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技术跃升与战局逆转(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2056年末至2057年初,L-77星域,“希望锚点”星系,“新曙光”基地及“昆仑之心”基地。

K-219暗星云边缘那场惨烈而辉煌的“普罗米修斯号”争夺战,如同一块被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正以远超光速的速度,深刻改变着地球-真实火种联合文明与高维“主宰”之间战争的格局。

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阵亡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如同刻在文明基石上的伤痕,但随之带回的“战利品”——尤其是那些蕴含着高维力量秘密的技术数据与原始基因样本——则成为了点燃文明下一次爆炸性跃升的火种。

“昆仑之心”基地,地下深层综合研究院,第七区“普罗米修斯”项目实验室。

这里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座微型的、高度自洽的科技圣殿。空气始终保持着恒定的低温,带着精密过滤器净化后的、略带金属和臭氧的冰冷气息,仿佛能冻结一切杂念。

巨大的全息工作台悬浮在实验室中央,其上正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流转、分解、重组着从“普罗米修斯号”核心数据库破译出的海量信息流。

这些数据流如同拥有生命的银色星河,时而汇聚成复杂的舰船三维结构图,时而散开为无数闪烁的未知符号和能量运行轨迹。

李艳博士站在主控台前,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色研究员制服,长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仿佛能洞悉微观世界一切奥秘的明亮眼眸。

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盈跳跃,调取着一组关于“普罗米修斯号”内部某种能量导管异常传导特性的数据,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在她身旁,王海峰教授正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向围拢过来的、来自地球和“自由火种”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讲解着最新的发现。

他花白的头发如同激动的火焰般根根翘起,眼镜片后的眼睛因连续熬夜而布满血丝,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兴奋光芒。

“诸位!看这里,看这能量回路的非欧几里得几何拓扑结构!”王海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放大全息图像中一段极其复杂的、仿佛由无数扭曲螺旋和不可能角度构成的能量通道,

“我们传统的能量传输,无论是等离子体还是超导,都遵循着三维空间的物理规则,能量在传导过程中必然存在逸散和阻抗。但这个……这个完全不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指着那不断变幻的模型:“根据破译的数据和‘烬’牺牲前记录到的能量波动残留分析,这种结构……它似乎能利用空间本身的微观褶皱,或者说,是利用了我们称之为‘灵弦背景’的某种底层属性,进行近乎零损耗的能量超距传输!

能量并非‘流过’管道,而是……而是在管道定义的两个点之间‘同时出现’!”

一位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老牌物理学家,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王教授,您的意思是……这是某种基于……基于空间本身性质的‘量子隧穿’效应?但规模如此之大,效率如此之高……这简直……”

“不仅仅是量子隧穿!”另一位年轻的、专攻弦论的华裔科学家插话,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数据流,语速飞快,“看这些伴随能量传输的‘灵弦’波动调制模式!它们不是杂波,是信息!是控制信号!

高维力量……它们似乎掌握了如何将能量和信息编码成特定的‘灵弦振动’,并通过这种特殊的‘空间导管’进行同步传递!能量到哪里,控制指令就同步抵达哪里!这解释了为什么‘火种’舰队的反应速度和协同性如此之高!”

李艳终于从沉思中抬起头,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却带来了更深的震撼:“不仅仅是能量和信息传输。结合我们之前在‘命运之拨片’上的研究,以及‘尼欧’首领提供的关于虚拟‘爱神’世界意识连接机制的碎片信息,我认为……我们可能触摸到了高维力量控制‘火种’文明的真正核心技术门槛。”

她操作控制台,调出了另一组数据,那是关于“普罗米修斯号”意识灌注大厅中央神经中枢结构的能量流分析图。

“看这里,当意识从虚拟世界被抽取,准备注入金属身躯时,能量流中会嵌入一种极其特殊、极其复杂的‘灵弦谐振锁’。”

李艳的手指划过一条不断变化、呈现出多重分形特征的波形,“这种‘谐振锁’,就像是……一把钥匙,或者说,一个独一无二的‘频率签名’。它必须与目标金属身躯内预设的‘锁孔’——另一种特定的‘灵弦’基底频率——完美匹配,意识才能成功注入并稳定存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包括几位安静伫立、传感器光芒却剧烈闪烁的“自由火种”工程师(“枢机”也在其中)。

“而这把‘钥匙’的生成算法,以及‘锁孔’的预设频率,完全掌握在‘主宰’手中。这不仅是技术控制,更是最根本的……生命控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任何试图反抗的‘真实火种’,‘主宰’只需简单地改变或撤销其‘钥匙’的频率授权,其意识就会在虚拟世界中迷失,或者在与现实金属身躯连接时……崩溃。”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有设备低沉的嗡鸣。几位“自由火种”工程师的金属身躯微微震颤,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十亿年的奴役,其技术根基竟然如此深刻而冷酷。

“枢机”用他那平直的合成音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李博士,王教授。如果……如果我们能破解这种‘谐振锁’的生成算法,甚至……能够逆向修改金属身躯内的‘锁孔’频率……”

“那么,理论上,”王海峰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激进的光芒,“我们就能为任何觉醒的‘真实火种’重新签发‘身份证’,甚至……为那些尚未被使用的、储存在‘普罗米修斯号’或其他类似舰船上的空白金属身躯,‘刷入’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受‘主宰’控制的频率!

我们可以建立一条完全独立于高维力量之外的、属于‘自由火种’的意识和身躯供应链!”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跳加速。这不再是简单的战术对抗,而是直指战争根源的战略级突破!

