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西燕三姓将军高盖:快闪选手在五胡十六国的夹缝里蹦迪(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七绝?记西燕将领高盖》
并州带甲执筹精,三易旌旗帐未明。
乱世拨珠空计较,洪涛覆局玉枰倾。
一把染血的刀,决定了两个慕容老板的命运,也开启了高盖的“职场”魔幻之旅。
公元384年,长安城外西燕军营里,谋臣高盖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瞅着刚愎自用、动不动就“杀无赦”的新老板慕容泓,又偷偷瞄了眼旁边那位颜值爆表、自带“前秦天王男宠”传奇BUFF的慕容冲,手指头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剑的剑柄。几个月前,前秦苻坚在淝水被东晋胖揍成“苻跑跑”的消息传来,被强行“搬家”到关中的鲜卑人瞬间沸腾了——回家的机会来了!慕容泓趁机摇旗呐喊,呼啦啦聚起十几万人,在西边整了个“分店”燕国,史称西燕。
此刻,高盖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敏锐地嗅到了慕容泓政权那股子“药丸”的气息。一个大胆的KPI优化(物理层面)计划在他脑海里成型:换老板!刀刃,已在无声中悄然出鞘……
一、乱世开局:西燕“草台班子”与高盖的“天使投资”
话说淝水之战那惊天一败,让前秦天王苻坚的帝国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稀里哗啦碎了一地。那些被苻坚“请”到关中看大门(实为监视)的鲜卑慕容部,日子过得憋屈,天天想回东北老家撸串。太元九年(384年),前燕皇弟慕容泓一看时机成熟,在华阴(今陕西华阴)振臂一呼:“老乡们,跟我回家!”好家伙,瞬间集结十万大军(水分肯定有,但声势吓人),建元“燕兴”,西燕这家“创业公司”就算正式挂牌开张了。
在这场鲜卑复国大戏的群演里,高盖同学闪亮登场(虽然史书没交代他具体啥时候入伙、老家哪儿的)。这位神秘人物一出场就不是路人甲,直接混进了董事会核心圈。慕容泓这位新CEO,上任三板斧砍得有点飘:执法严苛,动不动就搞“末位淘汰”(物理版),搞得底下员工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高盖作为资深“HR”,眼神毒辣,立刻发现了潜力股——慕容冲。这位小慕容同学,身份是皇太弟,血统高贵,更重要的是,他有个传奇标签:曾是苻坚最宠爱的“金丝雀”。这经历虽然听起来有点那啥,但在当时,反而给他增添了神秘色彩和话题度(毕竟跟天王睡过一个被窝)。高盖私下跟小伙伴们分析:“慕容泓老板吧,威望差点意思,管理风格太‘狼性’,容易翻车。反观慕容冲,身份硬,形象好(颜值即正义),群众基础说不定更好,投资他,回报率高啊!”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适合搞事情的夜晚,高盖联合另一位“合伙人”宿勤崇(也是个狠角色),干净利落地把CEO慕容泓给“优化”掉了。动作之快,流程之简洁,堪称古代版“闪电裁员”。慕容冲就这样被“众望所归”地推上了龙椅(或者说马鞍)。高盖这笔“天使投资”瞬间套现,喜提西燕尚书令(相当于丞相兼人事总监)的顶级职位,走上了人生小巅峰。西燕的龙椅,屁股还没坐热乎就换了主人,而高盖,则成功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华丽转身”。
二、长安鏖战:高将军的“反向锦鲤”体质
慕容冲上位,口号喊得震天响:“打进长安城,活捉苻跑跑!”西燕大军嗷嗷叫着就朝长安扑了过去。作为新晋CEO的心腹重臣,高盖自然得身先士卒,披挂上阵,亲自带着兄弟们去跟前秦的“保安队”(残余势力)死磕。然而,战场这个大舞台,很快就暴露了高将军的“独特”属性——仿佛自带“反向锦鲤”光环。
夜袭长安南城(384年秋):开头还挺美,趁着夜色摸过去,偷袭成功!高盖正想叉腰笑一会儿,结果前秦的“保安队长”左将军窦冲和“保安副队长”前禁将军李辩反应贼快,立刻组织反扑。西燕军被揍得哭爹喊娘,八百多人当场领了盒饭。最恐怖的是,长安被围太久,城里早就断粮了,饿红眼的秦军一看这么多“外卖”送上门,居然……“分食其尸”!这画面太美不敢想。高盖的首秀,从“小胜”秒变“惊悚片”。
