸色骤变:"你可知这是何等指控?恭王乃朕之叔父,皇室宗亲,若无确凿证据,此言万万不可轻出!"
何忠立即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陛下明鉴,此为赵世荣随身携带的密信,明确提到恭王指示。另有这些物证,都是我们在恭王府密室中搜出。"他将一包证物恭敬地呈上。
萧瑾接过证物,仔细查看。密信上恭王的亲笔字迹和印章清晰可辨,内容直接涉及策动叛乱和勾结外敌的计划。其他证物中,有北方游牧部落首领的回信、前朝遗民的密约,以及详细的兵力部署图。证据之确凿,不容置疑。
"大逆不道!"萧瑾怒不可遏,将桌案重重一拍,"恭王竟敢谋反,实在罪不容诛!"
林焱抓住时机:"陛下,恭王已得风声,加强了府邸防卫,并已求见陛下。臣猜测他可能想先发制人,或有其他不轨之举。事态紧急,请陛下速做决断!"
萧瑾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林爱卿,你有何建议?"
"臣以为,应立即派锦衣卫包围恭王府,缉拿恭王归案。同时,拘捕与恭王有牵连的官员,防止他们串联作乱。"林焱建议道,"此事涉及皇室宗亲,应尽量秘密处理,避免引起朝野震动,影响变法进程。"
萧瑾思索片刻,断然道:"就依爱卿之言。何忠,你即刻率领锦衣卫,前往恭王府,将恭王缉拿归案。注意,尽量不要惊动无辜之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臣遵旨。"何忠领命,转身欲走。
林焱却叫住他:"何大人,恭王诡计多端,又有一批死士保护,务必小心行事。若遇抵抗,可先围而不攻,等待陛下亲临。"
何忠点头应允,迅速离去。
林焱转向萧瑾:"陛下,恭王此次谋反,牵连甚广,朝中恐怕还有不少同谋。臣建议,趁此机会彻查朝中奸佞,肃清变法阻力。"
萧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朕已经看出,守旧派不惜勾结外敌,也要阻挠变法。此次必须彻底肃清,以绝后患。林爱卿,你即刻草拟一道密旨,授权锦衣卫全力追查恭王案相关人员。"
林焱立即执笔,拟就密旨。萧瑾亲自用印,交给一名亲信太监,命他火速送往锦衣卫衙门。
"陛下,臣还有一事相商。"林焱道,"恭王府中可能还藏有更多证据和同谋名单,必须派人彻底搜查。同时,恭王在朝中培植多年,声望颇高,若贸然宣布其谋反之事,恐怕会引起动荡。"
"爱卿有何良策?"
"臣建议,先秘密审讯恭王,搜集更多证据和同谋名单。待证据确凿,再择日召开廷议,公布恭王罪行,一举铲除朝中奸佞。如此既能平息动荡,又能为变法扫清障碍。"
萧瑾颔首赞许:"善。就依爱卿之策。今夜朕会亲自前往锦衣卫衙门,督促审讯。你留在宫中,草拟处置恭王案的详细计划。"
正当两人商议时,一名锦衣卫飞奔而入:"报!恭王府发生激烈冲突,何指挥使身受重伤,恭王率领死士突围,已逃出京城!"
"什么?"萧瑾和林焱同时大惊。
锦衣卫禀报道:"恭王早有准备,府中埋伏大批死士。我军包围时,他们突然发动反击,火器齐发,造成我方伤亡数十人。何指挥使身中两箭,虽无生命危险,但暂时无法指挥。恭王趁乱带领百余死士,从西城门突围而出,向北方逃去。"
萧瑾勃然大怒:"放肆!恭王竟敢公然抗旨,实乃大逆不道!立刻派人追捕,生死不论!"
林焱立即向萧瑾请命:"陛下,让臣亲自带领锦衣卫追捕恭王,务必将其擒获!"
萧瑾却摇头:"恭王此去必是投奔北方诸国,路途遥远,贸然追击恐怕难以奏效。朕已有定计。"他转向那名锦衣卫,"传朕旨意,封锁京城所有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全城搜查恭王残余党羽,发现一个,拿一个!"
锦衣卫领命而去。萧瑾又对林焱说:"恭王叛逃,必是投奔北方诸国,可能很快就会勾结外敌,兴兵犯境。林爱卿,你立刻传令边关各处,严加戒备。同时,派出密探前往北方,探查恭王下落。"
林焱躬身应命:"臣遵旨。不过,恭王此次出逃仓促,必定还有不少同谋留在京中。臣建议立即清查与恭王关系密切的官员和亲信,防止他们内外勾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准。"萧瑾断然道,"即刻下旨,命锦衣卫彻查恭王案,凡涉案官员,不论品级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加强宫廷防卫,防止有人趁乱行刺。"
林焱又道:"陛下,恭王叛逃一事必然很快传遍京城,引起朝野震动。臣建议尽快召开廷议,公布恭王罪行,稳定朝局。"
萧瑾点头:"明日早朝,朕会亲自宣布此事,并重申变法决心,不容任何人阻挠。林爱卿,你即刻草拟一道诏书,详述恭王罪行,明日朝会宣读。"
林焱再次提笔,郑重草拟诏书。诏书详细列举了恭王勾结外敌、谋划叛乱的种种罪行,宣布将其削爵为庶人,永远驱逐出皇族。同时,宣称朝廷将全力追缉恭王及其同谋,绝不姑息。
萧瑾仔细阅读后,做了几处修改,然后亲自用印。"林爱卿,你今晚就留在宫中,协助朕处理善后事宜。明日早朝,恭王一案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你要帮朕稳住局面。"
"臣领旨。"林焱躬身应道。
当夜,林焱留在宫中,与萧瑾连夜商议应对策略。两人决定,一方面加紧追捕恭王,防止他勾结外敌;另一方面彻查朝中同谋,肃清变法阻力。同时,尽快推进变法进程,尤其是军制改革和边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齐聚金銮殿,等待早朝开始。朝中弥漫着一种异常的紧张气氛,许多官员注意到殿外锦衣卫的数量比往日多了一倍,人人自危,不知发生了何事。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高喝,萧瑾身着龙袍,神色凝重地走上龙椅。
百官行礼完毕,萧瑾开门见山:"诸位爱卿,朕有一件大事宣布。"他示意身旁太监宣读诏书。
诏书内容一出,朝堂哗然。许多官员面色大变,特别是一些与恭王关系密切的人,更是惊恐万分。
"恭王竟然谋反?"
"勾结外敌,意图颠覆朝廷?"
"简直不可思议!"
朝中议论纷纷,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