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武昌之战(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太平军在岳州停留四天后,便准备往湖北进发。

1853年12 月 17 日,太平军主力登上战船,沿着长江北岸的水路进发,

与此同时,另有部分部队沿着长江东岸的陆路徒步行进。

显然,太平军是为了分散清军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起到相互照应的作用。

太平军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拿下武昌。

不过,陆路部队在前进途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蒲圻、咸宁二县,这意味着他们必将遭遇清军的阻击。

彼时,湖北巡抚常大淳侦查到了太平军的动向,赶忙下令蒲圻(qi)知县周和祥加固城墙,操练乡勇,随时迎战太平军的进攻,

周和祥这个知县官衔,是用3000两银子买来的。

上任不到一年,本金还没回来,就摊上太平军路过此地这件事,心中直埋怨自己倒霉。

他哭着请求巡抚常大人增兵:“大人,我这个小县城里,目前还没有打过仗的士兵,请大人派实战士兵来吧!”

常大淳考虑确实是实情,于是增派500多名清兵,去围追堵截太平军。

但这些防御举措,在气势如虹的太平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咸丰二年冬月初八晚(1852 年 12 月下旬),太平军如神兵天降,兵临蒲圻城下。

此时,石达开惊讶道:“奇怪,护城河干涸见底,转而一想,这不是好事情吗?”

太平军果断采取四面环攻的策略。

“进攻——!”

在凛冽的寒风中,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

仅仅一夜的激战,到初九清晨,蒲圻城便宣告沦陷。

知县周和祥以及清兵、乡勇 2000 余人皆被歼灭,众多官员被斩首。

太平军在蒲圻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百姓恨官府残暴无度,放火烧毁县衙,以宣泄对清廷统治的不满。

原本太平军计划在蒲圻休养一个礼拜,然而,仅过一天,探马便匆匆来报,称湖北巡抚常大淳派兵来袭。

太平军目标是武昌,不想在其他地方耗费精力,于是当机立断,主动放弃蒲圻,继续踏上北上征程。

太平军向咸宁进军,在行军途中,并未遭遇清军的有效抵抗。

太平军顺利通过咸宁,并且在此地,缴获船只五千余艘。

这些船只的加入,进一步壮大了水师力量,为后续的作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

咸丰二年(1852 年),12月 22 日,这支陆路部队率先抵达湖北省会武昌城外。

两天后,走水路的主力军也来到了武昌城前,两支部队胜利会合,人欢马嘶,甚是热闹。

武昌,这座湖广总督驻地、长江中游核心枢纽的城池,不仅是清廷在南方统治的关键要地,更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太平军能否攻下武昌,对前途命运相当重大——

太平军如何打这关键一仗呢?

深夜,太平军大营帐内,油灯摇曳。

洪秀全手抚《原道救世歌》书卷,杨秀清匆匆入帐,寒气随他身形涌入。

洪秀全目光忧虑,低声问:“东王,武昌城墙高厚,清军布防严密,此番攻城,恐非易事。”

杨秀清神情坚毅:“天王!臣以为,清军重兵皆守陆路城门,长江防线必存疏漏。

我军自湘江而下,水营已有战船万余,何不水陆并进,直取武昌?”

洪秀全起身踱步:“水路?江面宽阔,清军水师若设伏拦截……”

杨秀清展开手绘地图,指尖点向长江:“天王请看!武昌北临长江,若我水师以铁索连舟,三日内必成浮桥,贯通汉阳与武昌。

陆路分兵佯攻东门,实则以精锐从江边破城。清军以为我军必走陆路,定难料江水成道!”

洪秀全沉吟片刻道:“此计虽妙,但粮草辎重如何转运?冬季水浅,战船能否畅行?”

杨秀清胸有成竹:“臣已命唐正财率水营,招募沿江船民为向导,选择搭浮桥的最佳地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