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祭拜皇陵(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朱由检还在抹眼泪,对江宁道:“二哥,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何太祖对贪官深恶痛绝,我们朱家几代先祖,都是被贪官欺压致死的,太祖当年更是九死一生啊!”
江宁点头道:“都过去了。
列祖列宗在天有灵,看见如今大明中兴,也会欣慰的。”
朱由检擦了擦泪,点了点头。
江宁对这片老朱家的龙兴之地也充满好奇。
后世那首“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花鼓调,他早有耳闻,起初只当是民间小调,没太在意。
再联想到朱元璋当年耗费巨资营建中都、修缮皇陵,甚至一度想迁都凤阳,却又中途叫停,这些事起初也觉得是老朱的小农思想作祟。
可如今接触的历史越多,越觉其中另有深意。
老朱身为开国之君,眼光怎会如此狭隘?
营建中都、迁江南富户来凤阳,表面是扶持老家,带动老家发展,实则是为了压制江南士绅集团。
毕竟当年修皇陵、建中都的人力物力,可都是从江南抽调来的,迁移富户更是釜底抽薪。
江南士绅自然不甘心被老朱这么搞,那首凤阳花鼓,很有可能是他们用来黑老朱的手段。
船队继续前行,凤阳城已遥遥在望。
几日后,船队抵岸。
岸边早已站满凤阳文武官员,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率先上前,躬身行礼:“下官杨一鹏,恭迎钦差大驾。”
身后一众官员连忙跟着跪拜,黑压压一片。
江宁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杨一鹏,心中不禁感慨。
此人对大明忠心耿耿,可惜时运不济,别人眼中油水十足的漕运总督之位,到他手里却是干的步履维艰。
倒也并非他无能,实在是“当浑浊成了常态,清白便是罪”。
杨一鹏不贪不占、一心为公,反倒让手下那群习惯了中饱私囊的人坐立难安。
更何况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在此经营二十年,运河利益早已被瓜分得明明白白,杨一鹏既无强硬背景,手中又无兵权,如何压得住这群地头蛇?
江宁记得,在原本的历史里,李自成攻破凤阳、焚毁明祖陵后,这位杨大人便被朝廷问罪斩杀,成了大明首位被处死的漕运总督。
目光扫过人群,江宁注意到众人身后站着位身穿蟒袍玉带的中年男子,面带微笑望着自己,不用问,定是那位传奇人物,刘继祖的后人、现任义惠侯刘昌平,说穿了,便是老朱家的祖坟管理员。
至于镇守太监郑大宝,此刻正凑到老魏跟前嘘寒问暖,那热络劲儿,不知情的怕要以为老魏是他亲爹。
朱由检站在江宁身旁,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眼神里带着几分冷意。
江宁收回目光,对杨一鹏道,“麻烦杨大人,三日后将凤阳有头有脸的士绅召集到漕运总督府。
到时本侯与信王殿下祭奠皇陵完毕之后,要向他们询问地方百姓民生。”
杨一鹏连忙点头应是,他从不敢多问江宁的打算,只知照办便是。
随后江宁转向刘昌平,笑道:“还请义惠侯安排妥当,三日后,本侯与信王殿下要去皇陵祭奠。”
刘昌平拱手笑道:“一切早已备妥,三日后,下官来迎二位。”
说罢便告辞离去。
江宁、朱由检、老魏随即率领大军进驻凤阳府,依旧按老规矩,由京营将士接管城防,传令大小官员各回府邸待命,三日后齐聚总督府,随往皇陵祭奠。
众人散去后,江宁三人直接入住漕运总督府,杨一鹏则暂时前往巡抚衙门办公,毕竟他身上还兼着凤阳巡抚之职,倒也不至于无处可去。
三日后,凤阳地界的士绅与文武官员齐聚总督府门前。
不多时,大队锦衣卫从府中走出,将江宁等人护在中央。
众人抬眼一看,顿时愣住。
只见江宁与朱由检皆身着甲胄,外罩蟒袍与四团龙袍,腰间各挎宝剑。
就连老魏也披了甲,同样腰挎宝剑。
“这……不是去祭奠皇陵吗?”
有人暗自嘀咕,“怎么穿成这样,倒像是去打仗?”
虽满心疑惑,却没人敢出声询问。
这三天来,江宁未曾召见任何官员,谁也不愿此刻触霉头。
刘昌平看着三人的装束,也有些不解,犹豫片刻还是上前一步,小声提醒:“钦差大人,殿下,今日去皇陵祭奠,身着盔甲、佩戴兵刃,恐怕于礼不合吧?”
江宁笑了笑,没作声。
朱由检却冷着脸道:“此事不劳义惠侯操心。
便是本王今日穿成叫花子,去祭拜先祖,也是朱家的家事,与旁人无关。”
刘昌平碰了个软钉子,不敢再言,只得领着众人往皇陵而去。
身后官员士绅紧随其后,一路步行至皇陵。
望着眼前气势恢宏、尽显皇家威严的陵寝,江宁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面躺着的朱五四,本是大元的一介贫农,老实巴交,却遭天灾人祸,被官府盘剥欺压,最终活活饿死。
想来他当年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开国皇帝,而他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竟也能被尊为仁祖纯皇帝。
陵前的风,带着几分肃穆,也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