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三个月太短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三天后的清晨,沈良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
“沈工程师,项目组明天开始组建,您需要立即赶过来。”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急迫,“韩部长亲自点名要您担任技术总监。”
沈良握着话筒,手心微微出汗。技术总监?这个职位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明白,我今天就出发。”
挂断电话,沈良开始收拾行李。母亲站在一旁,眼中满含不舍。
“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母亲轻叹一声。
“妈,我会经常回来的。”沈良抱了抱母亲,“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午后的火车缓缓驶离车站。沈良透过车窗看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第二天上午,沈良出现在冶金部的会议室里。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大多是各大钢铁企业的技术骨干。沈良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是最年轻的一个。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韩部长指向沈良,“这位是沈良同志,我们这次项目的技术总监。”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交换着眼神,脸上写满了质疑。
“韩部长,这位同志看起来很年轻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开口了,“这么重要的项目...”
“年龄不是问题。”韩部长打断了他,“沈良同志的技术方案大家都看过了,非常出色。”
沈良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有好奇,有质疑,还有明显的不服气。
这种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在这个年代,论资排辈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突然空降做技术总监,不引起争议才怪。
“各位前辈,我知道大家对我有疑问。”沈良站起身来,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但我相信,技术面前人人平等。用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几个老工程师面面相觑。
“那好,沈总监。”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起来,“我是首钢的李工程师。既然您这么有信心,不妨给我们详细讲讲您的技术方案。”
李工程师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挑衅。他在钢铁行业干了三十多年,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年轻人。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我们先从基本原理开始。”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沈良用详细的技术分析和精确的数据计算,逐步展示了他的技术方案。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施,从设备改造到工艺优化,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清清楚楚。
随着讲解的深入,会议室里的质疑声逐渐消失了。几个老工程师开始认真做笔记,眼中的轻视变成了惊讶。
“这个热交换效率的计算...”李工程师突然开口,“您是怎么想到的?”
“传统方法确实有局限性。”沈良在黑板上画了个示意图,“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
李工程师盯着黑板上的图形,眼睛越来越亮。
“妙啊!”他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个思路太巧妙了!”
其他人也纷纷围上来研究黑板上的内容。原本冷清的会议室瞬间热闹起来。
“沈总监,这里还有个问题。”另一个工程师指着方案中的某一段,“如果按照您的设计,设备的承载能力够吗?”
“好问题。”沈良重新拿起粉笔,“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又是一番详细的技术讨论。沈良的每一个回答都切中要害,展现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会议结束时,所有人看向沈良的眼神都变了。从最初的质疑和不屑,变成了认可和敬佩。
“沈总监,我收回刚才的话。”李工程师主动走到沈良面前,伸出了手,“您确实有这个实力。”
“李工前辈客气了。”沈良握住他的手,“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散会后,韩部长特意留下了沈良。
“怎么样,感觉还行吧?”韩部长笑着问道。
“还好,比预想的顺利一些。”沈良如实回答。
“那就好。”韩部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不过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理论再完美,也要在实践中验证。”
沈良点头表示理解。从纸面到现实,这中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无数看似完美的技术方案都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失败。
“我们已经联系了几家钢铁厂作为试点。”韩部长继续说道,“首批改造资金也已经到位。接下来就看您的了。”
走出冶金部大楼,沈良抬头看了看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真正的战斗即将开始。
一周后,沈良带着项目组来到了河北某钢铁厂。这是第一个试点工厂,也是检验他技术方案的第一道关卡。
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王。听说要在他的厂子里搞技术改造,王厂长的态度有些微妙。
“沈总监,不是我不配合。”王厂长苦笑着说道,“实在是之前被坑怕了。这些年来了多少专家,搞了多少改造,有几个成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良能理解王厂长的担忧。在这个年代,很多所谓的技术改造都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真正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少之又少。
“王厂长放心,这次不一样。”沈良信心满满地说道,“三个月内如果看不到效果,所有损失我们负责。”
王厂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敢这么承诺的技术专家,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好,既然沈总监这么有信心,我就赌一把。”王厂长一拍桌子,“需要什么支持,您尽管说。”
第二天,改造工程正式开始。
沈良亲自上阵,指导工人们进行设备拆装。虽然穿着西装,但他毫不犹豫地钻进了机器里面。
“沈总监,您小心点。”工人师傅担心地提醒道。
“没事,我以前也是干这个的。”沈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调试设备。
看到这一幕,原本半信半疑的工人们开始改变态度。这个年轻的总监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专家,而是真正懂技术的内行人。
改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有些是技术层面的,有些是实际操作中的。每当出现问题,沈良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这里的管道需要重新设计。”沈良指着一个连接点,“按照原来的布局,热损失太大。”
“可是图纸上不是这样的。”一个技术员提出疑问。
“图纸只是参考,实际情况更重要。”沈良重新画了张草图,“按照这个方案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