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龙里驿站(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最新章节。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73天午后,我们走到龙里驿站。

龙里驿站就在现代的龙里县城内。

龙里之名,取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其名。

“龙里”建置最早见于唐代,龙里驿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的公元1372年。

龙里驿站是贵州历史上重要的军事与行政机构,后随历史演变逐渐演变为普通地名。

现代的龙里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部,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20余个民族。

明朝时,龙里驿站作为贵州东部的交通枢纽,往来湘黔之间的重要铺递站点,承担着地方物资运输与军事通信职能。 ?

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设龙里长官司。

在我们经过此地的次年,即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升为龙里卫并筑城,成为军事重镇。

我们从休宁一路走过来,入黔后发现,许多西南的军事据点,都是在我们经过后开始加强,足见明朝对西南越来越重视。

船夫告诉我们:龙里也有一座云台山,山顶也会放金光。不过云台山离龙里驿站超过30里路,太远了,没时间去。这座云台山很高,地势险峻,四周环山,自然环境清幽。

船夫所说的云台山,海拔1765米,位于黔南龙里县谷脚镇。

船夫说起云台山,是因为之前我们经过偏桥驿时,也有一座云台山,我们远远眺望,看见云台山像是在云里飘浮着一样。

龙里的云台山距离龙里驿太远,我们没有办法望得见。

在现代,龙里云台山上有一座古寺遗址,占地面积达二十多亩,在历史上曾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包含玉皇阁、星主殿等多座殿堂,融合佛教与道教元素,鼎盛时期香火旺盛。??

为什么这么大规模的一座寺庙最终变成残墙废瓦?

这得从云台山建设的初衷开始讲。

在明朝天顺年间,东苗首领干巴珠因不满朝廷赋税和民族压迫发动起义,朝廷派右副都御史白圭率军镇压。

战役打得很激烈!双方都死伤无数。

白圭将军在攻破高坡石门要塞后,路过云台山,看见山顶金光祥瑞,决定在此建道观还愿,从此开始了云台山大观的建设。

后来,云台山的道教文化中,融入了佛教元素,名字也变成“云台山寺”。

在1953年,传说僧人无意间的一点火星,引致失火,导致建筑连续燃烧三天三夜,仅存石门、石碑、石墙等石质结构遗迹。??

在现代,云台山的山腰,还有古茶园、菜园等生活遗址,而山顶还有烽火台,是与寺庙同期建造,当年用于军事防御的建设。??

话说,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施用“调北征南”的办法开辟贵州。

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平定了云贵高原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的权力真空地带,明太祖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

当时军队里许多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

当时原籍江南徽州休宁县王家村人氏的王氏起祖,因征剿蛮夷有功,调来龙里任千户指挥,开此军屯,有事为军出征效用,无事屯田为业。

王氏后代子孙在龙里县谷脚镇开垦种田、开枝散叶,建设了一个王关村。

王关村实质是一个关哨,王家族人世代忠心耿耿为朝廷守卫着龙里卫通往龙里比孟、百纳司、贵阳花溪高坡、程番司的重要军事据点。

我们来到龙里驿,不得不说的,就是在龙里县西北的龙场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