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见缝插针(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最新章节。

江泉市政府大楼内的空气,仿佛总带着一种无形的张力。周海洋书记介入后,表面上的疾风骤雨已然平息,但那种暗流涌动的压抑感却愈发浓重。秦风像往常一样处理着公务,批阅文件,主持协调会,听取汇报,神色平静如水。但他敏锐地感知到,赵达康那边并未真正偃旗息鼓,那双眼睛仍在暗处冷冷地注视着,寻找着下一个可供下手的缝隙。而杨小波,这个他最得力的助手,依然是对方眼中那枚最容易拔除的“钉子”。

调令虽被周海洋无形中按下,但隐患未除。只要杨小波还是以借调身份留在副秘书长的岗位上,赵达康和孙耀东就随时可以找到新的借口,用一纸公文将他调离,比如“基层锻炼期满,返回原单位”、“重要岗位轮岗需要”,届时即便秦风反对,也难有充足理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杨小波的身份“扶正”,纳入市政府办公室的正式编制序列,才能斩断对方这最直接、也最阴损的一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秦风,早已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机很快出现。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老科长到了退二线的年龄,即将办理手续空出位置。综合科负责文稿审核、会务组织、信息报送等核心业务,地位关键,科长一职虽级别不高(正科级),却是实打实的要职。这个位置的空缺,必然会引起各方关注和争夺。

按照惯例,此类岗位的人选,通常由市政府秘书长周伟(赵达康的人)提出初步建议,征求分管副秘书长(秦风)意见后,报常务副市长孙耀东和市长赵达康审定。如果按部就班,周伟大概率会推荐一个亲信上来,秦风若强行反对,势必引发正面冲突,正中赵达康下怀,显得他秦风“争权夺利”、“不顾大局”。

秦风没有急于动作。他先是让杨小波更加低调、勤勉地工作,将手头负责的文旅项目相关文稿、协调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尤其在几次大型活动筹备中表现出色,赢得了秘书长周伟几句不痛不痒的“口头表扬”。同时,秦风在与周伟沟通工作时,看似无意地提及:“小杨这段时间成长很快,到底是年轻人,有冲劲,能吃苦,放在综合科这种锻炼人的地方磨一磨,未来可期。”话语轻描淡写,却像一颗种子,悄悄播撒在对方心中。

另一方面,秦风利用一次向周海洋书记汇报项目进展的机会,在谈完正事后,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办公室综合科的老王要退了,这个岗位承上启下,很重要。秘书长那边正在物色人选,希望能选个文字功底扎实、协调能力强的年轻人顶上去,确保工作不断档。”他没有提杨小波的名字,只是强调了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年轻人”和“能力”两个关键词。周海洋听后,只是“嗯”了一声,未置可否,但秦风知道,这个信息已经送达。

老科长正式退休的日子临近。秘书长周伟果然拿着两份候选人材料来找秦风“商量”。一份是综合科的副科长,资历老,但能力平庸;另一份是其他科室的骨干,文笔尚可,但协调能力一般。两人都是周伟那条线上的人。

周伟笑着说:“秦市长,您看这两个人选怎么样?综合科任务重,得找个能扛事的。您分管这一块,听听您的意见。”

秦风接过材料,仔细看了看,没有立刻表态。他沉吟片刻,放下材料,语气平和地说:“秘书长考虑得很周到。这两个同志都不错。不过,”他话锋一转,“我最近观察,觉得杨小波这个年轻人,倒是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周伟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秦风不给他插话的机会,继续道:“小杨跟着我处理文旅项目,你也看到了,大型活动的方案、向省里的汇报稿、还有跟各部门的协调,都完成得很出色。文字功底、协调能力、还有那股认真劲儿,都符合综合科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他本身就是从综合科借调上来的,对科室业务熟悉,上手快,能确保工作平稳过渡。资历嘛,是浅了点,但我们不就是要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吗?这也是周书记一贯强调的。”

他一番话,句句在理。先是肯定杨小波的能力和业绩(有目共睹),再点明其与岗位的匹配度(业务熟悉),最后上升到“重用年轻干部”的政治正确高度(搬出周海洋),让周伟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尤其是最后一句,看似随口一提,实则分量极重。

周伟眉头微蹙,试图挣扎一下:“秦市长说得有道理。不过小杨毕竟是借调身份,直接提拔科长,程序上…是不是先解决他的编制问题更稳妥?”

秦风早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对:“程序不是问题。可以先任命代理科长,主持工作。他的编制问题,办公室打个报告,走个调动程序,我相信组织部和编办都会支持我们引进优秀人才。特殊岗位,特事特办嘛,都是为了工作。”

他堵死了周伟的退路,将“程序问题”化解为可操作的“技术问题”,并再次强调“为了工作”这个无可指摘的大前提。

周伟看着秦风平静却坚定的眼神,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且理由充分,难以硬顶。他权衡利弊,若强行否决,势必与秦风正面冲突,传到周海洋那里,自己也不占理。不如顺水推舟,做个顺水人情,还能维持表面和谐。

于是,他脸上重新堆起笑容:“还是秦市长眼光独到,知人善任!您这一说,我也觉得小杨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按您的意见,我先把他作为建议人选,向孙市长和赵市长汇报?”

“好,辛苦秘书长了。”秦风微笑点头。

周伟将杨小波作为综合科科长的建议人选,附上其工作表现材料,呈报给常务副市长孙耀东和市长赵达康。

孙耀东看到名单,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嗅到了秦风布局的味道。他拿着材料去找赵达康。

“市长,您看这…周伟报上来的人选是杨小波!这明显是秦风在搞鬼,想把他秘书钉死在这里!”孙耀东语气急切。

赵达康面色阴沉地翻看着杨小波的材料。平心而论,材料上的业绩确实漂亮,挑不出什么硬伤。他沉默半晌,狠狠吸了一口烟,吐出浓重的烟雾。

“周伟这个滑头!肯定是顶不住秦风的压力,或者…得到了什么暗示。”他冷声道,“现在周海洋盯着,我们如果毫无理由地否决一个业绩突出、岗位匹配的年轻干部,反而落人口实,显得我们心胸狭窄,打压人才。”

“那就这么让他得逞了?”孙耀东不甘心。

“急什么?”赵达康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提拔一个科长而已,改变不了大局。反而让秦风觉得我们退让了,麻痹他一下。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这个杨小波,既然留在眼皮子底下,更方便我们‘关照’他!同意!让组织部走程序!”

赵达康最终在文件上签下了“同意”二字。他选择暂时隐忍,以退为进。

任命文件很快下发。杨小波被正式任命为江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试用期一年)。消息传出,在市政府内部引起不小震动。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秦副市长的一次漂亮反击,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并在核心部门钉下了一颗钉子。

任命宣布当天,秦风把杨小波叫到办公室。

杨小波心情激动,却也带着几分不安:“市长,谢谢您的信任!但我怕…这个位置太敏感,会不会给您带来更多麻烦?”

秦风看着他,目光沉静:“小波,这个位置不是奖赏,是责任,更是战场。你坐在那里,就要拿出配得上这个岗位的能力和担当。工作上,要更加严谨细致,凡事按规矩办,让人挑不出毛病。言行上,要更加低调谨慎,戒骄戒躁。你要记住,现在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等着你犯错。”

“我明白!请市长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杨小波挺直腰板,郑重承诺。

“去吧,把工作交接好,尽快进入角色。”秦风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