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谋划安排后续事宜(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马佳绍英虽然知道这些账本都有问题,但是依照从前内务府的解释,和各项用处是一点儿破绽也看不出来。

还得劳烦西洋银行的会计审计对内务账本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

待众人退去,绍英独自站在堂中,望着窗外稀稀疏疏的人影,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迅速以袖掩面,待咳嗽稍缓,才发觉掌心已是一片冰凉的冷汗。

——这步棋,究竟是稳住了皇室,还是把自己与内务府逼上了绝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佳绍英独自坐在值房的紫檀书案后,案头摆满了公文,此刻阳光透过窗户洒照在在脸上,尽显疲惫。

——今日真是险象环生,还好诸项决议都已通过。

马佳绍英依靠在桌椅上,缓缓展开一份空白文书,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默默思考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目光随着执起的毛笔,落在空白的纸张上书写,今日朝会商定过的事项。

其一,惩处贪腐官员。

马佳绍英拿起朱笔,在名单上勾画,按照贪污数额轻重,细细标注处罚等级——轻者罚俸降级,为首重者革职查办。笔锋所至,墨迹如刀,将那些贪婪之徒的仕途一一斩断。

有皇帝(凌霄利用现代审计知识以及相关认知,对内务府账本进行测算)提供的账册证据。马佳绍英结合有不少内务府下辖官员私下自行招认进行比对,不少款项贪污金额差别不大。

其二,内务府改革。

他搁下朱笔,从抽屉中取出一叠西方账册样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分类让他眉头微皱。仿照西方的会计审计制度——这个念头虽好,但真要推行,恐怕阻力不小。

之前内务府聘请了外国银行的审计会计洋人,协助内务府清查紫禁城资产时,获得的西洋记账本。

重新统计的紫禁城资产账本,也是使用了西洋式记账,现储存于皇太后处。

不过,想到之前同皇太后与醇亲王私下商议裁减人员和减少内务机构之事。

皇太后与醇亲王想来已有默契,借袁世凯之手裁撤冗员,倒是个妙计。未在此次朝会上提及,正是留了后手,待日后由民国政府施压,内务府便能顺势而为,将责任尽数推给外人。

其三,配合土地清丈局。

马佳绍英拿起另一份厚厚的书册,上面标注着天津、保定的田庄分布图。皇室的产业,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清丈土地虽是无奈之举,但若能借此机会厘清产权,日后实业兴办,便有了根基。

其四,善后委员会委员资格。

他指尖轻叩桌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是皇室打入民国政府的楔子,必须全力争取。若能安插自己人进去,日后政策动向便能了然于胸,甚至暗中影响决策。

其五,增补官员空缺。

马佳绍英重新铺开一张空白纸张,开始细细斟酌人选。既要忠诚可靠,又不能太过显眼。名单上的人名一个个浮现,又一个个被划去,最终只留下寥寥数个。这些人,才是真正能为他所用的棋子。

马佳绍英又提笔蘸墨,在另一份密函上写下:"郑孝胥已至京城,可晤于......"

打算私下与郑孝胥密谈,了解其对皇室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并共同商议那些汉人遗臣能够为皇室所用。

要在皇太后与醇亲王凭借民国政府压力,削减人员和机构前,补上空缺。在处理完贪污官员后,能够迅速让这些人填补空缺。

其六,西洋医生与药品仪器。

马佳绍英拿起一份药品仪器购买清单草稿,眉头微皱。郑孝胥虽已答应回京协助,但洋人的心思最难捉摸。他必须与醇亲王再三商议,选择购买渠道,确保购药与仪器的款项流向清晰,绝不能让这些洋人钻了空子。

利用此次医疗款项,如何与西方各国达成深度利益合作。

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马佳绍英揉了揉太阳穴,案头的文书堆积如山,每一份都关乎内务府乃至皇室的存亡。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在最后一份文书上写下:"即刻缮写,明日呈递。"

期待明日,便是新局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