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援军到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朝廷援军到达何处?"林焱急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传令兵回答:"已抵达榆林堡,距雁门关约五十里,共计一万五千人,由兵部侍郎张世杰率领。"

"张世杰?"林焱微微皱眉,"他是何人?为何不是陛下之前安排的将领?"

李乾解释道:"张世杰原为禁军副统领,前些日子刚升任兵部侍郎。此人骁勇善战,但为人刚愎,颇有些自视甚高。"

林焱沉思片刻:"无论如何,援军到来是好事。立即派人与张侍郎联系,请他尽快赶来支援。"

李乾却有些迟疑:"林大人,张世杰此人向来我行我素,恐怕不会轻易听从您的指挥。"

"如今边关危急,岂容儿戏?"林焱眉头紧锁,"若他因私心误了大事,我必参他一本!不过,为稳妥起见,你亲自前往榆林堡,说明情况,争取尽快调动援军。"

李乾应命,立即率领五百骑兵向榆林堡进发。临行前,林焱给他一封亲笔信和钦差大臣印信,以增强说服力。

李乾离开后,林焱继续指挥雁门关防御工作。他加派人手在西北角缺口处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同时,从城内征调民夫,协助构筑多重防线。

次日清晨,恭王果然再次发起进攻,目标直指西北角缺口。雁门关守军早有准备,在缺口处布置了大量弓箭手和弩手,形成密集火力网。同时,壕沟和拒马也增加了敌军进攻难度。

"守住缺口!决不让敌军突破!"林焱亲临一线指挥,鼓舞士气。

战斗异常激烈。恭王军队在火器掩护下,一波波向缺口冲击。守军奋力抵抗,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将冲锋的敌军阻于缺口之外。几小时激战,敌军付出千余人伤亡,仍未能突破防线。

恭王不甘心,命令火器阵地加大火力,持续轰击缺口周围城墙,试图扩大突破口。同时,他派出精锐骑兵,绕道城东,试图分散守军注意力。

林焱看穿这一意图:"不必理会东面虚张声势,全力守住西北角!"

正当守军全力抵挡敌军猛攻之际,一名斥候急报:"报告大人,北方发现大股骑兵,旗号不明,正向雁门关方向疾驰而来!"

"可是援军?"林焱问道。

斥候摇头:"旗号不似朝廷兵马,也非恭王军队。数量约三千,行进速度极快。"

林焱心中一沉:若是新的敌军,雁门关恐难支撑。他立即命令增加城西了望哨,密切监视动向。

时近午时,那支神秘骑兵的面貌渐渐清晰:他们身着皮甲,手持长矛,正是北方游牧部落的装束。为首者打着"白狼部落"的旗号,正是刘守忠之前联络过的部落之一!

"是白狼部落!"林焱惊喜道,"看来刘守忠的外交努力有了成果!"

果然,白狼部落骑兵并未攻城,而是直扑恭王军队后方。三千精锐骑兵如旋风般冲入敌阵,顿时搅得恭王军队阵脚大乱。白狼骑兵尤其针对火器阵地,直接冲向火炮,试图摧毁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

恭王不得不抽调部分进攻部队回防,缓解了雁门关守军的压力。

林焱抓住机会:"命令预备队出击!与白狼部落里应外合,重创敌军!"

城门大开,预备队杀出,直取敌军侧翼。敌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逐渐败退。恭王见状,只得下令全军撤退,暂时放弃进攻。

战斗结束后,白狼部落首领安达带领骑兵进入雁门关。林焱亲自设宴接风,感谢其及时援助。

"多谢首领大人及时驰援,解我军燃眉之急。"林焱举杯致谢。

安达爽朗一笑:"林大人客气了。我们此次来,一是履行与贵使刘大人的约定,二是看恭王不顺眼已久。这厮自恃皇族身份,对我北方各部落颐指气使,早就引起众怒。如今有机会教训他,岂能错过?"