成贰壁之战(385年正月):这次对手是前秦太子苻宏(苻坚的儿子)。高盖带着兄弟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结果……在成贰壁(今陕西不详,可能在长安附近)被苻宏按在地上摩擦,三万西燕士兵血染黄沙,场面一度非常惨烈。高盖的“常败将军”头衔开始闪闪发光。
新平惨败(385年十月):这是高盖军事生涯的“滑铁卢Plus”。慕容冲大概觉得高盖老打败仗是运气不好,这次给他配了五万精锐(西燕家底不薄啊),让他去教训另一个新冒出来的“友商”——后秦的老板姚苌(苻坚曾经的部将,趁乱自立)。战场在新平(今陕西彬县)以南。结果,高盖同志再次稳定发挥,被老谋深算的姚苌打得全军覆没!五万人马,说没就没了。这已经不是“反向锦鲤”,简直是“黑洞”体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连串的“非酋”表现,让高盖在军中的威望如同长安城的粮价——直线下跌,跌穿地心。更讽刺的是,此时坐镇后方的慕容冲老板在干嘛呢?他正沉迷在刚占领的阿房宫(前秦修的离宫)里,跟他的漂亮小姐姐们(史载慕容冲在阿房宫“乐之”)开Party呢!整个西燕高层,弥漫着一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末日狂欢气息。连当时还是个十三岁小屁孩的慕容盛(慕容冲的侄子,后来的后燕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偷偷跟他叔慕容柔吐槽:“自古能统军打仗的将军都得是天才吧?我看咱这位冲叔(慕容冲)不像那块料啊,他这位置,我看悬!” 童言无忌,往往一语成谶。
三、权力过山车:西燕“皇位大甩卖”与高盖的“极限跳槽”
时间嗖的一下到了386年。这一年,绝对是十六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魔幻”的年份之一。西燕这家“公司”,上演了堪称史上最疯狂的“CEO更迭秀”——一年之内,换了五位君主! 速度之快,让吃瓜群众都来不及记住老板的脸。
就在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慕容家の狼人杀”如火如荼上演时,我们的主角高盖在干嘛呢?还记得他的新平惨败吗?五万精锐打水漂了!回到大本营,面对慕容冲挂掉后的一片混乱和接下来不断上演的“老板速成班”,高盖的小心脏估计都提到嗓子眼了。他看着那些慕容家的龙椅(马扎)轮流坐,一个比一个死得快,心里估计直打鼓:“这公司要黄!股票(脑袋)要跌停!”
于是,高盖作出了一个让当时人都可能惊掉下巴,但事后看无比“明智”的决定:跑路! 他带着新平惨败后仅存的残兵败将,不是逃回西燕那个“绞肉机”,而是径直走向了老对手——后秦老板姚苌的军营!面对曾经打得自己满地找牙的姚苌,高盖坦然递上“简历”(投降书)。姚苌一看,乐了:哟,西燕的尚书令,高级人才啊!欢迎加入!于是,高盖瞬间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惊天大逆转,从西燕的“败军之将”摇身一变成了后秦的散骑常侍(皇帝的高级顾问兼贴身秘书,地位清贵)。这波“极限跳槽”,堪称十六国版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变节”二字能概括的,这是乱世顶级生存大师的华丽操作。 当西燕陷入“主骄臣叛,你杀我我杀你”的死亡螺旋时,高盖的果断抽身,简直是对“良禽择木而栖”的生动演绎。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收养的义子杨定——这位仁兄身份也不简单,是苻坚的女婿(驸马爷)。高盖新平大败后,杨定一看义父都跑路了,自己留在西燕肯定没好果汁吃,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一路狂奔到陇右(甘肃东部)。这位杨驸马爷生命力顽强,能力也强,后来竟然在仇池(今甘肃西和县一带)自立为王,开创了后仇池国!高盖这复杂的人际网络,无意间竟然催生了一个新政权,这“蝴蝶效应”玩得也是没谁了。
四、历史夹缝里的“滑溜泥鳅”:实用主义者的生存哲学
在传统道德标杆立得笔直的史家笔下,高盖这种“三姓家奴”(慕容泓、慕容冲、姚苌)的行为,妥妥地被钉在“反复无常”的耻辱柱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评价这类人,语气那是相当不客气。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代入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早上称帝晚上埋”的五胡十六国修罗场,高盖的选择,反而透露出一种冰冷而高效的乱世生存智慧。