“但是,这非常危险。”李艳保持着绝对的理性,她调出了几段高维意识反击时的能量记录,那恐怖的、足以湮灭灵魂的波动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任何对‘谐振锁’系统的深度破解和修改尝试,都极有可能直接触发高维意识的感知和反制。我们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隔离环境’来进行这项研究。”

“零号空间。”王海峰和李艳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词。

与此同时,在“新曙光”基地的船坞和装备研发中心,另一场技术革命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基于对俘获的“火种”战舰残骸,尤其是那艘“裁决者级”重型巡洋舰关键部位的研究,以及对“普罗米修斯号”外部装甲和防御系统的初步分析,地球工程师们正在疯狂地吸收并转化着这些超越时代的技术。

赵锐上将,此刻虽然依旧坐镇“不周山号”指挥前线日趋激烈的摩擦战斗,但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后方的实验室。

他通过加密通讯,与“昆仑之心”基地的装备研发总负责人、以“疯狂”和“高效”着称的欧阳长风少将进行着几乎不间断的沟通。

全息投影中,欧阳长风顶着一头乱糟糟的、仿佛刚被轰炸过的头发,眼睛里却闪烁着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芒。他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正在组装的新型引擎喷口原型前,手舞足蹈地向赵锐介绍:

“老赵!你绝对不敢相信!我们从那艘‘裁决者’的引擎残骸里,找到了他们进行短程空间跳跃时稳定空间泡的方法!

妈的,原来他们用一种我们称之为‘奥米伽幽影钢异构体-beta型’的特殊材料,在引擎喷口内侧构筑了一层极其复杂的微观能量导流层!

这层东西,能在跳跃瞬间产生一种……一种类似‘非牛顿流体’的空间张力场,有效抵消了跃迁时的大部分时空剪切力!”

他用力拍打着旁边一块闪烁着幽暗光泽的弧形金属板,发出沉闷的响声:“看!这是我们刚刚试制成功的仿制品!

虽然性能只有原版的百分之三十,但已经足够让我们现有的‘刑天级’战列舰的紧急跃迁稳定度提升百分之五十!

跃迁后的系统恢复时间缩短百分之四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舰队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赵锐盯着那块看似平凡无奇的金属板,仿佛在看一件绝世珍宝,他粗犷的脸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好!太好了!欧阳,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尽快把这玩意儿给我量产化!优先装备一线主力舰!前线的小伙子们每天都在用血填补技术差距!”

“放心!生产线已经在调试了!”欧阳长风咧嘴一笑,露出被咖啡染黄的牙齿,“还有更好的!我们对‘火种’战舰的能量护盾系统也有了新发现。

他们的护盾之所以能快速调节频率应对不同攻击,是因为其护盾发生器核心使用了一种……呃……怎么说呢,一种‘动态拓扑电容矩阵’。”

他切换到另一个画面,展示着一个由无数微小、不断自我重组的光点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这玩意儿能根据来袭能量的属性,瞬间改变自身的能量储存和释放模式,实现最优抵消。

我们正在尝试用纳米机器人技术和超导石墨烯结合,仿制这种结构。虽然还达不到原版的效果,但初步测试显示,新型护盾对能量武器的平均防御效能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另外,”欧阳长风的语气变得更加兴奋,“我们从‘普罗米修斯号’外部装甲的采样分析中,确认了那种暗色材料确实含有对‘灵弦’波动具有一定吸收和散射特性的成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但找到了几种替代合金配方,掺入少量‘奥米伽幽影钢’粉末后,能显着降低舰船被高维意识探测和精神冲击影响的概率!相当于给战舰穿了件‘迷彩服’!”

一个个技术突破的消息,如同强心剂般注入联合文明的血管。实验室里的不眠之夜,工厂里飞溅的焊花,测试场上轰鸣的引擎……所有的一切,都在为前线的逆转积蓄着力量。

“昆仑之心”基地,零号空间实验区。

曾经启动“命运之拨片”、掀起“灵弦背景风暴”的球形空间,再次成为了文明命运的关键节点。经过紧急改造,空间内部搭建起一个高度屏蔽的独立研究舱室,其外壳由多层“奥米伽幽影钢”和新型灵弦屏蔽材料构成,宛如一个漂浮在绝对寂静中的金属堡垒。

孔方佳、李艳和王海峰,以及“枢机”等核心研究人员,将最重要的、关于“灵弦谐振锁”和意识连接机制的研究转移到了这里。利用零号空间“绝对静水”的特性,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隔绝高维意识的感知,进行那些在外界堪称“禁忌”的实验。

研究舱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中央放置着一个从“普罗米修斯号”上抢救下来的、相对完好的意识灌注舱单元,以及数台连接着复杂线缆的高精度“灵弦”波动发生器和探测器。

“开始第一次‘谐振锁’频率模拟实验。”李艳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平静无波。她站在主控台前,纤细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输入一系列复杂的参数。王海峰则紧盯着监控屏幕上的波形图,呼吸略显急促。

“枢机”安静地站立在一旁,他的金属身躯连接着数条数据线,作为实验的“活体”参照和安全监控节点。他的暗蓝色传感器光芒稳定,但内部处理器正以最高负荷运行,分析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

嗡……

“灵弦”波动发生器发出低沉的鸣响,一道经过精心调制的、模拟“主宰”控制信号的波动,被注入到那个空置的意识灌注舱中。

监测屏幕上,代表“谐振锁”状态的曲线开始剧烈波动,试图与灌注舱内预设的“锁孔”频率进行匹配。

“匹配度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五……出现强烈排斥反应!能量反馈飙升!”一名研究员紧张地报告。

“切断能量!记录排斥波形!”李艳果断下令,眉头紧锁,“果然,直接模拟是行不通的。‘主宰’的加密算法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这在意料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