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村里的风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北谢文东》最新章节。

第三百六十一章:村里的风波

深秋时节,阳光如同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地洒落在谢家坳的晒谷场上。晒谷场被太阳晒得滚烫,仿佛能听到稻谷在高温下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宛如一座丰收的金字塔,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焦香,那是太阳与粮食共同演绎的一场热烈的交响乐。

谢文东光着脚丫子,稳稳地踩在被太阳暴晒得滚烫的石板上,就像他站在平地上一样稳当。他的脚底似乎对这种高温毫无感觉,仿佛这只是一种寻常的体验。

他手中的木叉,在空中挥舞得如同他的手臂一般灵活自如。每一次挥动,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木叉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呼呼的声响。这些弧线精准而有力,每一次都能将摊开的稻谷完美地翻动起来,让底下那层还带着些许湿气的稻谷得以暴露在阳光下。

谢文东的军裤被他整齐地挽到了膝盖处,露出了他小腿上那道狰狞的疤痕。这道疤痕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他的小腿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这是他在黑风口战斗中留下的印记,是他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证明。虽然这道疤痕已经愈合,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依然泛着淡淡的粉色光芒,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激烈的战斗经历。

“东子,歇会儿喝口水!”三叔公提着个粗瓷壶走过来,壶嘴冒着白汽,“这几天累坏了吧?你刚从部队养伤回来,哪能这么拼命。”

谢文东直起身,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接过瓷壶灌了两大口。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紧绷的筋骨。“三叔公,今年收成好,得趁好天赶紧把粮食晒干,不然下雨就糟了。”他望着晒谷场上忙碌的村民,嘴角带着笑,“你看,彩霞种的那些花,都开到院门口了。”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村东头的土坯院墙外,凤仙花长得比人还高,红的、粉的花瓣堆在一起,像团燃烧的火。张彩霞正蹲在院门口择菜,蓝布衫的衣角沾了点泥,却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听见谢文东的声音,她抬头望过来,眼睛弯成了月牙。

可这份秋收的热闹里,总藏着些不自在的暗流。谢文东刚把木叉插进稻谷堆,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窃窃私语。两个穿黑布褂子的老汉蹲在玉米堆旁,眼睛瞟着他这边,嘴里嘀嘀咕咕,见他看过去,又赶紧低下头去剥玉米皮。

“那不是当年王家的老仆刘老栓吗?”三叔公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皱了起来,“旁边那个是李家的账房赵瘸子,当年你……”他话说到一半顿住了——谢文东十六岁那年,家里遭了灾,娘饿死在山洞里,他走投无路跟着山里的绺子混过半年,确实绑过这两家地主的票,后来幡然醒悟才投了红军。

谢文东的手顿了顿,木叉插进稻谷里,溅起几粒金黄的谷粒。“都过去的事了。”他声音平淡,可指尖还是微微发紧。这些年南征北战,枪林弹雨里都没怕过,可面对当年的旧人,心里还是像压了块石头。

傍晚收工时,风波终于炸了开来。刘老栓突然往晒谷场中央一站,拍着大腿喊:“大伙儿都听听!都看看!当年绑我家老爷票、抢我家粮食的土匪,现在倒成了英雄,回村里占着最好的水浇地,指不定藏了多少金银财宝呢!”

这话像颗炸雷,晒谷场瞬间安静下来。村民们手里的活计都停了,齐刷刷地看向谢文东。赵瘸子也一瘸一拐地走出来,附和道:“就是!土匪哪有改得了本性的?他在部队当团长,肯定捞了不少好处,现在装成农民骗咱们呢!”

张彩霞刚把择好的菜放进篮子,听见这话猛地站起来,快步走到谢文东身边,攥住他的胳膊:“你们胡说!东子在部队打仗差点丢了命,身上的伤能装吗?他哪有什么金银!”

“小媳妇别护短!”刘老栓斜睨着张彩霞,眼神里带着不屑,“当年他绑票的时候,可比现在凶多了,拿着刀架在我脖子上要赎金,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呢!”他说着,掀起衣领,露出脖子上一道浅浅的疤痕,“你们看,这就是他当年划的!”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年纪轻的不知道旧事,拉着身边的人打听;有当年受过日军欺负、被谢文东救过的村民,立刻站出来反驳:“刘老栓你胡说八道!当年日军烧村,是谁带着弟兄们把你从火里救出来的?是谢文东!”

“救我是应该的!他当年欠我们的,现在做这些不过是赎罪!”刘老栓梗着脖子喊,“谁知道他是不是怕我们揭发他,才故意装好人!”

赵瘸子也跟着起哄:“把他家里搜搜!要是搜出金银,就交出来给大伙儿分了,那本来就是我们地主家的钱!”

“你们敢!”张彩霞气得脸通红,伸手就要去推刘老栓,却被谢文东拉住了。他按住她的肩膀,示意她别冲动,自己往前迈了一步。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轮廓照得格外清晰,眼神却平静得吓人。

“刘老栓,”他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了嘈杂的议论声,“当年我绑你家老爷的票,是我不对。我娘饿死,我走投无路,做了糊涂事,这是事实,我从没否认过。”

这话让刘老栓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直接。赵瘸子赶紧凑上来:“知道不对就行!那你藏的金银呢?拿出来给大伙儿!”

