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我们本可以不必如此仇恨彼此(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跨过8900亿光年》最新章节。

俊仁对于右翼的反问成了左翼的完美弹药,他们开动宣传机宣传这场捐赠本来是一件低调的事,结果变成了全世界都知道,但是当左翼报刊询问他对于应该和中国大陆建交还是台湾建交的看法的时候,他说:“这是政府的事,如果政府认为应该和台湾建交,那只能说明和台湾建交更适合当下的情况,反之亦然。”

对吉田茂来说,这样的表态对他们来说再适合不过 。

左翼原本想利用俊仁的捐款大做文章,指责右翼过度反应,从而凸显自己的"理性亲中"立场。但俊仁轻飘飘一句:

"这是政府的事,我只是普通捐款。"

瞬间将左翼的弹药化为无形:"低调行事":捐款本是民间行为,被媒体炒作成"外交事件",责任在记者而非他。

"不抢政府风头"暗示左翼别想借他的名义推动激进政策,皇室不参与具体外交决策。

这一招让左翼既无法将他塑造成"亲中英雄",又不能批评他"冷漠外交",只能干瞪眼。

右翼最怕俊仁明确支持大陆,逼迫倭国政府转向。但他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模棱两可:"如果政府认为该和台湾建交,那就说明台湾更适合;反之亦然。"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政府说了算":把决定权完全推给外务省,皇室不干涉政治(符合战后宪法)。

"哪种选择都合理"既没说"必须和中国大陆建交",也没否定台湾,右翼找不到攻击点。

"现状优先"暗示维持日台关系(当时倭国尚未与新中国建交)也是一种"合理选择"。

右翼本想借题发挥,逼俊仁站队"反共",结果被他一句"政府决定"堵得哑口无言。

吉田茂内阁当时正艰难推动"日美同盟优先,暂缓对华建交"的政策,俊仁的表态简直是及时雨:

"不逼宫"皇室没有施压政府立刻与大陆建交,避免外交路线冲突。

"留后路"如果未来倭国决定转向大陆,俊仁的"台湾也行"言论可被解读为"早有预见"。

"转移矛盾"把民众对政府外交迟疑的不满,转移到"媒体炒作捐款事件"上。

吉田茂暗自庆幸:"不愧是'神族'比我们的外交官还会打太极!"

对内,用"神族超然"身份规避政治站队,既保持影响力,又避免被任何派系绑架。

对外,通过模糊表态让各方都能"脑补"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大化皇室的外交缓冲价值。

终极目标让倭国社会意识到——真正的"现人神"不需要参与党争,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秩序的基石。

右翼无法利用他煽动反华情绪,因为他的立场"不可控"。

左翼无法将他包装成"亲中象征",因为他的态度"不承诺"。

政府反而因他的沉默获得操作空间,外交政策不再被舆论绑架。

或许,这就是"神族"的智慧——不直接干预人间纷争,却能以"不作为"重塑游戏规则。

吉田茂的女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也许俊仁亲王,他平等的爱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呢?毕竟神都是博爱的,就像上帝一样。所以他给红十字会捐款,是因为他看见有人因为战争受害而感到难过。爸爸,你想想你跟他接触这么多次,他没有一次逼你做过什么事吧?”

吉田茂想了想点点头,“所以他去举报服部那一帮人是为了救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