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铜牌双影,真假之争(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最新章节。

"苏姑娘选百谷。"陆昭的目光扫过她脚边的竹筐,唇角扯出冷笑,"我这《龙凤煨》,用的是南海千年珊瑚熬的高汤,西域进贡的雪莲子,还有..."他突然凑近,压低生音,"皇陵地宫里藏了三十年的野山参——当年父皇说,这是给嫡子的贺礼。"

苏小棠的"本味感知"突然翻涌。

她闭眼屏息,舌尖泛起腥甜的铁锈味——是陆昭身上的味道,混着珊瑚的咸涩、雪莲子的苦甘,还有野山参那股直窜天灵盖的冲劲。

这些味道像团乱麻,绞得她太阳穴突突跳:"国家味道,从来不是奇珍堆砌。"

"那就看谁的刀先见血。"陆昭退到自己的灶台前,指尖划过食盒边缘的暗纹。

裁判席上,三位白发老厨同时点头。

最年长的张御厨拍响惊堂木:"吉时已到,起灶!"

苏小棠的手按在铁锅沿上。

她能感觉到灶膛里的火舌舔着锅底,像老厨头当年教她控火时,那只搭在她手背上的皱巴巴的手。

第一把糙米撒进锅的瞬间,米香混着焦糊气窜出来——是陈阿四在她身后用芭蕉叶扇风,火候正好。

陆昭的动作更快。

他抄起银柄短刀,雪蛤的壳"咔"地裂开,乳白的膏体落进滚沸的珊瑚汤里,溅起的水珠在他手背上烫出红点。

朱顶鹤的翅骨被他用银钳夹着,在火上烤出焦香,又迅速浸入蜜浆,油花裹着甜香炸开,惊得竹篱外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本味感知"突然如潮水般涌来。

苏小棠的膝盖一软,扶住灶台才没栽倒。

她看见每粒米在沸水里舒展的纹路,燕麦的麦芒如何被热力软化,玉米碎的淀粉怎样裹住米粒——这些最本真的味道在她舌尖翻涌,是田埂上的风,是打谷场的笑,是老妇熬粥时往锅里添的那把糖。

"咳!"陈阿四突然猛咳起来,抄起锅铲在她脚边敲了三下。

苏小棠瞬间回神——这是他们约好的暗号,提醒她体力已用了七成。

她咬着唇,往锅里撒了把切得极细的青菜末,绿莹莹的碎叶在米浪里沉浮,像春天刚冒头的草芽。

陆昭的《龙凤煨》起锅了。

金漆食盒打开时,整座偏殿都被甜腻的香气笼罩。

龙凤纹的青瓷盅里,雪蛤膏凝着琥珀色的光,朱顶鹤的胸脯被蜜浆浸得透亮,野山参的须子像金线般浮在汤面。

他举着盅走向裁判席,目光扫过苏小棠还在翻滚的粥锅,冷笑更深:"三位老大人,这才是皇家该有的味道。"

苏小棠的手按在锅盖上。

她能感觉到粥的温度在掌心发烫,像幼时在侯府柴房,偷熬的那碗救命粥。

她掀开锅盖的刹那,米香混着菜青香"轰"地涌出来,比陆昭的甜腻更清,比山风更暖。

三位老厨先尝了《龙凤煨》。

张御厨的眉头越皱越紧,尝第二口时突然放下盅:"甜得发苦,鲜得发腥,这是馋,不是味。"

轮到苏小棠的粥。

陈阿四舀起一勺,吹凉了递过去。

张御厨的勺子刚碰到粥面,手就抖了。

他尝第一口时,眼眶红了;第二口,喉头滚动着咽下什么;第三口,突然用袖口抹了把脸:"当年我在民间学艺,师娘总说,好粥要熬出底气——这粥里有麦香、有菜青、有米甜,像...像千万户灶台飘出来的烟,缠在一块儿,散不了。"

另外两位老厨同时点头。

最年轻的李御厨拍案:"此味,方为国味!"

陆昭的盅"当啷"掉在地上。

他望着碎瓷片里自己扭曲的脸,突然笑了。

那笑声像夜枭叫,惊得松涛都顿了顿。

他从袖中摸出个青瓷瓶,仰头灌下。

苏小棠的"本味感知"疯狂翻涌——是剧烈的苦,混着铁锈和杏仁味,是剧毒。

"你以为赢了?"陆昭踉跄着走向苏小棠,嘴角溢出黑血,"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局,在皇陵地宫最深处...那口锅..."他突然将铜牌抛向空中,"接着!"

铜牌在半空炸裂,金红的火焰裹着碎片坠落。

苏小棠抬手接住,掌心被烫得发麻。

残片上的灶纹还在冒烟,像团烧不尽的火。

陆昭倒在青石板上,最后一眼望向皇陵方向。

他的唇动了动,声音轻得像风:"父皇...您的棋,该收了。"

山风卷着松涛灌进偏殿,吹得苏小棠手中的铜牌残片发烫。

她抬头望向皇陵飞檐,那里的晨雾不知何时散了,露出朱红门扉后更深的阴影。

有什么东西在雾里动了动,像双藏在幕后的手,正缓缓攥紧。

"小棠?"陆明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发颤的紧张。

苏小棠低头看着掌心的残片,烫意顺着血管往心口钻。

她突然想起陆昭临死前说的"真正的局",想起皇陵地宫里那口刻着灶纹的铁锅——老厨头曾说,初代御膳师的灶火,从来不是为一人而燃。

可现在,这火似乎烧得更烈了。烈得她有些慌,又有些期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