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中医介入的呼吁(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这个年轻人身上。
张景走到白板前,拿起笔,一边写一边说:“综合我们刚才看到的:发病于夏秋之交,湿热最盛的季节。
患者来自相邻村落,有群体性、聚集性。症见:寒热起伏(或有此感),头痛身重,酸困乏力,胸闷脘痞,纳呆恶心,口苦不欲饮。舌象:红而暗滞,苔黄白腻垢浊。脉象:滑数或弦滑。”
他写下核心病机:“我认为,核心病机是:湿热疫戾之气,侵犯人体,郁遏伏于膜原,导致表里气机失和,三焦枢机不利。”
他顿了顿,看到几位老专家在微微点头,继续道:“这个病,非单纯伤寒,也非单纯温病。用伤寒方发散,容易助热伤津;
用温病方清热,容易凉遏湿邪,导致冰伏难解。必须抓住‘湿’和‘热’这两个核心,尤其是‘湿’这个关键!”
“治疗大法,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分消湿热为主。”他在白板上写下“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分消湿热”十二个字。
“方药选择上,”他继续道,“单纯银翘散、白虎汤恐力有不逮,且不利于化湿。单纯藿香正气类又清热力量不足。我建议,重点考虑《温疫论》的达原饮为主方进行加减!”
“达原饮?”一位老专家沉吟道,“槟榔、厚朴、草果,此方燥烈,擅开溃膜原之邪,确是对路。但清热之力稍弱…”
“所以需要加减!”张景立刻接话,“可合入小柴胡汤之意,调和表里枢机;再加入黄芩、知母清热;湿重热轻者可合三仁汤宣畅三焦;热重湿轻者可合白虎加苍术汤…”
他思路清晰,引经据典,将方剂的变化与眼前病人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不再是空谈理论。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只有张景的声音和白板笔的沙沙声。先前争论的几位专家都陷入了沉思,仔细品味着他的分析。
疾控中心的官员眼睛亮了起来,他听不懂太多中医术语,但他能听出这个年轻人的分析有条有理,紧密结合实际,似乎比其他争论更有说服力。
杨主任适时开口:“我觉得张景医生的分析很有见地,抓住了‘湿热疫戾’和‘膜原’这个关键病位,治法方药也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加减法。
在当前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中医提前介入,从调整人体内环境、祛邪外出入手,是完全可行且必要的!
我建议,就以这个思路为基础,尽快拟定一个初步的中医治疗方案,上报指挥部,争取尽快在隔离点试用!”
“我同意!”
“附议!”
“思路清晰,可以一试!”
几位主要专家纷纷表态支持。统一意见终于达成!
接下来的时间,专家组迅速以达原饮为核心,拟定了针对不同偏重(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的协定处方,以及详细的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案通过紧急渠道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两个小时后,反馈传来:指挥部原则同意专家组意见,批准在河口镇隔离点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立即试行中医治疗方案!所需中药材由市里统一协调,紧急调拨!
消息传来,河口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张景站在卫生院二楼的走廊上,看着楼下第一批紧急送来的中药材被卸车,医护人员开始忙着分拣、配药、准备煎煮,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有紧张,有期待,更有沉甸甸的责任。
中医介入抗疫的呼吁,得到了响应。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方子开出去了,效果究竟如何?能否遏制住疫情的蔓延?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