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集:《齐国中立》(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等看到三晋与秦一心,再歇不迟。”商鞅接过汤药,一口饮尽,苦涩的药味在口中蔓延,却让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南方的楚国。
第四章 楚地和风:一船粟米的温度
楚国郢都的城外,一场罕见的旱灾已持续了三个月。曾经烟波浩渺的云梦泽,如今只剩下干裂的河床,岸边的稻田里,禾苗早已枯死,百姓们提着空篮子,四处寻找能吃的草根树皮。
公子疾率领的秦国粮船,就在这时抵达了郢都。数十艘大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船舱里装满了粟米,船舷上悬挂着“秦助楚赈灾”的旗帜。当粮船靠岸时,楚国百姓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渴望。
楚国令尹昭阳亲自到码头迎接,看着船上的粟米,脸上却带着复杂的神色。他知道,秦国此举并非单纯的赈灾——去年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诱骗楚怀王与齐断交,事后却改口称“只六里”,楚国上下对秦国早已心存怨恨。
“公子疾,”昭阳的声音冷淡,“秦国突然送粮,不知有何条件?”
公子疾却不在意他的态度,指着岸上的百姓:“令尹请看,这些百姓已快饿死,秦国送粮,只为救人性命,不谈条件。”他转身吩咐侍从,“开仓放粮,每户百姓先发五斗粟米,孩童多加一斗。”
侍从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粟米源源不断地卸上岸,分发给百姓。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接过粟米,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多谢秦国公子,多谢秦国!”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效仿,一时间,码头边满是感激的哭声。
昭阳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戒备渐渐松动。公子疾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令尹,去年张仪之事,是秦国有误,今秦君已责罚张仪,并愿以商於之地的三城,补偿楚国。此外,秦国还愿派法吏来楚,助楚国整顿吏治,抑制世族,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昭阳心中一动。楚国的世族势力远比三晋强大,昭、屈、景三大家族垄断了朝堂,百姓赋税沉重,此次旱灾,世族们囤积粮食,却不肯救济百姓,早已引起民怨。若能借秦国之力抑制世族,或许能让楚国重现生机。
“公子所言,当真?”昭阳问道。
“绝无虚言。”公子疾取出秦惠文王的国书,递到昭阳手中,“令尹若不信,可派人随我回秦,查看商於三城的情况,也可派法吏去秦国学习,亲身体验秦法的好处。”
昭阳接过国书,看着上面鲜红的玺印,又望了望岸上欢天喜地的百姓,最终点头:“我这就入宫面见大王,愿与秦国重修旧好。”
楚怀王接到昭阳的奏报后,虽对秦国仍有疑虑,却也深知赈灾要紧。他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接受秦国的粟米,并派十名法吏随公子疾前往咸阳学习。
当秦国的法吏抵达楚国后,立刻着手帮助楚国整顿赋税——他们废除了世族的免税特权,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将征收的粮食一部分用于赈灾,一部分存入国库。在楚国的陈郡,一位小吏感慨道:“秦法虽严,却公平公正,不像以前,只敢欺负百姓,不敢得罪世族。”
消息传到咸阳,商鞅正与惠文王商议国事。惠文王看着楚国送来的感谢信,笑道:“商君的计策果然高明,一袋盐、一船粮,就化解了楚国的怨恨。”
商鞅却摇头:“君上,楚国民风剽悍,世族势力强大,若想让楚国真正与秦一心,还需长久经营。臣计划在秦楚边境开设互市,让楚国的丝绸、木材换取秦国的铁器、盐粮,再派学者前往楚国讲学,传播法家思想。”
惠文王颔首:“就依商君之计。只是,商君的身体……”
“臣还撑得住。”商鞅咳嗽两声,眼中却闪烁着光芒,“秦国的统一大业,还差最后一步,臣必须亲眼看到那一天。”
第五章 暗流与伏笔:中立背后的风云
就在秦国与三晋、楚的交流日益密切时,赵国的邯郸城内,一场针对秦国的阴谋正在酝酿。赵肃侯看着手中的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秦国通过通商、赈灾,已逐渐拉拢了魏、韩、楚,若再任其发展,赵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丞相,”赵肃侯看向身边的肥义,“秦国如此行事,是想温水煮青蛙,慢慢吞并六国。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想办法破坏秦与三晋的关系。”
肥义沉吟片刻,道:“大王,齐国中立,楚国与秦结盟,魏国、韩国依赖秦的盐粮,硬抗秦国恐难取胜。不如……暗中阻挠秦韩的水利工程,再散布谣言,说秦国想借通商控制三晋,让他们对秦国产生猜忌。”
赵肃侯点头:“就这么办。你立刻派人去韩国上党,破坏蒙恬的水利工程,再派人到魏国大梁,散布谣言,说秦国的盐里有毒,是想毒害魏人。”
不久后,韩国上党的水利工地突然发生意外——刚修好的一段堤坝被人炸毁,洪水冲毁了附近的农田。蒙恬立刻派人调查,发现现场留有赵国士兵的盔甲碎片。与此同时,魏国大梁城内,“秦盐有毒”的谣言四处传播,百姓们纷纷不敢再买秦盐,盐价再次暴涨。
消息传到咸阳,商鞅勃然大怒。他立刻召来王翦,下令:“你率五千精兵,前往秦韩边境,保护水利工地,若有赵军来犯,立刻反击。再派使者前往魏国,澄清谣言,并当众品尝秦盐,以证清白。”
王翦领命而去,很快便抵达了秦韩边境。赵国的士兵见秦军防备森严,不敢再贸然破坏,水利工程得以继续推进。而在魏国大梁,秦国使者当着百姓的面,舀起一勺秦盐,直接放入口中,又舀起盐水喝下,笑道:“若秦盐有毒,我岂会活到现在?这都是赵国的谣言,想破坏秦魏的盟约!”
百姓们见状,疑虑尽消,再次争相购买秦盐。赵国的阴谋,最终以失败告终。
可商鞅的身体,却在这场风波中彻底垮了。他本就染有风寒,又因日夜操劳,病情加重,不得不卧床休息。惠文王亲自前来探望,看着病榻上虚弱的商鞅,心中五味杂陈:“商君,你安心养病,国事有寡人在。”
商鞅拉着惠文王的手,眼中满是恳切:“君上,秦国的变法已初见成效,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已稳固。但老世族仍在暗中作祟,齐国虽中立,却也在观望。臣死后,望君上能继续推行新法,信任张仪、王翦等人,莫让秦国的基业毁于一旦。”
惠文王点头:“商君放心,寡人定不负你所托。”
商鞅露出一丝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仿佛为这位秦国的变法功臣,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数月后,齐国临淄宫的朝会上,齐威王看着手中的奏报——秦国与魏、韩、楚的贸易额已达往年的三倍,秦法在三晋与楚地广为流传,秦军的兵力也日益强盛。他长叹一声:“孤本想中立自保,却没想到,秦国竟借此时机,成了诸侯之首。”
而在咸阳,惠文王站在商鞅的墓前,手中捧着一卷《秦法》竹简。风吹过墓前的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变法功臣的功绩。惠文王轻声道:“商君,你看,秦国正在走向强大,总有一天,会一统天下。”
远处的咸阳宫上,秦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东方的齐国虽仍中立,却已无法阻挡秦国东进的步伐。一场新的风云,正在悄然酝酿,而这一次,秦国将站在天下的中心,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