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谋划安排后续事宜(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此时风雨已歇,春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琉璃瓦上,将殿宇镀上一层温润的金色。

养心殿的朱漆大门缓缓洞开,殿内的西洋座钟发出咚咚的响声,官员们如潮水般涌出,衣袂翩跹,发出细碎的声响。

有官员感叹,好久没上过如此长的朝会了!不想都过了午时。自皇上退位以来已有三个月了,久违的感觉,这才是大清应有的规制。

内务府的属官们三五成群,彼此交换着眼神,神情或忐忑或庆幸。他们沿着熟悉的路径朝内务府衙门方向走去,有人低头疾行,有人驻足低语,偶尔抬头瞥向养心殿的方向,又迅速移开视线。

"这该如何是好?世续大人与绍英大人怎么?"一位内务府属官愁眉苦脸的低声询问同僚。

"嘘——慎言!"同僚连忙噤声阻止,并左右看了看。

等下了值出宫再说!

几句私语随风飘散,很快湮没在春日的暖阳里。

其余闲散的遗老遗少们则各自散去。年迈的翰林院学士颤巍巍地朝东华门踱步,身后跟着进宫服侍的小厮;

而诸位帝师不约而同的提起有关今日朝会的种种决议。早会也已结束,无甚大事,相约一同从西华门出宫,寻密静处共同商讨一番,今日朝会怎会有如此多的决议?

而不当值得官员,各自朝着离家近的城门方向走,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皇室宗亲们的侍从牵着马车候在神武门外,主人们正互相拱手告别。叮嘱切不可因此事误了大事。就让皇太后及醇亲王尽情的在紫禁城内动作吧。

有相熟的官员间说道,听醇亲王的意思"郑孝胥这一两日便要抵京,是否一同可去拜访?"。

"改日吧,先回府上看看,内务府风波平息了再说。"

“况且初来京城他还需安顿!过几日你我等好友再宴请他一番便是。”

零星的话语飘过,无人驻足细谈,各自离开回府。

注:溥仪退位后,紫禁城的主要进出城门为「神武门」。

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仍暂居紫禁城的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而外朝(乾清门以南)已由民国政府接管。内廷与外界的交通主要依赖靠近居住区的北门——神武门。

神武门位于紫禁城北端,直通内廷,是溥仪及皇室成员、内务府人员日常出入的主要通道。

午门(南门)虽为紫禁城正门,但此时外朝已由民国政府接管。

而东华门、西华门则多用于物资运输或特定仪式,日常使用频率较低。由于溥仪退位,各项礼仪制度开始虚化,各个城门的作用,不再像从前那般固定。

散朝的钟声余音未散,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已大步流星地穿过长长的甬道,袍袖带风,面色凝重。他三步并作两步,踏上内务府总堂的汉白玉台阶,靴底叩在石阶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快!"他推开朱漆大门,厉声吩咐迎上来的笔帖式,"将今日朝会上拟定的两份公函,递给笔帖式,速速誊抄清楚已做备份,在送去驻京办事处,让办事人员一份送民国政府,一份呈递大总统府!"

注:驻京办事处,是民国政府与清皇室内务府之间的沟通纽带机构,设在紫禁城外不远处。

笔帖式们不敢怠慢,接过公函后迅速誊写。连忙捧来写好的文稿上司过目。马佳绍英一把抓过,指尖飞快地扫过字句,确认无误后,从袖中抽出一方随身携带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印,在文末重重一按。

对笔帖式说道,拿去放好已做留存。

"阿贵!"马佳绍英唤来又对另一位笔贴士说道,"你亲自走一趟,将这两份文书交予驻京办事处,嘱咐他们即刻转呈民国政府与大总统府,不得有误!"

被点名的笔帖式躬身领命,将文书小心收进绣着云雁纹的公文匣,又在外头裹了层油纸防潮。

"记住,"马佳绍英压低声音,目光锐利如刀,"若袁世凯那边问起,只说是皇太后与醇亲王的意思,内务府上下绝无异议。另外——"他顿了顿,"让办事处的人盯紧了,务必第一时间回报回执。"

阿贵连连点头,将公文匣小心收好,转身快步离去。

"其余人等,"马佳绍英环视堂下,"按今日朝议,加快拟出同清丈局配合章程,还有......"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把库房那几箱账册再清点一遍,凡有疑点的,都给我封存起来!"

堂下众人齐声应诺,脚步匆匆地散开各司其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