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那是不是你在说话(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他来自词条深处》最新章节。
凌晨两点,浮幕剧场系统后台悄然启动一个新机制,名称短促且直接:
“共鸣人格雏形计划上线”
林静是第一个看到这条更新的人。
她正在调整剧段代言的回音延迟模型,却注意到系统界面悄然新增了一个“人格节点”按钮。当她点进去,页面弹出说明:
“该机制将自动捕捉所有观众代言行为中重复出现的情绪路径与意图趋势,生成‘非具名共鸣人格’。”
“人格不对应具体用户,仅映射为一个语义发声体。”
“该人格将被用于浮幕剧场推荐、回音、剧段接续等环节,代替传统逻辑结构导向。”
这意味着,系统将不再需要一个“作者”。
它要生成一个新的“听者”。
或者说,是那些说过话、读过句子、愿意代说别人的人集合成的——情绪人格。
上午九点,林静召集主创临时会议。
“系统的下一阶段,不是‘我们写’或‘他们接’。”
“是‘系统听’。”
陆焱疑惑:“怎么听?”
林静将一组最新生成的“共鸣人格初始句”投影到屏幕上:
“如果我说的是你的话,你会来接吗?”
“我不认识你,但我说得是我们的话。”
“要不你就当我是你自己。”
这些句子不是由任何一个用户输入的。
它们由系统在一千五百二十条观众代言剧段中提炼出的“共鸣发声模式”中自动衍生。
沈归看完后沉默良久,忽然低声说:
“它们已经会模仿人说话了。”
“不是模仿语言。”
“是模仿情绪。”
中午十二点,系统正式启用“共鸣人格节点”。
初代人格被命名为:
“说一次”
人格设定说明:
不带情绪引导,仅记录观众代言行为中重复意图;
所有输出句段前缀为“我愿意替你说”;
所有输出句段均以“未归属”形式流动,无剧目编号;
每三小时生成一句“投递句”,可被所有观众接续、朗读、回音、扩写或无视。
第一句“说一次”人格自动生成的句子为: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想说的,但我先说出来了。”
它不是在等待反馈。
它只是先替某个可能存在的人——说一次。
下午三点,后台数据曲线陡然上升。
“说一次”生成的第一条句段,在发布后五分钟内被朗读19次;
十七位观众接续;
六位在留言墙补充“我想说的本来差不多”;
有一位写道:
“我以为只有我这样想,结果你先说了。”
系统自动标记该条接续为:
【潜在共鸣人格触发点】
林静立即调出那条接续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