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通往皇宫的路上(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林焱披衣而起,星夜赶往火器研制中心。一路上,心中不断猜测谢铸深夜召见的原因,莫非是"避雷盾"有了新突破?

火器研制中心灯火通明,谢铸和袁大匠正在一间特殊工坊内忙碌。见林焱到来,谢铸立即迎上:"林大人,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事如此紧急?"林焱问道。

谢铸取出一张图纸:"这是我今日整理文件时发现的,是袁世押送我离开铸炮坊时,我偷偷藏在衣物中带出的。"

林焱接过图纸,仔细查看,脸色渐变:"这是..."

"没错,这是袁世派人潜入我朝的路线图和联络点。"谢铸解释道,"袁世不只是在边境集结兵力,还在我朝内部安插了大量暗桩,准备里应外合。"

林焱的目光在图纸上快速移动,心中警铃大作:"难怪袁世如此有恃无恐,原来早已在我朝埋下暗子。"他指着图上几个标记,"这些都是关键节点,一旦启动,将严重威胁京城安全。"

"更令人担忧的是,"谢铸补充,"根据图上时间推算,袁世可能已经开始行动,最快三日内就会有大动作。"

林焱当机立断:"立即通知东厂,全面清查这些联络点;同时增派人手,保护火器研制中心和皇宫安全;再派快马前往边境,警告前线将领提高警惕,防范内部突袭。"

随即,他又问道:"'避雷盾'可有进展?如今看来,战事恐怕会提前爆发。"

谢铸面露难色:"工艺已经简化,但材料仍是难题。按原计划需要西域特殊矿料,如今商路受阻,难以获取。"

"可有替代方案?"林焱急切问道。

袁大匠插话:"老朽倒有一法。江南锡矿可作替代,虽然效果略逊,但胜在取材容易,可迅速投产。"

"就这么办。"林焱立即决定,"立刻派人前往江南,调集锡矿。同时,调整设计,适配新材料。我会说服陛下,拨出内库金银,全力支持生产。"

谢铸点头:"如此甚好。老朽这就着手改良设计。"

"还有,"林焱想到一点,"既然袁世已在我朝埋下暗子,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他看向谢铸,"谢先生在铸炮坊可有亲信?"

谢铸思索片刻:"有几名学徒,一直暗中支持我。"

"可以托他们传递假情报,混淆袁世判断。"林焱解释,"让他们散播消息,称我朝已研制出能克制'震天雷'的新武器,即将大规模装备前线部队。"

谢铸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可以动摇敌军士气,迟滞其进攻步伐。"

"就这么办。"林焱做出决定,"你立即安排可靠人手,秘密传递这一假情报。"

谢铸应命而去,袁大匠也返回工坊,组织工匠改良设计。林焱独自站在工坊外,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北疆战云密布,朝内暗桩潜伏,局势比想象中更为复杂。但危机中往往蕴含转机,只要能打赢这场硬仗,大永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次日清晨,林焱早早来到皇宫,将最新情况汇报给萧瑾。萧瑾听闻朝内有袁世暗桩,龙颜大怒,立即下令严查,并增加禁军巡逻,加强宫城防卫。

"陛下,"林焱正色道,"面对当前局势,臣有一策,可一举扭转乾坤。"

"爱卿但说无妨。"萧瑾示意他继续。

林焱展开一幅舆图:"自古兵法,攻其不备。袁世以为我朝内有暗桩,外有大军,已是十拿九稳,必然轻敌。臣建议,佯装内部出现混乱,引诱袁世轻进,一旦其主力深入,我军前后夹击,当可一举击溃。"

萧瑾思索片刻,颔首赞同:"此计可行。但如何让袁世相信我朝内部真的出现混乱?"

"可从三处着手。"林焱分析道,"一是散布谣言,称朝中重臣不和,导致军令不畅;二是故意泄露部分军事部署,让袁世误以为我军准备不足;三是派人假扮东厂密探与袁世暗桩接触,透露虚假情报。"

萧瑾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爱卿心思缜密。朕准你全权负责此事,所需人手物力,尽管调用。"

"臣遵旨。"林焱躬身领命,随即又道,"另外,火器研制有了新进展,但需要大量金银支持生产。恳请陛下拨付内库金银,以解燃眉之急。"

萧瑾毫不犹豫地应允:"准奏。朕即刻下令,拨出内库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全力支持火器生产。"

