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集:桑田的新绿(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李婶忍不住走进去,笑着说:“将军,素问先生,俺的桑苗活了!现在都能采叶喂蚕了,春蚕眼看着就能上簇了!”

素问抬头看见她,笑着起身:“李婶,快坐。我就说这苗肯定能活。”她转身倒了碗艾草茶,递过去,“这茶解乏,你这些天照料桑苗,怕是没少熬夜。”

李婶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水滑进喉咙,带着点艾草的清香。她看着窗外,医署的院子里也种了几株新桑苗,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可不是嘛,天天守着桑林,就怕出点岔子。现在好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秦斩放下册子,笑着问:“春蚕大概什么时候能结茧?到时候我让人来看看,要是收成好,就组织商户来收购,保证给大家好价钱。”

“再过七八天就能上簇了!”李婶的声音提高了些,“去年俺家就收了半筐茧,今年有了这新桑苗,最少能收三筐!”她算了算,三筐茧能卖不少钱,儿子的束修钱够了,还能给家里添床新被子,再买两斤肉,让孩子解解馋。

正说着,农官忽然指着册子上的一行字说:“将军,您看,按照现在的长势,庐江郡的纺织原料能增加三成,百姓的收入最少能增一成五。”

秦斩点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好。下一步,咱们还要教百姓缫丝的手艺,把茧子加工成丝,再卖到外面去,让大家能赚更多的钱。”

李婶听得眼睛都亮了。缫丝她听说过,隔壁县有人靠这个发了家。要是秦将军能教大家缫丝,那以后就不用只卖茧子了,赚的钱能更多。她捧着茶碗,看着窗外的桑苗,心里的盼头像疯长的桑枝,一节节往上冒。

从医署出来,李婶提着桑叶往家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问她桑苗的事。“李婶,你家的新桑苗咋样了?”“能采叶了不?”李婶笑着一一回答:“活了!长得好着呢!再过几天就能采叶喂蚕了,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走到村口,她看见几个农官正扛着桑苗往村里走,后面跟着几个村民,手里拿着锄头,脸上满是期待。李婶知道,这是秦将军派来给村里其他蚕农送苗的。她想起秦斩说的“推广到整个庐江郡”,心里忽然觉得,这庐江郡的春天,好像比往年更绿了。

回到家,李婶把桑叶倒进蚕匾里。春蚕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正大口大口地啃着桑叶,沙沙的声响,在她听来,比任何声音都好听。儿子放学回来,看见满匾的桑叶,高兴地问:“娘,今年的春蚕能结茧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婶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能,肯定能。今年咱们能收好多好多茧子,到时候给你买新书包,再带你去寿春市集买糖人。”

儿子欢呼着跑出去,跟小伙伴们炫耀:“我娘说,今年春蚕能结好多茧子,要给我买新书包!”李婶看着儿子的背影,又望向窗外的桑林,夕阳正照在桑苗上,把叶片染成了金黄色。

她忽然想起秦将军说的那句话:“百姓无饥馑,方为真太平。”以前她不懂,觉得太平就是不打仗,能安稳过日子。可现在她明白了,太平不仅是安稳,还是地里有桑,蚕里有茧,家里有钱,孩子能读书,老人能安心。

又过了十几天,李婶家的春蚕开始结茧了。雪白的茧子挂在蚕簇上,像一串串珍珠。她小心翼翼地把茧子摘下来,放进竹筐里,一天下来,竟摘了满满一筐。王大娘来帮忙,看着满筐的茧子,羡慕地说:“李婶,你家这收成,真是没话说!”

李婶笑着说:“这都是托秦将军的福,要是没有他送来的新桑苗,哪有这么好的收成。”她想起秦斩说的收购商户,心里盼着他们早点来。

没过几天,收购茧子的商户就来了。商户看着李婶家的茧子,赞不绝口:“这茧子又大又白,质量真好!我给你按最高价收!”李婶算了算,一筐茧子卖的钱,比去年一年的收入还多。她拿着钱,手都在抖——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赚这么多钱。

商户走后,李婶把钱小心地包起来,放进床头的木盒里。她看着木盒,心里盘算着:先给儿子交束修钱,再给婆婆买件新衣裳,剩下的存起来,等农官教缫丝的时候,买台缫丝机。

第二天,李婶提着一篮新鲜的桑芽,去了医署。她想给秦将军和素问先生送点桑芽,感谢他们。刚到医署,就看见秦斩和素问正站在院子里的桑树下,讨论着什么。

“将军,素问先生!”李婶走过去,把桑芽递过去,“俺家的春蚕结茧了,卖了好多钱。这是新采的桑芽,给你们泡水喝。”

秦斩接过桑芽,笑着说:“李婶,恭喜你啊。这桑芽泡水确实好,素问先生说能清热。”

素问也笑着说:“李婶,你要是有空,也可以采点桑芽,拿到市集上去卖,能多赚点钱。”

李婶点点头:“哎,俺知道了。对了,将军,农官啥时候教缫丝啊?俺们都等着呢。”

秦斩说:“快了,缫丝机已经在做了,等做好了,就组织大家学习。到时候,咱们庐江郡的丝绸,肯定能卖到全国各地去。”

李婶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她抬头看向医署院子里的桑苗,已经长得比人高了,叶片茂密,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她又望向远处的山坡,那里种满了新桑苗,一片绿油油的,像一片绿色的海。

她忽然觉得,这庐江郡的桑林,不仅绿了山坡,还绿了百姓的心。有了这满坡的桑绿,日子就有了盼头,这太平,才是真的太平。

夕阳西下,李婶提着空篮子往家走。路上,她看见村里的蚕农们都在摘茧子,脸上满是笑容。远处的桑林里,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李婶笑着,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她知道,这满坡的桑绿,会带着他们,走向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