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水利(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陈巧解释道:"据说有人在漕商中散布谣言,称我们的改良工程会影响漕运,导致商人利益受损。几大漕帮已经联合上书,请陛下停止改良工程。"

"幕后黑手是谁?"

"尚不清楚。不过,有传言称,二皇子余党可能参与其中。他们想借此事阻挠变法进程。"

林焱冷笑一声:"果然如此。他们知道正面对抗难以成功,便想从侧面下手。传我命令,立即查清谣言源头,同时准备一份详细报告,说明改良工程如何有利于漕运,呈递陛下御览。"

陈巧领命而去,林焱则召集水利司核心成员紧急会议。

"诸位,漕商上书一事,想必大家已有耳闻。"林焱沉声道,"这是有人故意从中作梗,我们必须尽快澄清,取得漕商支持。"

王启明建议:"不如邀请几位有影响力的漕商亲自参观我们的模型,解释改良计划如何有利于他们。"

林焱点头:"好主意。另外,我会亲自走访几位漕帮首领,说明利害。"

会后,林焱立即派人邀请几位漕帮首领前来水利司,同时派心腹调查谣言源头。两日后,调查有了结果——谣言最早出自一位名叫赵德的商人之口,此人与魏府关系密切。

"魏府?"林焱眼中寒光一闪,"莫非是魏昭明?"

陈巧点头:"正是。魏昭明虽已伏法,但其党羽仍在活动。这赵德就是魏府门下走狗,专门负责联络漕商。"

"把他带来。"林焱冷声命令。

不出半日,赵德被东厂缇骑带到林焱面前。这是个四十出头的胖商人,一脸横肉,见了林焱却瑟瑟发抖。

"赵德,你可知罪?"林焱直入主题。

"小人不知啊!"赵德跪地求饶,"小人只是个小商人,从未犯法啊!"

林焱冷笑:"散布谣言,扰乱朝纲,这还不算犯法?"

"冤枉啊大人!"赵德满头大汗,"小人只是听人说水利改良会影响漕运,便与朋友们提了一嘴,哪知会惹出这么大祸端?"

"听谁说的?"

赵德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林焱也不催促,只冷冷地盯着他。在东厂的威慑下,赵德终于崩溃:"是...是魏府管事让小人这么说的。说是有赏赐..."

"果然。"林焱心中早有预料,"那你可知道,散布谣言扰乱朝纲是何罪名?"

赵德吓得脸色惨白:"求大人开恩!小人知错了!"

林焱思索片刻,计上心来:"这样吧,你若愿意帮我一个忙,此事可既往不咎。"

"小人愿意!"赵德如蒙大赦,"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很简单,你返回漕商圈子,告诉大家水利改良工程已经取消,漕商上书起了作用。"林焱慢条斯理地说,"然后暗中观察,看谁对这个消息特别关注,及时向我汇报。"

赵德连连点头:"小人一定办好!"

放走赵德后,陈巧不解:"大人为何放他回去?还让他散布假消息?"

"欲擒故纵。"林焱解释道,"我要看看魏府背后还有什么人。若这消息传回魏府,他们必定会有所行动。到时候,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黑手。"

林焱的计谋很快见效。三日后,赵德密报,有几位漕商听闻工程取消后,连夜前往城南一处宅院密会。而那宅院正是魏府旧部常去之处。

林焱立刻派人监视那处宅院,同时加紧与漕商首领们的会谈。

经过精心安排,几位漕帮首领来到水利司,参观了水利模型,听取了详细讲解。当他们了解到改良工程不但不会妨碍漕运,反而能提高通航效率,降低漕运成本后,态度明显转变。

"林大人,我等实在被蒙蔽了。"一位漕帮首领羞愧道,"若改良工程真能如此有利于漕运,我们自当全力支持。"

林焱借机提议:"不如这样,诸位推举代表加入水利司,全程参与工程规划和实施。这样既能确保漕运利益不受损,又能让工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漕商们大喜过望,当即推举了三人加入水利司。至此,漕商上书一事算是平息,水利改良工程得以继续推进。

与此同时,东厂对城南宅院的监视也有了重大发现——户部侍郎程方的心腹李明德频繁出入该宅院,与魏府旧部密会。

"程方不是已经自尽了吗?"林焱闻报后惊讶道。

陈巧解释:"程方虽死,但其党羽仍在活动。这李明德是程方的得力助手,曾经暗中替程方联络各方势力。"

林焱眼中寒光一闪:"查!给我彻查李明德的一切活动。看他与漕商上书一事有何联系。"

很快,东厂缇骑带回更多情报:李明德不仅与漕商有密切往来,还曾秘密会见过几位西北边将。这些边将与马仲素来不合,对朝廷多有不满。

"果然如此。"林焱冷笑,"他们想借水利之事挑起事端,为后续行动创造条件。"

正当林焱准备汇报陛下时,宫中传来旨意,召他即刻进宫。

萧瑾在御书房焦急等待:"林爱卿,可查明漕商上书一事的来龙去脉?"

