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扛大包的京大学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9:我把知青老婆宠上天》最新章节。
陈默说这些话时,眼神锐利,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在未来的十几年,国营企业大规模的的“下岗潮”一直持续到1990年中后期。
陆思源沉默了许久,消化着陈默的话。
他不得不承认,陈默说的有道理,甚至一针见血,点破了国营厂最核心的弊病。
“但是……你要是这么写承包方案里,我敢打保票,找谁递话都没用,徐局第一个就会把你打回来,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我说了,不会这么写。”陈默成竹在胸,“我的承包方案里,会采用更温和的说法。比如,‘为适应生产经营需要,将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优化重组,并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原厂表现良好的职工。’这样写,是不是就能接受了?”
“可……这实际要做的,和纸上写的,差别是不是有点太大了?”陆思源依旧有些迟疑,感觉这是一种文字游戏。
“改革要彻底,但是手段要温和,放心,我心里有数。”
见陈默不愿再多说,陆思源也识趣地不再追问。
因为这次是陈默开车接的陆思源,所以也轮到陈默把陆思源送回家了。
下午没什么别的事儿了,陈默再次开车回了学校。
距离晚饭时间还早,温亦雪也还在上课。
他习惯性地把自己泡进了图书馆。
经过重活一世的历练,陈默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体会到系统化知识的巨大能量。
前世的经验固然有用,但真正能转化为强大生产力的,往往是那些经过严谨论证和体系构建的科学理论。
尤其是经济学,其实陈默认为这门学科本质上也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其揭示的规律和提供的分析工具,对于他眼下正在谋划的体制改革以及未来的商业布局,至关重要。
陈默很享受在图书馆的时光。
这个年代,工具和方法不如后世丰富,很多经典理论都是翻译过来的。
范畴大致包括政治经济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信贷、会计学等。
陈默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机制,企业行为的部分。
这些直接关乎他正在尝试的承包制改革能否成功设计并有效运行。
陈默找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仔细阅读。
沉浸其中,时间过得飞快。
等他把手头一本关于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译着大致翻完,窗外的阳光已变得柔和。
他合上书,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开始起草棉纺厂承包方案。
刚在纸上列出几个要点,就听到身边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他抬起头,看到温亦雪正站在桌旁,嘴角含笑着看他。
“下课了?”陈默一边整理摊开的书本笔记,一边低声问。
“嗯,下课了。”温亦雪点点头,“我就猜到你肯定在这儿等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