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山河一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朕记得吐谷浑故地水草丰美?"李承乾突然问道。

"正是。若得此地,可养战马十万..."

"传旨安西都护府,秘密联络吐谷浑旧部。"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同时命陇右军演武,震慑吐蕃。"

这项战略很快见效。当吐蕃探子发现唐军在青海湖一带频繁活动,且与吐谷浑遗民接触密切时,立即收缩了势力范围。更妙的是,几个摇摆不定的羌族部落见势归附,献上了珍贵的青海地图。

冬雪降临前,李承乾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在西南设立"羁縻州",任命归附首领为刺史,但由朝廷派长史辅政。这种"以夷治夷"的灵活政策,大大降低了治理成本。

"陛下,巂州急报!"一个雪夜,紧急军情打破了宫中的宁静。

李承乾披衣起身,只见奏报上写着:乌蛮残部勾结吐蕃使者,意图叛乱,已被骨力干告发。裴行俭先发制人,一举擒获叛逆者百余人。

"好个骨力干!"李承乾拍案赞叹,"传旨,晋其为巂州司马,赐姓李,入宗正寺属籍。"

这个决定在西南引起轰动。一个蛮族首领竟获皇姓,这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各部落闻风而动,纷纷请求效忠,甚至主动协助清剿叛乱残余。

年关将至,安西都护府送来厚礼——吐蕃赞普迫于压力,遣使求和,不仅归还了劫掠的边民,还答应约束部众。更可喜的是,丝绸之路南道因此更加畅通,去岁商税增加了四成。

贞观二十六年的元日大朝会格外隆重。西南各族、西域诸国、南海邦交的使者济济一堂,用各种口音向大唐皇帝表达敬意。最引人注目的是骨力干——这位昔日的蛮族首领,如今身着绯袍,操着生硬的汉语向李承乾献上西南特产。

"臣...李骨力,祝陛下...万岁!"他笨拙却真诚地叩首。

李承乾亲自扶起他:"爱卿平身。西南安定,卿功不可没。"

朝会后,李承乾在偏殿召见了几位重臣。墙上挂着最新绘制的《大唐全舆图》,从东北的室韦到西南的吐蕃,从西域的葱岭到南海的群岛,疆域之广前所未有。

"疆土虽广,守成更难。"李承乾语重心长,"朕思之,当设'四夷馆'于各道,专司各族事务。再建'边学',培养通晓夷情的官吏。"

魏征感慨道:"陛下不以武力压人,而以德政服心,老臣叹服。"

"非朕之能,乃时势使然。"李承乾摇头,"各族所求,不过安居乐业。若能满足此愿,谁愿铤而走险?"

开春后,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启动了——修筑环绕大唐疆域的"边道系统"。西南道、青海道、辽东道...这些战略要道将像血管一样,将帝国的力量输送到每个角落。

最艰苦的工程在剑南道与吐蕃交界处。这里山势险峻,气候恶劣,但工匠们创造性地采用了"栈道悬桥"相结合的方式,硬是在绝壁上开出一条通路。当地部落称之为"天梯",传言有神助。

五月里,李承乾接到裴行俭的密奏——吐蕃内部出现分裂,有贵族暗中联络,愿为唐军向导。与此同时,安西都护府也传来好消息:可萨汗国同意与大唐夹击大食,确保商路安全。

"陛下,此乃用兵良机!"侯君集激动地说。

李承乾却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终南山上的积雪:"兵者,凶器也。朕欲再试一招——传旨,在陇右、剑南设五处'互市',允许吐蕃百姓前来贸易。"

这项怀柔政策效果出奇地好。当吐蕃牧民发现能用羊毛、马匹换取大唐的粮食、铁器后,对战争的热情骤减。甚至有部落偷偷越过边界,请求内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盛夏时节,西南传来捷报——最后一股顽抗的蛮族在逃亡途中坠崖而亡,其部众全部归降。至此,剑南道三十六部落尽数内附,朝廷实际控制区域向南推进三百里。

"好!"李承乾在军报上批注,"命裴行俭就地设立南宁州,筑城屯田。另选部落子弟百人入长安学习,授以官爵。"

秋风吹过长安时,各国使节再次云集。今年的重头戏是"边功大阅"——来自安西的铁骑、岭南的藤牌军、西南的山地营...各支特色部队在朱雀大街列阵行进,展示大唐的军威与包容。

骨力干看得热泪盈眶。这位曾经的蛮族首领,如今已是正五品宁远将军。他指着那些装备精良的山地营士兵,对同来的族人说:"看,那就是我们的前程!"

冬至这天,李承乾登上重修后的长安城墙。举目四望,城外新垦的农田阡陌纵横,远处终南山上的烽燧依稀可见。更远处,是他未曾踏足却已归心的万里疆土。

"陛下,安西最新舆图送到了。"马周轻声禀报。

李承乾展开这卷用各色丝线绣成的地图,只见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山川、河流、部落乃至水草分布。最西端的葱岭之外,竟还绣着几个小字:"大食界"。

"善。"皇帝满意地卷起地图,"传旨司农寺,选耐寒麦种送安西试种。再命太医署编《边地防病要术》,发往各都护府。"

夜幕降临,皇城中灯火通明。李承乾在灯下批阅着各边疆州的奏报:辽东的营州奏报新附靺鞨部落请开互市;安南的交州上报林邑商人运来珍稀香料;安西的龟兹请求增派儒生教授经史...

朱笔一道道划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正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政令中逐渐成形。这不是依靠铁血征服的帝国,而是通过道路、驿站、互市、学堂这些纽带,将各族各地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

晋阳公主轻轻走进殿内,为皇兄披上外袍:"夜深了,皇兄该歇息了。"

李承乾放下朱笔,指着案上的地图:"兕子,你看这大唐像什么?"

小公主歪着头想了想:"像...像一棵大树?"

"说得好。"李承乾欣慰地笑了,"根在中原,枝叶却可荫庇四方。朕要做的,就是让这棵大树的每片叶子都能享受到阳光雨露。"

窗外,新年的更鼓声隐约传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东海之滨到葱岭雪原,从南海群岛到草原大漠,无数人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他们或许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习俗,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唐子民。而这个身份,将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