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集:《六国震动》(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楚国使者摇了摇羽扇,慢悠悠地开口:“我楚国地大物博,兵力雄厚,若秦国执意与六国为敌,我楚国十万大军随时可出武关,与他国会师咸阳城下。”
殿内的秦国大臣们闻言,纷纷怒目而视,有的武将甚至握住了腰间的剑柄,只待秦孝公一声令下,便要将这些狂妄的使者拿下。秦孝公却依旧平静,看向身旁的商鞅:“商君,你有话要对诸位使者说吗?”
商鞅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六国使者,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诸位使者此言,未免太过可笑。河西之地,本是我秦国故土,百年前被魏国夺走,我秦将士兵血奋战,不过是收回自家土地,何谈‘夺取’?至于‘扩张’,六国近年难道就没有兼并土地?魏国夺韩国宜阳,楚国占越国江东,赵国吞中山国,齐国灭宋国,为何独独指责我秦国?”
魏国使者脸色一僵,强辩道:“我魏国夺宜阳,是为了抵御秦国;楚国占江东,是为了平定越乱;赵国吞中山,是为了巩固边防……”
“一派胡言!”商鞅厉声打断他,“各国兼并土地,皆是为了自身强大,何必找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诸位使者口口声声说六国合纵,要讨伐我秦国,可我倒要问问,若真要开战,六国谁愿先出兵?魏国刚丢河西,兵力损耗过半,若要先出兵,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赵国与燕国刚在边境打了一仗,士兵疲惫,若再调兵伐秦,国内恐生乱;楚国与齐国在淮泗一带摩擦不断,若楚国出兵伐秦,齐国会不会趁机夺取淮泗之地?”
商鞅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刺中了六国的要害。楚国使者的羽扇停在了半空,赵国使者的手不自觉地松开了剑柄,魏国使者更是脸色苍白,一时语塞。
商鞅继续说道:“我秦国虽不如六国兵力总和,但法令严明,士兵奋勇,百姓归心。若六国真要开战,我秦国愿奉陪到底——河西之地,我们不会还;向东发展,我们也不会停。但我秦国也并非不愿与六国交好,若六国愿意放弃合纵,与我秦国互通有无,共促发展,我秦国愿与各国结为盟友,互不侵犯。”
六国使者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他们来之前,都以为秦国面对六国合纵会心生畏惧,只需稍加施压,便能让秦国屈服,却没想到商鞅竟如此强硬,还将六国的矛盾剖析得淋漓尽致。
“你……你这是在挑拨六国关系!”魏国使者强撑着说道。商鞅冷笑一声:“是不是挑拨,诸位使者心中自有定论。若六国真能同心同德,便不会被我几句话说动。今日我话就说到这里,诸位使者可回去禀报各国君主,是战是和,悉听尊便。”
秦孝公适时开口:“诸位使者远道而来,一路劳顿,先回驿馆歇息吧。三日后,我会给六国一个明确的答复。”
六国使者见状,知道今日再争辩也无用,只得躬身行礼,悻悻地退出大殿。待使者们走后,秦孝公看向商鞅,眼中满是赞许:“商君今日一番话,真是大快人心!不仅震慑了六国使者,还点破了他们的矛盾,想必三日内,六国使者必会乱作一团。”
商鞅躬身道:“君上过奖。六国合纵本就是空中楼阁,只要我们稍加引导,便能让其瓦解。臣已命人密切监视六国使者的动向,若发现他们之间有矛盾,便趁机派人挑拨,让他们从内部产生裂痕。”
“好!”秦孝公拍案而起,“就依商君之计。另外,蒙武、王翦两位将军已在河西集结了十万大军,若六国真要开战,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匆匆进来禀报:“君上,商君府侍卫来报,六国驿馆内,魏国使者与赵国使者因出兵顺序之事吵了起来,赵国使者甚至拔剑相向!”
商鞅和秦孝公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笑意。商鞅道:“君上请看,六国合纵,不过如此。不出三日,他们必会自行生乱。”
三日后,六国使者再次入宫,却没了来时的强硬。魏国使者率先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秦公,关于河西之地,我国君主认为,可与秦国商议,各分一半;至于扩张之事,秦国若能承诺五年内不向东进攻他国,六国便愿放弃合纵。”
商鞅当即反驳:“河西之地乃我秦国故土,岂有分割之理?五年不东进更是无稽之谈——我秦国要发展,要强大,岂会因六国一句话便停滞不前?诸位使者若只是来谈这些,那便请回吧。”
六国使者再次语塞,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咸阳。半个月后,探马来报,六国合纵联盟因各国分歧严重,最终不欢而散,苏秦也离开了魏国,前往楚国游说。
消息传来,咸阳城内一片欢腾。李信和老兵站在城楼上,看着渭水岸边的百姓们载歌载舞,脸上满是笑容。“我说什么来着?有商君在,六国合纵根本不算事!”老兵拍了拍李信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自豪。李信用力点头,目光望向商君府的方向,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也要像商君一样,为秦国的强大出一份力。
此时的商君府,商鞅正与蒙恬、王翦商议军务。案上摊着一幅新的地图,地图上用红墨标出了秦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向东,渡过黄河,夺取河东之地;向南,出武关,威慑楚国;向北,平定义渠,巩固后方。
“商君,六国合纵已破,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向东进兵,夺取河东之地?”蒙恬问道,眼中满是期待。商鞅摇了摇头,手指落在地图上的河东之地:“不急。六国虽已散伙,但仍对我秦国心存忌惮,若我们此时贸然进兵,恐再次引发六国合纵。当务之急,是继续深化变法,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让秦国的粮食储备更充足,兵力更强大。待时机成熟,再东进不迟。”
王翦点头赞同:“商君所言极是。如今河西之地的百姓还未完全适应新法,我们需派官吏前往各地,宣传新法,安抚百姓,让他们真正归心于秦国。”
商鞅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咸阳宫,目光坚定:“变法之路任重道远,秦国的崛起也绝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君臣同心,百姓支持,终有一日,秦国必将东出函谷,统一天下!”
窗外的风依旧凛冽,但阳光却透过云层,洒在咸阳城的屋顶上,金色的光芒笼罩着这座崛起的都城。渭水滔滔向东流去,像一条奔腾的巨龙,承载着秦国的希望,向着更远的未来奔去。而商鞅知道,属于秦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