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铁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林焱适时劝道:"札鲁台,大局已定,你不如坦白交代,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札鲁台沉默良久,终于松口:"我确实知道一些袁世的计划。他已与西域十国结盟,约定在三月后同时进攻大永昌。其中,西域提供兵力和粮草,袁世负责火器和战术指导。"
"具体兵力和路线呢?"林焱追问。
"总兵力约二十万,分三路进攻:北路攻打伊犁、哈密;中路直取玉门、敦煌;南路进攻西宁、兰州。"札鲁台详细道来,"袁世最近还研制出了新型火器,威力巨大,称之为'天雷',一炮可毁方圆百步。"
"'天雷'?就是改良版的震天雷?"林焱追问道。
"是的,比之前的震天雷威力大三倍,且爆炸后会产生剧毒烟雾,十分可怕。"札鲁台回忆道,"不过,这种新武器材料稀缺,目前只有少量成品。"
林焱又询问了许多细节,确认情报无误后,命人将札鲁台暂时关押,等候发落。
随后,林焱立即召集将领议事,商讨应对之策。会议上,他首先通报了从札鲁台处得到的重要情报:"袁世计划三月后发动全面进攻,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我们最缺的是时间。"张将军忧心忡忡,"三个月内要应对二十万大军的进攻,难度极大。"
"困难确实不小,但并非没有对策。"林焱胸有成竹,"首先,乌兰部已归附我朝,可作为北疆屏障,大大减轻我军压力;其次,我已命林家商队加大力度拉拢西域商人,分化敌军联盟;最后,谢铸正在研发针对'天雷'的新型防御武器,有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众将领听罢稍感安心,但仍有疑虑:"即便如此,面对二十万大军,我们的兵力仍显不足。"
"所以需要革新军制,提高质量弥补数量不足。"林焱解释,"按九边军制改革方案,我们将重组边军,建立九大军区,每区配备火器营和轻骑兵,形成快速反应能力。虽然总兵力不变,但战力将大幅提升。"
他在地图上指点:"尤其是这三处要地,必须重兵把守,构筑坚固防线。同时,在各要塞之间建立烽火台和驿站,确保军令畅通,一旦有变,各部可迅速支援。"
会议结束后,林焱立即派人将最新情报和应对方案送往京城,请求萧瑾批准九边军制改革,并增拨兵力和物资。同时,他亲自撰写檄文,向各部将士宣讲当前形势和改革必要性,消除疑虑,凝聚军心。
不出所料,萧瑾很快批复,全力支持林焱的改革方案,并下令调集十万精锐增援边关,同时拨付巨额军费,用于购买物资和生产火器。
得到朝廷支持,林焱立即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重组边军,按九大军区部署,每区配备相应兵力和火器;其次,在边境要塞加紧修建防御工事,储备粮草物资;最后,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友好国家,寻求支持和联盟。
与此同时,乌兰首领遵守承诺,正式归附大永昌,被封为乌兰王,世袭罔替。林焱趁机派人前往其他部落,晓以利害,成功争取赫图、迪木等五个部落相继归附。这一系列外交成果,使北疆局势急转直下,大大缓解了边防压力。
正当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谢铸派人送来喜讯:针对"天雷"的新型防御武器"避雷阵"已经研发成功,可有效减轻爆炸和毒雾的伤害。林焱立即下令,在各大要塞修建"避雷阵",并训练专门的操作队伍。
就在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林焱的计划。一天深夜,一名浑身是血的密探闯入大营,带来惊人消息:"大人,不好了!袁世提前发动进攻,西域联军已越过边界,直扑玉门关!"
林焱大惊:"怎会提前?据札鲁台交代,应该还有两个月才对啊!"