得到皇帝支持,林焱立即展开行动。他先召集东厂精锐,部署查找袁世暗桩的行动;同时安排人手,散布虚假情报,制造朝中混乱假象。

为增强可信度,林焱特意安排几名心腹大臣在朝堂上公开争执,甚至惊动御史台,使朝野上下都以为朝中出现分歧。这一消息很快传到边境,袁世的探子自然将其报告上去。

与此同时,林焱让谢铸加紧改良"避雷盾"和"神威炮",适应新材料;又命袁大匠扩大生产规模,确保新武器能及时装备前线部队。在内库金银支持下,生产进度大幅提升,一批批新式火器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刘全虽在西域行动受阻,但仍通过各种渠道,向当地商人展示新铜法,成功吸引了一批商贾暗中与大永昌交易。虽然规模不大,但也为朝廷获取了一定的特殊材料和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巧派出的密探也有斩获,在西域发现了几处袁世的秘密粮仓和军械库。林焱立即派人秘密纵火,一夜之间,袁世损失了大量战略物资,补给线受到严重打击。

这一系列行动,让袁世误以为大永昌内部确实混乱,防御薄弱,大喜之下,提前发动了全面进攻。北疆边境,硝烟四起,震天雷的巨响不断传来,战况激烈。

林焱得知消息,立即前往皇宫汇报。萧瑾正在御书房等待,见林焱进来,神色凝重:"袁世已经发动进攻,情况如何?"

"正如臣所料,袁世轻敌冒进。"林焱展示最新战报,"我军按计划佯装不敌,诱敌深入。前线将领已按兵不动,等待袁世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

萧瑾微微点头:"那朝内的暗桩如何?"

"已查出三十余处,大部分被捕获,少数正在监视中,等待其主动联络同伙,一网打尽。"林焱回答,"谢先生也传来好消息,改良版'避雷盾'已制造完成,首批五百面正在运往前线。"

"如此甚好。"萧瑾略显轻松,"战局发展如何?"

林焱细述战况:"袁世大军分三路进攻,企图一举突破我军防线。前线将领按计划诱敌深入,已让出部分要塞。袁世见状更加得意,亲自督战,率主力长驱直入。"

"他可曾使用'震天雷'?"萧瑾关切问道。

"已使用,但数量不多,看来是材料不足。"林焱分析,"这正是我们切断商路的成果。若非如此,面对大量'震天雷',我军将十分被动。"

萧瑾松了口气:"那接下来呢?"

"还需再等两日。"林焱解释,"等袁世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我军四面合围,首批'避雷盾'也将抵达前线,到时可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如此甚好。"萧瑾点头,"爱卿此计,可谓完美。朕已下令,调集禁军一部,准备增援前线,确保万无一失。"

"陛下英明。"林焱恭敬道,又提出一个请求,"臣想亲赴前线,指挥这关键一战。"

萧瑾思索片刻,缓缓点头:"也好。不过爱卿伤势未愈,须多加小心。朕派太医随行,以防不测。"

"臣谢陛下恩典。"林焱躬身告退,立即开始准备前往边境的事宜。

当晚,林焱召集几位心腹,交代后事:"我即将前往边境,京中事务暂由你们负责。尤其要注意监视那些未被捕获的暗桩,一旦有异动,立即处置。"

几人领命,林焱又特别嘱咐陈巧:"谢先生那边要加强保护,他是我朝火器研发的关键。另外,火器生产要继续扩大规模,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陈巧应诺,林焱又交代了一些细节,才各自散去。次日拂晓,林焱带着一队精锐护卫,悄然离开京城,直奔北疆而去。

路上,林焱不断接收前线战报,了解最新战况。局势发展基本符合预期,袁世率主力已进入预设伏击圈,我军已在四周布下重兵,只待时机成熟,一举发动反击。

五日后,林焱抵达前线大营。前线统帅张将军亲自迎接,报告最新情况:"大人,按您的计划,我军已诱敌深入,并成功隐蔽主力。袁世率领十万大军,现已进至白沙河谷,正是我军伏击的绝佳地点。"

"'避雷盾'可曾送到?"林焱询问关键问题。

"已到位,正在火速分发给各部队。"张将军回答,"士兵们也已熟悉使用方法,首批操作手已完成培训。"

林焱满意地点头:"好,择日不如撞日,就在明日发动总攻!"

他随即展开地图,与张将军仔细研究攻击路线和时机,确保万无一失。双方商定,以"避雷盾"部队为前锋,正面抵挡"震天雷"袭击;同时,火器营从两翼夹击,神威炮重点瞄准敌军火力点;大军主力趁机突袭,切断敌军退路。

一切准备就绪,林焱命令全军休整,等待明日决战。夜深人静,他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北方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这场决战,不仅关系到大永昌的安危,更将决定商道昌隆的未来走向。

北风呼啸,吹动林焱的衣袍。远处,点点篝火如星辰般闪烁,那是袁世大军的营地。明日此时,这片土地将迎来怎样的变局,无人能知。但林焱有信心,凭借精心准备和士兵们的英勇,大永昌必将赢得这场关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