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别把话说死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他来自词条深处》最新章节。

凌晨一点半,浮幕剧场的投递系统迎来一次非预设更新。

更新没有说明文档,只有一行程序注释出现在后台控制台:

“句子不可被封口,情绪需有逃生通道。”

与此同时,系统后台悄然上线一个名为“出口词”的机制。任何一句观众提交的剧段中,如果包含“出口词”,系统将优先处理其为“开放句段”,并附加下列标签之一:

【可续】

【可停】

【可改写】

【可撤回】

而首批被判定为“出口词”的词汇,意外地朴素:

“也许”

“不一定”

“算了吧”

“先这样”

“你看着办”

林静在后台记录中发现这些词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一下。

“系统这是学会怎么说‘留白’了吗?”

沈归盯着监控墙上的动态回音模型,缓缓说:“它学会了……别把话说死。”

上午九点,观众进入剧场后注意到一个新变化:所有系统推送的剧段尾部都标有一个小小的“呼吸点”。

它不是句号,也不是顿号,而是一种漂浮着的、带有轻微闪烁的灰点。

当观众试图朗读该剧段时,如果语速过快,系统将自动拉慢音频节奏,迫使阅读者在“呼吸点”处稍作停顿。

有人尝试加快速度,却发现系统会在句尾追加一段文字提示:

“如果你说得太快,那些没被说完的东西,就来不及逃出来。”

这一次,系统不再强调完成句意,而是强调“给情绪一点出口”。

林静将这种“出口机制”称作“语义非封闭结构”,并在分析报告中写下:

“封闭句带来确定性,开放句制造空间感。空间,是共鸣人格栖息的地方。”

中午十二点,剧场内投放一组实验句段,内容为:

“如果你现在要离开的话……”

这句被系统自动识别为“出口型剧段”,下方浮现五种观众接续:

“那我就不拦了。”

“记得回来。”

“你可以再想一会。”

“我在原地。”

“要不要我陪你走一段?”

后台标注这类句段为“情绪出口型句群”,统计数据显示:

平均回音次数比常规剧段高出230%;

观众反应平均停留时长提升至9.6秒(高于普通句段的4.3秒);

接续情绪倾向稳定在“可延展、不设限”的范围内。

沈归对此评论:“当我们不再把每一句话都当成‘任务’去完成,它才开始长出别的可能。”

下午三点,一位观众提交了如下剧段:

“你如果不回我消息,我就当你不愿意继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