林焱将调查结果详细汇报,包括魏府旧部和李明德的参与。萧瑾听完,脸色阴沉:"这些人真是不知死活!魏昭明伏诛,程方自尽,他们还敢兴风作浪!"

"陛下,此事表明二皇子党羽仍在活动。"林焱分析道,"他们借水利改良一事挑拨离间,意在阻挠变法。更令人担忧的是,李明德与西北边将的密会,暗示他们可能谋划更大的动作。"

萧瑾沉思片刻,决断道:"传朕旨意,即刻拿下李明德,彻查其党羽。同时,加快水利改良工程进度,给朝野一个明确信号——变法决不动摇!"

林焱躬身应命:"臣遵旨。不过,臣有一建议。"

"讲。"

"李明德党羽众多,若贸然抓捕,恐打草惊蛇。不如先让他活动,找出更多同谋,一网打尽。"

萧瑾点头赞许:"有理。那就暂时密切监视,寻找更多证据。水利工程可有进展?"

"已完成勘测规划,正准备进入试点阶段。"林焱汇报道,"第一处试点选在通州段,那里水患严重,若能改善,将极具说服力。"

"很好。"萧瑾满意地点头,"朕会派人密切关注。这次一定要成功,向天下昭示变法决心!"

离开皇宫,林焱立刻着手安排通州试点工程。他亲自带领王启明父子等人前往现场,指导施工准备。

通州段河道年久失修,水流湍急,堤坝多处渗漏。王启明仔细勘察后,设计了一套改良方案:先用新式木桩加固堤坝,再改造闸门控制水流,最后疏浚河道确保畅通。

工程刚刚开始,一个意外情况就出现了——负责提供木材的商人突然悔约,称货源短缺,无法按时交货。

"这明显是有人从中作梗。"林焱冷静分析,"没有木材,堤坝无法加固,工程就会延误。"

他立即派人调查,同时动用商业关系寻找替代货源。很快,东厂缇骑带回消息:那木材商人正是李明德的远房亲戚,突然悔约是受了指使。

"果然如此。"林焱冷笑,"他们处处设障,就是要让水利工程流产。"

陈巧担忧道:"若找不到替代木材,工程确实难以为继。"

"无妨。"林焱胸有成竹,"我早有准备。立刻派人前往南方,从我林家在那里的商铺紧急调运上好木材。同时,将这木材商人的卑劣行径向陛下汇报,请旨严惩。"

在林焱的亲自调度下,南方木材很快运到,工程得以继续。同时,那悔约商人因欺君之罪被捕入狱,李明德也因牵扯其中而被东厂密切监视。

木材风波虽然平息,但接踵而来的是工人骚乱。有人暗中煽动工匠,声称新式工法太过复杂,增加了工作强度却没有加薪。一时间,工地上人心惶惶,工程几近停滞。

面对新的挑战,林焱临危不乱。他亲自前往工地,召集工匠开会。

"诸位都是水利能手,今日我想请教一事。"林焱不提工钱,而是指着河道问道,"这段河道若用旧法修缮,需用多少人力,耗时几何?"

一位老工匠思索道:"旧法至少需百人,耗时一月有余。"

"那用新法呢?"

王启明在旁解释:"新法虽然工序复杂,但更加高效。同样工程,只需六十人,半月可成。"

林焱接话:"也就是说,同样一段工程,新法能节省近半人力和时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工匠能完成的工作量增加,自然薪酬也应提高。"

他当场宣布:"从即日起,所有参与新法施工的工匠,薪酬上调三成!此外,能提出改良建议被采纳者,另有重奖!"

工匠们欢呼雀跃,骚动立平。林焱趁机鼓励道:"诸位都是一流匠人,这次水利工程是朝廷变法的重要一环。若能成功,你们的名字将载入史册!更重要的是,这项技艺将惠及后世百姓,减少水患之苦。"

一番话说得工匠们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工程进度立刻提速,甚至超过了预期。

与此同时,林焱没有忘记对李明德的监视。东厂缇骑日夜跟踪,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李明德正秘密联络各地不满势力,准备在水利工程完工之际发动叛乱!

"这是要置陛下于死地啊!"陈巧看完情报,惊呼道。

林焱冷静分析:"他们知道水利工程若成功,将大大提高陛下威望,变法也将势不可挡。因此,不惜铤而走险,准备叛乱。"

"那我们要不要立刻禀报陛下,提前拿下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