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那就按照小沈的建议试试。”王教授做出决定,“我联系几家钢铁厂,看看哪家愿意合作。”

接下来的几天,王教授忙着联系合作伙伴,沈良则继续完善连铸机的设计方案。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就要开始了。

一周后,传来了好消息。首钢表示愿意尝试生产这种特殊钢材,但需要沈良亲自去指导。

“你真的有把握吗?”临行前,王教授再次确认。

沈良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回想着那些未来的技术细节。虽然紧张,但他对成功充满信心。

“放心吧,王教授。咱们中国人的智慧不比外国人差。”

首钢的炼钢车间里,沈良穿着工作服站在炉前,周围围着十几个技术人员。巨大的高炉喷射着橘红色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味道。

“按照这个配比投料。”他指着手中的单子大声喊道,“碳含量控制在0.18%,锰含量2.3%。”

首钢的技术员们按照他的指导开始操作。虽然对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半信半疑,但王教授的推荐让他们愿意配合试验。

“温度到了!”炉前工报告。

“好,现在加入合金元素。”沈良紧张地盯着温度表,“一定要控制好时机。”

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当钢水终于出炉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现在只能等化验结果了。”首钢的总工程师说道,“如果成分合格,后面还要做机械性能测试。”

沈良知道这次试验的重要性。如果失败,不仅项目会受影响,他在团队中的威信也会受到打击。

两天后,化验结果出来了。钢材的化学成分完全符合要求,机械性能更是超出了预期。

“这简直不可思议!”首钢的总工程师激动地说,“咱们用了这么多年都没搞出来的东西,你一下子就成功了。”

消息传回钢研院,整个项目组都沸腾了。大家对沈良的技术能力彻底信服,同时也对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

“小沈,你真是咱们项目组的宝贝。”王教授高兴得合不拢嘴,“有了这种材料,连铸机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了。”

但沈良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材料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

连铸机的核心技术在于结晶器的设计。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备,实际上涉及传热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结晶器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钢材的质量。”沈良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咱们必须保证冷却的均匀性。”

“问题是如何实现均匀冷却。”陈工程师提出疑问,“现有的冷却方式都有局限性。”

沈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种螺旋式冷却结构,能够大幅提高冷却效率。

“这个设计很巧妙。”小王研究着图纸,“但是制造难度也很大。”

“咱们可以分步实现。”沈良说道,“先做个简化版本验证原理,然后逐步优化。”

接下来的几个月,整个项目组都在为这个设计方案而努力。每个人都清楚,这项技术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中国的钢铁工业。

但在这个过程中,沈良也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老专家对他的“激进”设计提出质疑,认为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跤。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一位资深教授在内部会议上说道,“但也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好高骛远。”

面对这些质疑声音,沈良选择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他每天最早到车间,最晚离开办公室,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

“沈工,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小王担心地劝说,“项目重要,但健康更重要。”

沈良只是笑笑:“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松懈。”

他心里清楚,自己背负着改变历史的使命。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项目,更是中国工业崛起的关键一步。

沈良的坚持很快得到了回报。就在第三个月的时候,螺旋式冷却结构的原型机终于完成了。

“所有参数都正常!”小王激动地喊道,“冷却效率比预期还要高百分之十五!”

整个车间瞬间沸腾了。围观的工人们纷纷拍手叫好,连那些之前持怀疑态度的老师傅们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王教授快步走到沈良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小沈,你又创造了奇迹!”

但沈良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数据,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他对大家说道,“这只是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当原型机投入实际生产测试时,问题接踵而至。高温环境下,一些关键部件出现了变形,冷却效果大打折扣。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计算有偏差。”陈工程师分析着失败的原因,“咱们必须重新设计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