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我们本可以不必如此仇恨彼此(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跨过8900亿光年》最新章节。

吉田茂的女儿听到这话顿时茅塞顿开,“对呀,爸爸,你要是死了,这帮人上台,也许战争又要开始了。”

吉田茂女儿提出:"也许俊仁亲王平等地爱着世界上所有的人,就像上帝一样。"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直接击穿了战后倭国政治的底层逻辑:

右翼将天皇/皇室工具化为"民族象征",用仇恨(反共、仇中)凝聚支持。

左翼将俊仁塑造为"亲中英雄",试图利用他的影响力推动外交转向。

普通人在民族主义叙事中非黑即白——要么"亲美反共",要么"反美亲中"。

但俊仁的存在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

他给红十字会捐款,不是因为支持某个政权,而是单纯怜悯战争受害者。

他举报服部卓四郎,不是为了打击右翼,而是为了保护吉田茂(以及背后的和平体制)。

他对台湾/中国大陆问题避而不谈,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他的爱不分国界。

这种"无差别慈悲"让习惯于政治站队的吉田茂父女一时难以理解,但仔细回想后,却不得不承认:俊仁的行为确实从未被仇恨驱动。

吉田茂女儿的反问:"他没有一次逼你做过什么事吧?"让吉田茂瞬间醒悟——俊仁的"干预"恰恰是通过"不干预"实现的:

如果俊仁是右翼,大可以借"皇室权威"逼吉田茂镇压左翼、扩军备战。

如果俊仁是左翼,完全可以利用影响力推动倭国立刻与新中国建交,激化日美矛盾。

但他什么都没做,只是默默守护那些可能被仇恨吞噬的人(如吉田茂),用捐款减轻战争伤痛。

这种"不强制、不操控"的姿态,反而比任何政治施压都更有力量——他让吉田茂自己选择了和平道路,而非被迫服从。

父女俩的对话最终指向一个残酷真相:俊仁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战争机器的制约。

服部卓四郎等右翼将领若掌权,必然重启军国主义,而吉田茂是当时倭国和平宪法的主要维护者。

俊仁举报服部,表面上是"正义之举",深层逻辑却是"保护吉田茂=保护倭国不重返战争"。

他的"博爱"本质,是防止人类因仇恨而自我毁灭。

吉田茂女儿的话无意间道破了天机:俊仁不是在"帮助"谁,而是在阻止整个人类文明走向疯狂。

俊仁的存在证明:当一个人不被仇恨或权力腐蚀时,他的行动反而能最有效地维护和平。

这一刻,吉田茂终于明白:

真正的"神"不是用来崇拜或利用的,而是用来提醒人类——我们本可以不必如此仇恨彼此。

而俊仁亲王的"神性",恰恰在于他拒绝成为任何政治势力的工具,只忠于自己内心的慈悲。这种超越时代的智慧,或许正是战后倭国最需要的答案,也是所人类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