林焱趁机询问北方局势:"不知其他部落态度如何?恭王军队后续还有多少援军?"

安达放下酒杯,神色转为严肃:"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我白狼部落和铁山部落已宣布中立,但恭王许以重利,仍有不少小部落响应。更令人担忧的是,传闻西域商队为恭王运来了更多火器和火药,若属实,恐怕下次进攻会更加猛烈。"

林焱虽面色不变,心中却已暗暗警觉。须知西域商路遥远艰险,若能源源不断运来火器,定有内应协助。恭王在朝中安插的党羽,恐怕仍有漏网之鱼。

正想着,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李乾派人回报,张世杰已同意率军驰援雁门关,预计明日黄昏可到。

"太好了!"林焱精神一振,"援军明日可到,我军实力大增。安达首领,若贵部愿意继续相助,配合我军作战,必能重创恭王,保卫边疆。"

安达欣然应允:"我白狼部落愿与大周联手,共击恭王叛军。不过,事成之后,还望林大人兑现承诺,为我部争取更多贸易权益。"

"安达首领放心,此事我已上奏陛下,朝廷绝不食言。"林焱保证道。

次日,恭王军队果然没有发动进攻,似乎在等待新的火器到位。林焱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机会,加紧修缮城防,准备迎接下一波攻势。

傍晚时分,张世杰率领援军抵达雁门关。一万五千精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确实是一支劲旅。

"末将张世杰,奉陛下之命前来驰援边关!"张世杰抱拳行礼,但语气中略带傲慢。

林焱不以为意:"张侍郎辛苦了。边关形势危急,有了贵军相助,胜算大增。"

简单寒暄后,林焱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会议上,张世杰初次展露锋芒。

"依末将之见,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一举击溃敌军!"张世杰拍案提议,"我军一万五千精锐,加上原有守军和白狼部落骑兵,共有三万余人,完全可以与敌军主力一决雌雄!"

李乾摇头反对:"恭王军队虽然上次吃亏,但仍有五万余众,且占据地利。贸然出击,恐有不测。"

张世杰不屑:"兵贵神速,正该趁敌军立足未稳之际,给予迎头痛击!难道李将军打了几次败仗,已失去进取之心了吗?"

李乾脸色一沉:"张侍郎此言差矣。我军之前力战不退,已是奇迹。若非白狼部落相助,恐怕形势更加危急。贸然出击,风险太大。"

眼见二人争执不下,林焱出面调停:"两位将军各有道理。依我之见,既不能盲目出击,也不宜一味防守。可采取'攻防结合'之策:以雁门关为依托,派遣精锐小队,不断袭扰敌军,扰乱其部署,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举。"

张世杰不满林焱的决策,但碍于其钦差身份,只得暂时屈服。会议结束后,他私下找到林焱:"林大人,末将奉陛下密旨,统领边关军务。此次作战,还望大人不要过多干涉军事决策。"

"张侍郎此言差矣。"林焱平静回应,"我奉陛下圣旨,以钦差身份督导边关军政大事,有权调动一切兵力。若张侍郎有陛下密旨,不妨拿出来,大家一同遵从。"

张世杰语塞,支支吾吾说密旨是口谕,并无文书。林焱哪会信他,只淡淡道:"既如此,还请张侍郎遵从军令,配合作战。若有违抗,军法从事,纵是兵部侍郎也不能例外。"

张世杰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抗命,只得按林焱的部署行事。

接下来两日,雁门关守军与白狼部落骑兵配合,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敌营,取得不小成效,摧毁了敌军数门火炮,并捕获了一批俘虏。

审讯俘虏后,林焱得知一个重要情报:恭王确实在等待新的火器和火药运到,预计三日后可抵达。届时,恭王将集中所有火力,对雁门关发动总攻。

"必须抢在火器到达前行动!"林焱当机立断,"立即派出精锐,截断恭王的补给线,阻止火器运抵前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