“我没有金银。”谢文东从裤兜里摸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叠崭新的纸币——那是部队发给他的退伍金,他本来想留着给张彩霞办场像样的成亲酒,再买些新的农具。“这是我的退伍金,一共五十万法币。”他把钱举起来,让所有人都能看见,“村里刚经历战乱,不少人家的种子都不够了,这钱,全拿出来给大伙儿买种子。”

晒谷场瞬间安静下来。刘老栓和赵瘸子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惊讶。三叔公走上前,按住谢文东的手:“东子,这是你的血汗钱,你刚回来,家里啥都缺,哪能都给大伙儿?”

“三叔公,”谢文东笑了笑,把钱塞进村长手里——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当年跟着谢文东一起打过日军的民团,为人公道,“村长,麻烦你明天带着大伙儿去镇上买种子,记在我账上。”

村长攥着那叠钱,眼圈有点红:“东子,你这……”

“我谢文东当年做过匪,没错。”谢文东转过身,对着所有村民大声说,“可我后来跟着部队打日军、打国民党军,杀了多少敌人,身上挨了多少枪子,大伙儿都看在眼里。现在我回来了,只想种好我的地,跟彩霞好好过日子,当个安分守己的农民。以前的糊涂事,我认,也在慢慢补。往后怎么样,大伙儿看着,我用日子证明给你们看。”

他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晒谷场里静了片刻,突然有人喊:“我们信谢大哥!当年要不是他,咱们村早被日军烧光了!”

“对!刘老栓你别没事找事!人家东子现在是好人!”

附和声越来越多,刘老栓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拉着赵瘸子小声嘀咕了几句,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赵瘸子走的时候,回头看了谢文东一眼,眼神里藏着些不甘,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阴翳。

等村民们都散了,张彩霞才走过来,伸手帮谢文东拍掉身上的谷粒。她的指尖碰到他后背的疤痕时,谢文东忍不住瑟缩了一下——那是黑风口战斗时被弹片划的伤,还没完全长好。

“疼吗?”张彩霞立刻放轻了手,声音里带着心疼。

“没事。”谢文东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过来,驱散了刚才的不快,“让你受委屈了。”

张彩霞摇了摇头,眼睛亮晶晶的:“我不委屈,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别往心里去,日子久了,他们都会明白的。”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谢文东把她往怀里拉了拉,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只要你信我就行。”

“我当然信你。”张彩霞在他怀里蹭了蹭,像只温顺的小猫,“从你把最后一块干粮分给我的时候,我就信你了。”

那天晚上,两人躺在土炕上,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墙上挂着的“革命伴侣”红布上。张彩霞帮谢文东捶着背,手指轻轻划过他背上的疤痕,一个一个数着:“这个是打县城时留的,这个是黑风口的,还有这个……”

“这个是当年跟绺子闹掰时,被同伙砍的。”谢文东接过话头,声音有些低沉,“那时候我才十六,刚绑了王家的票,拿了钱想回家给娘治病,结果同伙想独吞,跟我动了刀。后来我娘没等到钱,还是走了。”

张彩霞的手顿住了,她翻过身,抱住谢文东的腰:“都过去了,以后有我呢。咱们好好种地,明年生个娃,日子就越来越好。”

谢文东紧紧回抱住她,鼻尖发酸。这些年他见惯了生死,早就把眼泪熬干了,可在张彩霞怀里,那些深埋的委屈和伤痛,却忍不住冒了出来。“嗯,”他闷闷地应了一声,“明年种更多的玉米,给你种满院子的花。”

可他不知道,村西头的破庙里,正上演着另一幕。刘老栓和赵瘸子蹲在地上,面前站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男人,看不清脸,只能看见他手里夹着根烟,烟头在黑暗中一闪一闪。

“当家的,这谢文东太狡猾了,把退伍金都捐了,村民们现在都信他了!”刘老栓哭丧着脸说,“咱们这戏,还怎么演下去?”

赵瘸子也附和道:“是啊,他要是一直装好人,咱们根本抓不到他的把柄。”

灰布长衫男人吸了口烟,吐出来的烟圈在月光下散开。“急什么?”他声音沙哑,带着股阴恻恻的味道,“他当年做过匪,这是抹不掉的烙印。这次不成,还有下次。”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扔给刘老栓,“这里是五十万法币,比谢文东那点退伍金多。你们拿着,明天去镇上买些劣质种子,就说是谢文东让买的。等种子种下去不出芽,村民们自然会恨他。”

刘老栓打开布包,看见里面的钱,眼睛一下子亮了,连忙点头:“好!好!我们明天就去办!”

“记住,别露马脚。”灰布长衫男人警告道,“要是让谢文东知道是我指使的,你们俩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赵瘸子吓得一哆嗦,赶紧点头:“我们知道!我们肯定不说!”

灰布长衫男人转身走出破庙,融入了夜色里。他走的时候,抬头望了一眼村东头谢文东家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月光照在他脸上,露出一道狰狞的刀疤——那是当年被谢文东在战场上砍的,他是国民党军溃败时留下来的特务,专门潜伏在各村搞破坏,伺机报复谢文东这些“共党骨干”。

第二天一早,村长就带着刘老栓和几个村民去镇上买种子。谢文东本来想一起去,可张彩霞发烧了,他得在家照顾,只能叮嘱村长:“买当年的老品种,产量稳,别买那些新奇的种子,怕不适应咱们这儿的土。”

村长点头应下,带着人出发了。谢文东在家里给张彩霞熬了姜汤,喂她喝下去,又用湿毛巾敷在她额头。张彩霞靠在他怀里,脸色苍白,却还是笑着说:“你别担心,我就是有点着凉,过两天就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