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邪恶大番薯(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最新章节。

从御书房出来,走在漫长的宫道上,周桐的心情并不轻松。

他深知,古代君王若真心想留人,有的是手段,根本不会在意臣子个人的意愿。

沈渊今日如此好说话,一方面可能是确实欣赏他那点“奇技淫巧”,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目前局势下,他的离开对皇权稳固并无大碍,甚至可能更利于沈怀民独立成长。

但帝王心术,深不可测,他必须想好完全的退路。

“不过现在嘛……”周桐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当务之急,是赶紧趁那个‘邪恶大番薯’还没溜,想办法再跟他整一出!”

与此同时,欧阳府内,和珅与沈怀民、欧阳羽的商议也已接近尾声。

这次会谈,沈怀民的沉稳谋略、欧阳羽的深远见识,都让和珅刮目相看;而和珅在资源调配、人情世故上的圆滑周到,也同样赢得了沈怀民和欧阳羽的认可。

三方就蜂窝煤项目的推进达成了初步共识,气氛颇为融洽。

和珅长长地松了口气,感觉事情终于走上了正轨,心情舒畅地告辞出来。

他刚走到前院,正准备离开,旁边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和大人?”

和珅转头看去,只见徐巧正从廊下走来,见到他,连忙敛衽行礼。

和珅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不掺杂利益的温和笑容,感慨道:“是徐姑娘啊。不必多礼。看到你如今安好,本官也就放心了。你……是个有福气的。”

他这话倒是发自内心,当年徐家落难,他曾暗中给予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关照(如让人减轻镣铐、送些干净吃食),并非图报,只是于心不忍。人在最落魄时方能见真心,徐巧一直记得这份雪中送炭之情。

徐巧再次盈盈一礼,语气真诚:“当年家道中落,蒙难之时,多谢和大人暗中照拂之恩。此情,妾身一直铭记于心。”

和珅看着她,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正欲再说些什么,却不料,这一幕落在某个刚刚回府、心思各异的“宠妻狂魔”眼里,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周桐刚进府门,远远就看到和珅那胖硕的身影站在院里,而他的巧儿正在对方面前低着头,似乎在说着什么。在和珅视角是正常的寒暄与感慨,在周桐视角就成了——好你个邪恶大番薯!

趁我不在,又拦着我的香喷喷巧儿想干嘛?好好好!原本坑你还有点心理负担,现在看来,根本没必要!

他立刻调整表情,换上热情的笑容,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哎呀!和大人!您还没走呢?可是与殿下、师兄商议出了什么好章程?”

和珅见到周桐,笑着拱手:“周老弟回来了?正是,初步方案已定。老弟真是娶了位贤惠的好妻子啊!”他这话本是真心夸赞。

周桐皮笑肉不笑地应道:“那是自然!”随即,他一把拉住和珅的胳膊,将他带到一旁角落,压低声音,做出一副神秘兮兮又带着关切的样子:

“老哥!有个事得赶紧跟你说!陛下那儿……刚才似乎有点不高兴啊!”

和珅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忙问:“啊?怎么回事?陛下因何不悦?”

周桐开始了他模棱两可的表演,皱着眉头:“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就隐约听到陛下提起那银子的事情……好像……对数目或者来源,有点疑虑?”

他观察着和珅的脸色,继续添油加醋,“哦对了!陛下还特意问了一句,说‘和珅今日在欧阳府商议得如何?让他有空也来跟朕仔细说说!’”

周桐故意把语气模仿得带着点沈渊那种不容置疑的味道。

和珅一听,冷汗“唰”就下来了。难道是自己理解错了圣意?陛下赐下的五千两“补偿”,自己挪用了两千两给周桐充面子,实际上只打算出一万一千两,陛下因此不满了?还是说……自己之前哭穷哭得太狠,陛下起了疑心?

他越想越慌,赶紧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都带了点颤:“多…多谢老弟告知!这…这可如何是好!”

周桐紧紧握住他的手,表情那叫一个“情同手足”:“老哥!咱们这关系,我能不告诉你吗?你赶紧的,现在立刻进宫!见到陛下,一定要合并一下,仔细说,事无巨细地把今天商议的结果,还有你的难处,你的忠心,统统说出来!一定要表现出你的兢兢业业,绝无二心!”

和珅此刻心乱如麻,只觉得周桐句句在理,是为他着想,连连点头:“是是是!老弟所言极是!老哥我这就去!这就去!” 他也顾不上多想,匆匆向周桐拱了拱手,便脚步慌乱地转身,再次朝着皇宫方向赶去。

周桐看着和珅那略显肥胖、此刻却跑得飞快的身影消失在府门外,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坏笑。

他原本甚至打算去和府门口蹲点,等和珅回来就把他拖去工部,借口讨论细节,折腾他一晚上,反正自己不用上朝,有的是时间跟他耗!

这时,徐巧走了过来,有些担忧地小声问:“桐哥哥,陛下突然召你入宫,没什么事吧?”

周桐拉过她的手,关切地反问:“没事,就是说了一下煤炭的事情。对了,巧儿,刚才那个…和珅,他没欺负你吧?”他还是有点不放心。

徐巧连忙摇头,解释道:“和大人没有欺负我。他只是…看到我,想起了旧事,说了几句感慨的话。说起来,当年我们家落难时,和大人还在刑部,曾暗中让人关照过我们,减轻了父亲的镣铐,也送过一些吃食…虽然后来…但那份恩情,我一直记得的。”

周桐听完,顿时愣住了。

啊这……

自己好像……错怪好人了?

虽然和珅大概率是出于各种复杂心态才做的那些事,但客观上确实对落难的徐家有过帮助。

他摸了摸鼻子,心里有点小尴尬,但随即又自我安慰:没事没事!反正就是让他去陛下那儿汇报一下工作嘛,他本来也是要去的!嗯,很好,就是这样!看在他以前帮过巧儿的份上,那去他家门口蹲点“加班”的计划就取消了吧!

他成功地说服了自己。

约莫两柱香之后,御书房内。

沈渊刚批完几份奏折,正准备歇息片刻,就见胡公公进来禀报:“陛下,户部侍郎和珅求见。”

沈渊一愣,放下朱笔,有些莫名其妙:“他怎么又来了?周桐又问他要钱了?”

胡公公低头:“奴婢不知。”

“宣他进来。”

和珅几乎是弯着腰小跑进来的,一进来就“扑通”跪下,声音带着惶恐:“臣和珅,叩见陛下!臣……臣奉旨前来禀报!”

沈渊更疑惑了,挑眉问道:“奉旨?朕何时又传旨给你了?”

和珅抬起头,一脸茫然:“啊?陛下……您没叫臣来详细禀报今日在欧阳府商议蜂窝煤一事的进展吗?”

沈渊看着和珅那副又慌又懵的样子,再联想到周桐刚才离开时的神情,瞬间明白了过来。他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失笑摇头,指了指和珅,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又好笑的意味:

“好你个和珅……还有周桐那小子……唉,这小子,还真是睚眦必报,一点亏都不肯吃。”

他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也罢,来都来了。既然周桐‘帮’朕把你叫来了,那你就说说吧,今日在欧阳府,具体商议得如何?”

和珅:“……臣,遵旨。”

他此刻心里五味杂陈,只能一边组织语言,一边在心里再次将周桐翻来覆去地“问候”了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