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一号消炎药(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朕今天深有所得,不虚此行。”光绪重重点头,真心赞道:“这里有太多值得朝廷学习的地方,朕决定让朝廷的官员分批来这里学习,虽然这里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朝廷,但只要有所启发,有了些许朦胧的想法,就不白来。”光绪抬手虚点着戈辉:“你们摸着石头过河,朕就摸着你们过河。”说完,爽朗地笑了。

光绪又指着协理大臣那桐:“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回去和袁卿(袁世凯)一起,先组织二十人过来看看,以一个月为期,看看效果。哪怕是盲人摸象,也得先摸过才行啊!”

“臣,记下了,回京后立即安排。”那桐立即领旨。

戈辉立即表态:“特区全力配合,还会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经验,举办学习班倾囊相授,让他们把大象的全身摸过之后,再送他回去。”

戈辉肯定是举双手赞成啊!因为他们是来消费的,还是高端消费群体,走的时候,肯定不会空手回去,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

光绪眼神复杂地看着戈辉,尾大不掉的奸臣非他莫属,但他干的事儿,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这样的忠臣少有,却也是只能顺毛撸的烈马。

“今天就到这儿!戈卿和朕同车,朕有话问你。”说完向门外走去。

戈辉、张百熙、那桐,紧随其后。

光绪从王大志家出来,直接走出院子,然后钻进了龙旗盛世。

戈辉随后从另侧坐进龙旗盛世,一种以明黄色为主色调的宫廷感扑面而来,讲真话,这是戈辉第一次坐进龙旗盛世。这辆车是慈禧太后的座驾,临时给光绪帝使用。

光绪并没有立即咨询戈辉,而是对着车窗外出神,显然是在思考。

良久,光绪问道:“朕,有意仿照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你觉得呢?”

戈辉当然知道大清最后几年是什么样的,但因为自己的横空出世,基本改变了大清的结局,他所熟知的历史已经不具备参考价值了,斟酌了再三之后,说道:“两千年的中央帝制,能存续两千年,强大的生命力证明,它并不是不好。我大清的问题,不是中央帝制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是我们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问题。”

“没跟上发展的脚步,朕认可,但是……”光绪犹豫了一下,叹气道:“你继续。”

戈辉继续道:“我说过,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就是钱的问题。更直白的说,朝廷没有处理好钱的分配问题。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权力,你让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怎么活,生活还有希望吗?没有,只剩下绝望,活不下去的时候,会怎样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根据?”光绪的呼吸变得粗重,他不理解。

戈辉淡淡一笑,并没有回答光绪的问题,继续说自己要说的:“如果我连饭都吃不上,我不会爱这个朝廷,哪怕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有人主动为英法联军带路,因为烧的不是他们的园子,却是用他们的民脂民膏修建的。八国联军在北京巷战的时候,也有人为联军带路。因为红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却需要交钱给红墙里面。他们是陛下的子民,陛下坐在这样的车里,他们却食不裹腹。”

“这是朕的错吗?他们是今天才这样的吗?”光绪表情扭曲着问道。

“臣没说是陛下的错,毕竟陛下才刚刚接手朝政,但陛下姓爱新觉罗,这个责任,您不担也得担。”戈辉不客气地说道:“还要请陛下明白,如果绝大部分的百姓,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那肯定是朝廷的问题,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的问题,而陛下,就坐在百分之二十的塔尖上。”

“朝廷的问题……”光绪喃喃道。

“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改朝换代就不远了,这决不是臣危言耸听,两千年来已经无数次验证过了。”戈辉淡然地说道:“说句不好听的话,翻遍二十四史,总结就两个字——吃人。我大清已经吃了两百六十几年了。”

“吃人……”光绪听后,浑身颤抖,双拳紧握,缓了几十秒后,问道:“朝廷应该怎么解决分配问题?”

“方法有三,但对朝廷来说,哪一个都不算良策。”戈辉说道。

“说说看。”光绪道。

“1、朝廷努力发展经济,当绝大部分人都有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时,朝廷就成功了。”戈辉直接下结论:“根据朝廷现在的情况,这个很难做到。”

光绪默默地点头:“现在的朝廷,确实很难做到。”

“2、朝廷主导,强行重新分配土地,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分得土地,他们就能坚强地活下来,就不会有其它的想法,朝廷就会一直稳定下去。”戈辉同样给出结论:“这个陛下肯定做不到。”

光绪重重地点头:“朕确实做不到。”

“3、就是肢解问题,让整个朝廷的问题,变成大小不一的地方性问题。就像我这里,我自己解决这里的问题,陛下不会操心这里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因为这不是陛下的问题。”戈辉最后给出结论:“这样的分封制,陛下成了周天子,这不是陛下想要的。”

“真的没有第四条路吗?”光绪不甘心啊。

戈辉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想仿效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也不是不行,这条路……成了,王朝永续,陛下从此垂拱而治,不成,王朝终结,皇室结局不好讲。两千年的中央帝制,就没有孕育出一块君主立宪的土壤,介时牛鬼蛇神集体出洞,群魔乱舞,后果不敢想象。”

“真的不行吗?”光绪满心的不甘:“朝中的那些大臣们,都在说立宪的好处,说日本就是在立宪之后,走向强大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洋人的制度,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走出一条新路。”戈辉幽幽道:“日本能够立宪成功,是因为日本天皇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权力,在日本列岛的历史中,天皇一直扮演着周天子的角色,是人形木偶,立宪,不过是再一次从法律层面,强调了天皇的周天子角色罢了。”

戈辉扭头看向光绪,发出灵魂之问:“陛下,真想做周天子吗?”

“是啊!朕是想做周天子吗?”光绪喃喃自问,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扭头问戈辉:“你说的就全对吗?你也不过二十七岁,你走的路没那些老家伙过的桥多,你经历的,你学过的,朕调查得一清二楚,谁给你的勇气敢这样下结论?”光绪激动地说完,面色通红,拧着眉毛盯着戈辉。

“陛下说的没错,就是这样的我,区区三五年,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建立了初级的军事工业,建立了蒸蒸日上的特区,钱粮自给自足,哪怕最穷的百姓,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信心。”戈辉淡淡一笑,轻轻摊手,坦然道:“我在修大清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铁路——朝锦铁路,计划修建大清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朝锦高速,计划建设全新的城市——新奉天。”

戈辉扭头看了一眼车窗外匆匆滑过的街景,扭回头继续说道:“我说的不一定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的,可能会变成错的,错的,也可能会变成对的。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什么也不做,顺其自然,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做出改变,结果难定,可能立即完蛋,可能死中求活,也可能变得更糟。”

轻轻叹了口气,戈辉继续道:“臣,并没有建议陛下做什么,臣,只是谈了自己的看法。正如陛下所说,臣也才二十七岁,走的路没有那些老家伙过的桥多,臣,想不出朝廷一直存续的出路在哪里,需要陛下和朝中的大臣们,齐心协力,勇敢地趟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生路。也请陛下相信,臣不会背叛陛下,不会背叛国家,北方,不会成为陛下的负担,不会成为陛下的麻烦。”

呵呵……光绪笑了,然后道:“如果朕要你助朝廷一臂之力,帮助朝廷走出困境呢?”

戈辉直接摇头,回答的十分干脆:“帮不了。”

“为什么?你刚才说的那些,需要投入大量的国家建设债券,说明你不差钱,为什么不能用于朝廷,别忘了,你的特区总督是朕给的。”光绪注视着戈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