杀慕容泓立慕容冲: 这绝非简单的弑君篡位。高盖精准地预判到了慕容泓严苛统治的巨大风险(内部不稳),并选择了在当时鲜卑部众中可能更具号召力(血统+传奇经历)的慕容冲。这是对政权稳定性的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风投”。虽然慕容冲后来也翻车了,但高盖当时的判断有其合理性。
屡败屡战的长安鏖战: 虽然战绩实在拿不出手(反向战神实锤),但高盖作为军事统帅,在遭遇重大挫折(如南城夜袭惨败、成贰壁大败)后,并未彻底崩溃或撂挑子,仍然坚持在前线(直到新平惨败)。这份在逆境中挣扎的“韧性”(或者说“头铁”?),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军人本色吧?毕竟长安之战整体对西燕来说,最终是成功的(慕容冲攻占了长安)。
投降后秦: 这是高盖人生最关键、也最体现其“智慧”的一步。当西燕内部陷入疯狂的自相残杀(一年五易其主),已是“群怨交集,众叛亲离”,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此时不跑,更待何时?难道留下来给慕容家陪葬,当个“忠臣”牌位?高盖选择了“止损”,投奔了一个相对稳定且有前途(姚苌后来确实站稳了关中)的新平台。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审时度势”。
高盖的政治生涯,活脱脱就是一面映照四世纪中国北方权力游戏潜规则的多棱镜。他没有慕容垂那种重建后燕、威震河北的雄才大略(那是真正的大佬),也不像苻登那样为了前秦正统死磕到底直至战死(那是悲情英雄)。他更像一条在历史夹缝里努力求生的“滑溜泥鳅”,用灵活到近乎“油腻”的身段,在乱世的风暴眼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当慕容永最终在长子(今山西长治)平定西燕内乱,建立相对稳定(但也不长命)的政权时,高盖早已在后秦的朝堂上,穿着新工服,喝着新茶水,悠然地开启了他的“再就业”生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尾声:泥鳅的哲学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长安城的宫墙上,慕容氏的血迹可能还没干透呢,高盖已经淡定地换上了后秦的崭新官袍。老板姚苌可能半开玩笑地问他:“高爱卿啊,听说你以前可是西燕的顶梁柱,现在在我这秦朝上班,心里头……踏实不?” 高盖捋了捋胡子,一脸“我都是为了大局”的表情,深沉地回答:“以前伺候慕容家,现在服务姚秦,说到底,不都是为了让这乱世里的老百姓,能有个片瓦遮头,少受点苦嘛!” (“昔侍慕容氏,今事姚秦,皆为使乱世之民得片瓦遮头耳。”) —— 听听,这觉悟!这格局!瞬间把自己的“跳槽”行为拔高到了“心系苍生”的境界。甭管真心假意,这话说得确实漂亮,让新老板听着也舒坦。
十六国的漫天烽火终于散尽,后世那些拿着道德放大镜的史官们,对高盖这种“三姓家奴”的履历,自然是口诛笔伐,恨不得在他名字旁边标注上“反复小人”四个大字。但是,当我们回头细数那个疯狂到“一年内龙椅上换了五个屁股”的奇葩年代,再看看那些死抱着“忠义”牌坊不放、最终化作荒原枯骨的将领们(比如苻登手下一批死忠),高盖这条“滑溜泥鳅”的实用主义生存哲学,就显得格外……嗯,有效。他也许永远成不了光芒万丈的英雄,也写不进忠臣传的第一页,但他绝对是那个修罗场里,最懂得如何在刀尖上跳舞、并最终活着跳下舞台的现实主义生存大师。在“活下来”这个终极命题面前,他的答卷,堪称“泥鳅派”的满分范文。
后记:《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刺西燕将高盖》
【水仙子】
前秦帐下拜将军,西燕阶前作股臣。
旋翻血掌持新刃,王袍溅旧痕。
夜藏降表装豚,匍姚阵,叩虏秦。
笑煞人!三姓功勋,九转猢狲。
【折桂令】
问何曾、半点人魂?戟指同袍,旗卷残云。
春叛东庭,秋投北虏,冬卖南邻。
如鹑鸟、惊惶择木,似饥蝇、逐臭逡巡。
高盖遮身,自诩通神。
看尔算尽机玄,终化作、粪土微尘,剩唾骂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