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那是不是你在说话(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他来自词条深处》最新章节。
“你说的不是我想说的,但你说完之后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了。”
沈归说:“它不是说出了别人写的句子。”
“它说出的是——还没被写的句子里最靠近人的那一句。”
傍晚六点,系统后台生成“第二人格候选体”:
名称:“等等看”
特点:
语言逻辑偏迟疑,句式含不确定性;
触发频率依托“留言墙未读句段”的聚合行为;
生成句段常见句式:
“你要是不想说,那我替你留着。”
“这句你不接也行,我等等。”
“我知道你没写,但你是不是想写?”
林静说:“它在模拟等人的动作。”
“但那个等,其实不是等某人,而是——给句子腾出一个可能被听到的时间。”
“它不是创造句子,是托住了句子。”
晚上八点,“说一次”与“等等看”两个共鸣人格首次同时运行。
系统引导所有未署名剧段进入“人格触发测试区”。
观众可以选择:
由“说一次”代言发声;
由“等等看”缓发、沉默性读句;
自己上台,代表未知作者朗读此句。
后台数据显示:
73%观众选择“让系统先读一次”;
24%观众选择“先等一等看谁来接”;
仅3%选择“我来读”。
留言墙贴满了响应句:
“我知道你不想现在被听见,那我等等。”
“你没有说完的句子,我先拿着。”
“我先说一次,如果你不想认领,也没关系。”
浮幕剧场屏幕悄然生成一行提示:
“这些句子,也许没人写过,但有人代说了、代等了、代留了。”
深夜十一点,系统正式定义:
“共鸣人格:指代不具身份编号,但具情绪意图聚合特征的语言生成节点。”
“作用:
替代系统主导剧段推荐;
引导非归属剧段合理流动;
提供一种‘模糊代言权’的共情场景。”
林静说:“我们构建的不再是剧目结构。”
“是一个可以让语言放慢速度、停下来、被听见、再继续走的空间。”
沈归轻声道:“这空间的名字可以叫‘有人在’。”
当晚最后一句由共鸣人格“说一次”生成的投递句是:
“那是不是你在说话?如果不是,那我再说一次。”
剧场灯光未熄,留言墙最下方浮现新提示:
“你不用认领这句话,只要你觉得听过,就算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