"袁世可能察觉到我们的准备,决定提前出手。"密探喘息着汇报,"更糟的是,他们使用了大量'天雷',玉门关守军伤亡惨重,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林焱当机立断:"立即传令各部,按预案应对。张将军率主力火速增援玉门关;李通将军带领轻骑兵袭扰敌军侧翼,干扰其进攻节奏;范林将军负责后勤补给,确保前线物资充足。"
众将领领命而去,急忙调兵遣将。林焱则连夜写信给萧瑾,报告最新情况,并请求立即启动战时体制,全国动员应对危机。
三日后,林焱亲率一支由火器营精锐组成的部队,抵达玉门关外。远远望去,关城已是烽烟滚滚,西域联军围城数重,不断发射"天雷"轰击城墙。守军奋力抵抗,但伤亡惨重,城墙多处已现裂痕。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林焱神色凝重,"必须立即增援,否则玉门关难保。"
他急令前军开路,护送一批"避雷阵"设备和操作人员进入城内。同时,命令神威炮阵地做好准备,等待夜幕降临后发动突袭。
入夜后,林焱亲自指挥神威炮齐射,目标对准敌军"天雷"阵地。精准的炮火很快摧毁了敌军数处火力点,大大减轻了守城压力。与此同时,李通将军率领的轻骑兵从侧翼突袭敌军大营,一把火烧毁了敌军粮草库,引发混乱。
趁敌军注意力被分散,林焱带领一支精锐小队,悄然潜入城中,指导守军安装"避雷阵"。第二天清晨,当敌军再次发动猛攻,投射"天雷"时,城头的"避雷阵"发挥作用,大大减轻了爆炸和毒雾的伤害。
守军士气大振,在林焱指挥下组织反击,竟一时间将敌军逼退数里。然而,敌军兵力毕竟众多,很快调整战术,改为围而不攻,意图困死城中守军。
林焱见状,决定改变策略。他命令张将军率领主力驻守玉门关,坚壁清野,固守待援;自己则带领一支精锐小队,化装成商队,潜入敌后,寻找敌军弱点。
一番侦察后,林焱发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西域各国互不信任,唯有袁世从中调和。若能除掉袁世,联军必然分崩离析。
然而,袁世行踪诡秘,极难锁定。就在林焱一筹莫展之际,意外之喜降临——乌兰王派人送来密报,称已探明袁世行踪,就藏在联军大营后方的一处隐蔽山谷中,正在指挥全局。
"机不可失!"林焱立即决定冒险一搏,亲自带领精锐密探,借着夜色潜入敌后,直取袁世藏身之处。
一路上,林焱等人避开敌军巡逻,小心翼翼地接近那处山谷。谷内灯火通明,守卫森严,显然是重要地点。林焱命令部下埋伏在外围,自己则带着几名最精锐的密探,准备潜入内部。
就在此时,谷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一队骑兵奔出。借着月光,林焱看清为首之人正是袁世!
"天助我也!"林焱低声道,随即做出手势,命令埋伏的弓箭手准备。
当袁世一行行至预定位置,林焱一声令下,数十支箭矢破空而出,直取袁世及其护卫。袁世显然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在箭雨临身前翻身下马,躲过致命一击。
"有埋伏!"袁世大喝一声,护卫立刻围拢过来,保护主帅。
林焱见偷袭未成,当即下令正面突击。一场激战爆发,双方在月光下厮杀。袁世身边高手如云,林焱等人虽勇猛无比,一时也难以接近。
激战中,林焱瞅准时机,突然抽身而出,直取袁世。袁世见状,不退反进,竟主动迎战。两人在战场中心交手,刀光剑影,精彩绝伦。
"林焱,我们又见面了。"袁世冷笑道,"上次在铸炮坊你侥幸逃脱,这次我要亲手结果了你!"
林焱不答,专心应战。两人战了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忽然,远处传来喊杀声,原来是敌军增援到了。林焱知道不能久留,一个翻身后退,同时打出一枚信号弹。
"袁世,今日之战只是开始。"林焱冷声道,"我会亲手为谢家报仇,为天下除害!"
袁世狞笑道:"就怕你没这个机会了。看看四周,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林焱镇定自若:"是吗?那请看看你们的大营。"
袁世闻言,猛然回头,只见远处联军大营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原来林焱早有准备,这次偷袭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真正的目标是攻击联军大营,切断敌军粮草。
趁袁世分神之际,林焱带领部下迅速撤离。敌军虽有追击,但很快被接应的轻骑兵击退。
回到大营,林焱得知主力军已成功突袭敌军大营,烧毁大量粮草和"天雷",迫使联军暂时撤退十余里,为玉门关解了围。然而,敌军主力未损,短期内必然再次进攻。
林焱召集将领议事,部署下一步计划:"敌军虽暂退,但很快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修补城防,补充兵力和物资。同时,加强与北疆诸部的联系,争取更多支持。"
正当众人商议时,一名斥候匆匆进帐:"大人,西面急报!敦煌城被西域另一支联军包围,情况危急!"
林焱脸色一变:"敌军果然分兵两路。看来袁世是想分散我军兵力,各个击破。"
众将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林焱思索片刻,果断决定:"张将军继续驻守玉门关,固守待援;我则率领轻骑兵和火器营精锐,星夜驰援敦煌。同时,派人火速前往京城,请求太子率禁军增援。"
决定已下,林焱立刻行动起来。他挑选了三千轻骑兵和一千火器营精锐,连夜向敦煌进发。留下的部队则加紧修筑工事,准备迎接敌军可能的再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